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申请是申请号97197071.8、申请日1997年6月6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的分案申请。该方法如附图说明图17所示,由第1、第2、第3工序构成。在第1工序(图a、b),把钢球101作为芯插入金属模具100内,用压铸铸造形成保持座102。在第2工序(图c、d),用凸焊将柄103接合到包在该保持座102内的钢球101上,形成带球柄104。在第3工序,对带球柄104或保持座102施加外力,在第1工序铸造时相互密接着的钢球101与保持座102之间形成微小间隙。在保持座102的铸造时,钢球101的球面复制保持座一侧,所以,用该方法制作的如图18所示的球式接头,其钢球101与保持座102之间无晃动地滑动接触,可实现灵活的旋转运动或摆动运动,这是其优点。另外,该制造方法的第1工序中,保持座102的铸造时,作为芯的钢球101固定在金属模具100内,所以,由闭合的金属模具将该钢球101上下挟住,在铸造出的保持座102上,形成与钢球101的上下位置对应的开口部105、106。上述第2工序中,利用这些开口部105、106进行凸焊,从一方开口部105,使柄103与钢球101的球面相接,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式接头的制造方法,构成连杆机构的构造部件所接合着的钢球与包覆着该钢球的保持座,可摆动或可转动地连接着,其特征在于:由第1工序、第2工序和第3工序构成; 在第1工序,将钢球作为芯插入铸造金属模具,将铝合金铸入该铸造金属模具内,压铸铸造包覆该钢球的保持座; 在第2工序,在550℃以下加热该保持座,对形成该保持座的铝合金进行固溶处理; 在第3工序,对上述钢球或保持座作用外力,在钢球与保持座之间形成间隙,使该钢球可相对于保持座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邦久,结城升,真木信行,菅嘉一,
申请(专利权)人:蒂业技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