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压缸的气路防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287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压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压缸的气路防冻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气泵、气压缸主体和连接管,连接管固定连通于气泵和气压缸主体,连接管外套设有若干连接筒,相邻的连接筒之间连接有软管,软管内包覆有海绵层,海绵层包覆于连接管。海绵层自身的柔性有效地保护了连接管,且使得连接管不易于外部空气直接接触,提高了连接管的防冻效果,软管使得海绵层不易松散且减少了海绵层与外部水体的接触,连接筒将软管的两端封闭,使得外部空气和水体不易与海绵层接触,保证了海绵层的保温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连接管具有防冻的功能从而保证了气压缸主体的正常使用。

A pneumatic anti-freezing system for pneumatic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压缸的气路防冻系统
本技术涉及气压缸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压缸的气路防冻系统。
技术介绍
气压缸作为机械行业中较常使用的一种气动元件,被人们所熟知和常见。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种类的气压缸被研发出来,以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现有技术中的气压缸装置包括气泵、气压缸主体和固定连通于气泵与气压缸主体的连接管,连接管将气泵内的气体导入到气压缸主体内,从而使得气压缸主体的活塞杆进行伸缩运动。但是,当气压缸装置在冬天使用时,因天气温度较低,故连接管内的水汽有可能发生结冰的现象,水汽结冰之后将会粘附在连接管内,使得连接管的内径减小,降低了气泵内气体的输送速度,影响了气压缸主体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压缸的气路防冻系统,使得连接管具有防冻的功能从而保证了气压缸主体的正常使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压缸的气路防冻系统,包括气泵、气压缸主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固定连通于气泵和气压缸主体,所述连接管外套设有若干呈间隔设置的连接筒,相邻的所述连接筒之间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内包覆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包覆于连接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层包覆于连接管,海绵层自身的柔性有效地保护了连接管,且使得连接管不易于外部空气直接接触,提高了连接管的防冻效果,软管使得海绵层不易松散且减少了海绵层与外部水体的接触,连接筒实现了对软管的限位,保证了软管在使用过程中的韧性,且连接筒将软管的两端封闭,使得外部空气和水体不易与海绵层接触,保证了海绵层的保温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筒包括固定部和两组转动连接于同一固定部的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驱动两组转动部的端部相互抵紧的抵紧件,所述软管上设有沿着软管的轴向设置的开口,所述开口贯穿于软管的两端,所述软管固定连接于相邻连接管上的两组转动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海绵层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需要更换时,可取消抵紧件对两组转动部的限位,转动两组转动部并带动软管转动,此时即可将海绵层从软管内取出,在连接管使用的过程中,抵紧件使得两组转动部的端部相互抵紧,并带动软管闭合,提高了连接筒和软管的密封性,保证了连接管的防冻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件包括两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驱动两组转动杆同步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可驱动两组转动杆进行同步转动,两组转动杆将带动两组转动部转动,实现了连接筒和软管的开启与关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沿着连接筒的径向滑移连接于固定部的滑筒,所述滑筒转动连接于两组转动杆,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用于锁紧滑筒的锁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筒沿着连接筒的径向滑动时,两组转动杆将带动两组转动部转动,同时锁紧件将对滑筒的锁紧固定,实现了对连接筒和软管的开启与关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件包括螺纹连接于滑筒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轴向沿着连接筒的径向设置,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固定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纹杆转动时,滑筒将沿着连接筒的径向滑动,两组转动杆将带动两组转动部转动,实现了对连接筒和软管的开启与关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的端部固定有便于旋转螺纹杆的摇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摇杆便于操作人员的施力,从而方便了对连接管和软管进行开启和关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组所述转动部上设有第一弹性条,另一组所述转动部上设有第二弹性条,所述第二弹性条上开设有供第一弹性条转动嵌设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紧件驱动两组转动部的端部相互抵紧时,第一弹性条将转动嵌设于第二弹性条的卡槽内,进一步提高了两组转动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述第一弹性条和第二弹性条的长度均大于连接筒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弹性条转动嵌设于第二弹性条的卡槽内时,第一弹性条和第二弹性条将封闭于两组转动部之间的间隙,提高了连接筒的密封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海绵层的设置,有效地保护了连接管,且提高了连接管的防冻效果;2.软管的设置,使得海绵层不易松散且减少了海绵层与外部水体的接触;3.连接筒的设置,保证了软管在使用过程中的韧性且便于对海绵层进行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表示连接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表示软管的剖视图。图中:1、气泵;11、气压缸主体;12、连接管;2、连接筒;21、固定部;22、转动部;23、转动杆;24、滑筒;25、螺纹杆;26、摇杆;27、第一弹性条;28、第二弹性条;281、卡槽;3、软管;31、防水布;4、海绵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气压缸的气路防冻系统,包括气泵1、气压缸主体11和连接管12(见图3),连接管12固定连通于气泵1和气压缸主体11,连接管12外套设有若干呈间隔设置的连接筒2,相邻的连接筒2之间连接有软管3,软管3内包覆有海绵层4(见图3),海绵层4包覆于连接管12。海绵层4包覆于连接管12,使得连接管12不易于外部空气直接接触,提高了连接管12的防冻效果,软管3和连接筒2使得海绵层4不易松散且减少了海绵层4与外部水体的接触,保证了海绵层4的保温效果。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筒2包括固定部21和两组转动连接于同一固定部21的转动部22,固定部21上设有抵紧件,软管3上设有沿着软管3的轴向设置的开口,开口贯穿于软管3的两端,软管3固定连接于相邻连接管12上的两组转动部22。软管3上固定有两组防水布31,两组防水布31呈交错设置,防水布31的材质为防水、防晒、防尘的高强度牛津布。抵紧件包括两组转动杆23,转动杆23转动连接于转动部22,固定部21上设有驱动件,驱动件包括沿着连接筒2的径向滑移连接于固定部21的滑筒24,滑筒24转动连接于两组转动杆23,固定部21上设有锁紧件,锁紧件包括螺纹连接于滑筒24的螺纹杆25,螺纹杆25的轴向沿着连接筒2的径向设置,螺纹杆25转动连接于固定部21,螺纹杆25的端部固定有摇杆26。其中一组转动部22上设有第一弹性条27,另一组转动部22上设有第二弹性条28,第二弹性条28上开设有供第一弹性条27转动嵌设的卡槽281,第一弹性条27和第二弹性条28的长度均大于连接筒2的长度,第一弹性条27和第二弹性条28的材质为橡胶。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海绵层4包覆于连接管12,使得连接管12不易于外部空气直接接触,且防水布31对软管3上的开口进行了封闭,第一弹性条27和第二弹性条28对两组转动部22之间的缝隙进行了封闭,提高了连接筒2和软管3的密封性,提高了连接管12的防冻效果。当海绵层4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需要更换时,通过摇杆26旋转螺纹杆25,滑筒24将沿着连接筒2的径向滑动,使得两组转动杆23带动两组转动部22转动,使得连接筒2和软管3被打开,此时即可对海绵层4进行更换。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压缸的气路防冻系统,包括气泵(1)、气压缸主体(11)和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固定连通于气泵(1)和气压缸主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2)外套设有若干呈间隔设置的连接筒(2),相邻的所述连接筒(2)之间连接有软管(3),所述软管(3)内包覆有海绵层(4),所述海绵层(4)包覆于连接管(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压缸的气路防冻系统,包括气泵(1)、气压缸主体(11)和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固定连通于气泵(1)和气压缸主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2)外套设有若干呈间隔设置的连接筒(2),相邻的所述连接筒(2)之间连接有软管(3),所述软管(3)内包覆有海绵层(4),所述海绵层(4)包覆于连接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缸的气路防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2)包括固定部(21)和两组转动连接于同一固定部(21)的转动部(22),所述固定部(21)上设有驱动两组转动部(22)的端部相互抵紧的抵紧件,所述软管(3)上设有沿着软管(3)的轴向设置的开口,所述开口贯穿于软管(3)的两端,所述软管(3)固定连接于相邻连接管(12)上的两组转动部(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压缸的气路防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件包括两组转动杆(23),所述转动杆(23)转动连接于转动部(22),所述固定部(21)上设有驱动两组转动杆(23)同步转动的驱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龙都卫刘毅博姜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恒盛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