一种隧道钢环内支撑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490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行业盾构法施工隧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隧道钢环内支撑连接节点,所述的连接节点包括连接板、加劲肋板、垫板、高强螺栓,是组合式钢环内支撑的两段弧形钢梁采用上下连接板对接方式,两段隧道支撑连接板的四角部位开有圆形螺栓孔,通过高强螺栓、垫板及连接板将两段弧形钢梁紧固连接;连接板和弧形钢梁连接时,在弧形钢梁侧加设加加劲肋板,以抵抗弧形钢梁侧向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拼接,连接牢固,可提高弧形钢梁对接操作效率,解决弧形钢梁拼装时轴线易偏位的技术难题,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弧形钢梁受到的挤压力,有效防止钢环变形。

A Kind of Connection Joints Supported in Steel Ring of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钢环内支撑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行业盾构法施工隧道
,具体是指一种隧道钢环内支撑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重叠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先建隧道安全,要求在先建隧道中架设内支撑,防止后建隧道在重叠段掘进时,先建隧道周边土体受到扰动,产生沉降、轴线偏位等破坏。传统的钢支撑采用液压支撑台车,重量大,人工运输及安拆困难,液压系统调试复杂,在实际工程中安装调试耗时长,难度大,费用高。组合式钢环内支撑轻便灵巧,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但由于隧道为环形结构、施工作业面空间狭窄且为高空作业,在隧道内拼装钢环内支撑时,两段内支撑对接操作麻烦且易出现轴线偏位等现象,采用该对接节点后,能提高拼装效率并很好解决对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组合式钢环内支撑的连接节点处钢梁对接困难,组合后钢环轴线易产生偏位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钢环内支撑连接节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隧道钢环内支撑连接节点,包括弧形钢梁、连接板、高强螺栓和垫板,所述弧形钢梁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四个边角部位开有圆形螺栓孔,通过高强螺栓、垫板将两段弧形钢梁拼接牢固,所述弧形钢梁的一侧设有用于抵抗钢环内支撑所述弧形钢梁受力时侧向变形的加劲肋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板为矩形钢板,在两段弧形钢梁进行对拼时,需要将两张连接板2对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板连接板对拼时,两板连接板之间有斜向角度,不完全贴合,角度由隧道内侧向外辐射,以便于连接板拼接操作。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板与弧形钢梁焊接时,隧道外一侧齐平焊接,内侧伸出至隧道内,保证所述连接板之间挤压受力。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圆形螺栓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高强螺栓的直径,以解决两段弧形钢梁拼装时的对接精度偏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利用连接板与垫板开孔孔径大小的差异,允许垫板与连接板两者圆形螺栓孔位置存在一定范围的位置偏差,大大方便现场的安装;利用钢梁的弧度使连接板之间呈一定斜向角度的不完全贴合,角度由隧道内存向外辐射,在隧道结构发生变形时使得连接板之间挤压越来越紧,支撑更好的整体受力。综合来说,本技术在不显著增加制作加工难度的基础上,允许连接板及垫板之间存在一定范围的位置偏差,大大方便现场的安装,且利用隧道弧度使支撑更好的整体受力,有利于钢支撑构件的模块化设计,重复利用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连接节点立面示意图。图2为连接节点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1、弧形钢梁,2、连接板,3、加劲肋板,4、高强螺栓,5、垫板,6、圆形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和附图2,一种隧道钢环内支撑连接节点,包括弧形钢梁1、连接板2、高强螺栓4和垫板5,所述弧形钢梁1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四个边角部位开有圆形螺栓孔6,通过高强螺栓4、垫板5将两段弧形钢梁1拼接牢固,所述弧形钢梁1的一侧设有用于抵抗钢环内支撑所述弧形钢梁1受力时侧向变形的加劲肋板3。所述的连接板2为矩形钢板,在两段弧形钢梁1进行对拼时,需要将两张连接板2对齐。两板连接板2对拼时,两板连接板2之间有斜向角度,不完全贴合,角度由隧道内侧向外辐射,以便于连接板拼接操作。所述的连接板2与弧形钢梁1焊接时,隧道外一侧齐平焊接,内侧伸出至隧道内,保证所述连接板2之间挤压受力。所述连接板2的圆形螺栓孔6的孔径大于所述高强螺栓4的直径,以解决两段弧形钢梁1拼装时的对接精度偏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如图2所示,组成隧道支撑的弧形钢梁1和连接板2之间采用高强螺栓4紧固连接。连接板2上开设四个圆形螺栓孔6,圆形螺栓孔6位置对称分布在连接板2自身中心长轴方向两侧,与长轴线平行,并各配置一块垫板5;连接板2上的圆形螺栓孔6直径大于垫板5上螺栓孔直径,但不得大于垫板5的尺寸。本技术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连接板2与两块弧形钢梁1进行满焊连接,然后在两块弧形钢梁1上分别采用三角形的加劲肋板3与连接板2满焊连接,增强连接节点的牢固性,再人工将两块弧形钢梁1沿着隧道弧度方向对接,最后将两端连接板2与垫板5利用高强螺栓4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安装。由此,本技术利用螺栓孔孔径大小的差异,允许垫板与连接板两者圆形螺栓孔位置存在一定范围的位置偏差,具有现场安装简便、制作加工难度不高,有利于钢支撑构件的重复利用等特点。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钢环内支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钢梁(1)、连接板(2)、高强螺栓(4)和垫板(5),所述弧形钢梁(1)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四个边角部位开有圆形螺栓孔(6),通过高强螺栓(4)、垫板(5)将两段弧形钢梁(1)拼接牢固,所述弧形钢梁(1)的一侧设有用于抵抗钢环内支撑所述弧形钢梁(1)受力时侧向变形的加劲肋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钢环内支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钢梁(1)、连接板(2)、高强螺栓(4)和垫板(5),所述弧形钢梁(1)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四个边角部位开有圆形螺栓孔(6),通过高强螺栓(4)、垫板(5)将两段弧形钢梁(1)拼接牢固,所述弧形钢梁(1)的一侧设有用于抵抗钢环内支撑所述弧形钢梁(1)受力时侧向变形的加劲肋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钢环内支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2)为矩形钢板,在两段弧形钢梁(1)进行对拼时,需要将两张连接板(2)对齐。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云张浩汤林猛赵胜阳朱明袁志强徐畅常一琳陈招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