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连杆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464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连杆的加工工艺,工艺步骤包括金加工、调质、精加工、氮化处理、精研抛内孔等,该工艺主要适用于排量在250毫升以内的摩托车发动机的连杆加工,使用该工艺,可大大减少加工工序,缩短生产周期,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及产品合格率,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大提高连杆使用的安全可靠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发动机连杆的加工工艺,特别涉及气缸排量在250毫升以内的摩托车发动机连杆的加工工艺。目前,该类连杆加工一般采用如下两种工艺(1)金加工、镀铜、半精加工、热处理渗碳淬火、精加工;(2)金加工、热处理渗碳淬火、杆身中频(音频)回火、精加工。工艺(1)由于镀铜层的厚度和致密度时常不可靠,使渗碳时造成漏碳,又由于连杆杆身较薄,一但漏碳,基本渗穿,淬火后杆身的硬度与内孔一样达HRC 60以上,使用中极易发生断裂,这在技术要求中是不允许的,而且,用此种工艺处理的连杆,不合格率达15%左右。目前,山东济南轻骑摩托车厂、南方动力机公司、重庆嘉陵机器厂、重庆浦陵机器厂等厂家都存在这种情况,一但出现缺陷,均要报废。此外,这种方法热处理变形大,只有采用热处理后再次加工才能达到技术要求,且一般均采用单孔加工,造成工序多、加工效率低、生产周期长、费工费时和成本高等问题。工艺(2)虽不镀铜,但仍要求渗碳淬火,特别是杆身回火时,杆身的感应部分与未感应部分的接合处硬度梯度变化很大,其机械性能差,此外,中频(音频)回火时受电网电压的影响,回火易出现不充分,杆身硬度仍很高,也易发生断裂,而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连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金加工:包括钻孔、磨平面、镗孔;(2)调质:加热到钢的临界温度AC↓[3]以上30-80℃,保温30-60分钟,冷却,回火,其回火温度为540-620℃,保温40- 120分钟,使连杆硬度达到HRC 20-38;(3)精加工:精磨大小头孔端面,大小头孔用夹具刀具在镗床上同时镗孔;(4)氮化处理:首先将连杆清洗,除尽油污,然后将其放入预热炉内预热到350-400℃,保温20-40分钟后,将连杆用挂 放入温度为540-570℃,氰根含量为32-38%的氮化盐浴炉内氮化处理120-150分钟,然后再将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权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浦陵机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