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路专利>正文

三套圈轴承结构新的应用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731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套圈轴承结构新的应用方式,它适合于在机械中应用两个钢圈的滚动轴承和一层轴瓦(轴套)的滑动轴承的地方,且只限工作方式为外圈转动,而内圈不转动的轴承,以及轴瓦(轴套)转动,而轴不转动的滑动轴承。三套圈轴承结构应用于两个钢圈滚动轴承的具体方式为将内外两个钢圈变为三个钢圈,滚动体位于两个钢圈之间变为位于三个钢圈之间。应用于有一层轴瓦(轴套)的滑动轴承的方式为把一层轴瓦(轴套)变为由内向外的两层轴瓦(轴套)。三套圈轴承结构应用于上述两种轴承将会减小轴承本身的摩擦系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特别涉及一种三套圈轴承结构。三套圈轴承结构应用于二套圈轴承的方法是把在机械中普遍应用的两套圈轴承改变其结构变为三套圈轴承结构,且只限工作方式为外圈转动,而内圈不转动的轴承。虽然两套圈轴承样式很多,但基本的特征是有内外两个钢圈,滚动体位于两个钢圈之间。包括以下两种特殊情况①当无内圈或无外圈或无内外圈时,则轴颈或轴承座,旋转体本身就起到内圈或外圈作用的轴承。②相当于两个或多个两套圈轴承,只是使用同一个内圈或外圈的双(多)外圈或双(多)内圈轴承。三套圈结构应用于两套圈轴承的具体方式是将内外两个钢圈变为三个钢圈,滚动体位于内外圈之间变为位于三个钢圈之间。其排列顺序由内向外分别是内圈,滚动体,中间钢圈,滚动体,外圈。当无内圈或无外圈或无内外圈时,按上述顺序替换相应部分即可。双(多)内圈或双(多)外圈轴承,可以分成两个或多个两套轴承改变,只是使用同一个内圈或外圈,或在此基础上使用同一个中间钢圈,或只是使用同一个中间钢圈。当然上述两种特殊情况轴承,可以遵循原特殊之外改变,也可以不遵循或者部分遵循。采用三套圈轴承结构后,内外圈的特点,可以和原两套圈轴承内外圈的特点相同,也可以不同。中间钢圈可以兼具原两套圈轴承内外圈的特点,也可以不同,完全视具体需要而定。滚动体的特点,数量和排列方式也是可以和原两套圈轴承相同,可以不同。三套圈轴承结构应用于由内向外有一层轴瓦(轴套)的滑动轴承的具体方式为把一层轴瓦(轴套)变为由内向外的两层轴瓦(轴套),两层轴瓦(轴套)的接触面要和轴与轴瓦(轴套)的接触面一样,可以灵活转动。其余特点可以和原轴瓦(轴套)相同,也可以不同,完全视具体需要而定。当无轴瓦(轴套)时由于轴承座或旋转体本身就起到轴瓦(轴套)的作用,所以只变为由内向外一层轴瓦(轴套)。当然也可以变为由内向外两层轴瓦(轴套),但相应地这时轴承座或旋转体就不再起到轴瓦(轴套)的作用。由于两套圈轴承样式很多,现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其应用三套圈轴承结构的有益效果和工作原理。参看附图说明图1至图4,图3所示为把二套圈轴承的外圈和滚动体在图1所示的C处剖开,并展开在一平面上的情况。如果把一个与图3所示轴承内圈紧密配合的轴穿过内圈,两手握轴的两端,然后在A2向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这时将会看到,只有滚动体在向Z1方向转动,内圈并不转动,只是在滚动体上向前移动。图4为把图2所示轴承的外圈和滚动体在C1处剖开,并展开在一平面上的情况。如果也把一个与内圈紧密配合的轴穿过内圈,两手握轴的两端,然后在A3向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这时将会看到,中间钢圈将向I方向转动,最外层滚动体将向H1方向转动,即中间钢圈和最外层滚动体将同时向向相反方向转动,这时可以说它们的关系是滚动对滚动的关系。显然图4所示中间钢圈和最外层滚动体的摩擦系数比图3所示内圈与滚动体的摩擦系数小。图1轴承在实际工作时如果也将一个与内圈紧密配合的轴穿过内圈,两手握轴的两端,然后在A向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滚动体将向Z向转动,这时由于重心前移,外圈将会向Z向转动,内圈并不转动,其原理和外圈展开时的情况相同。图2轴承在实际工作时,如果过圆心垂直于平面作一条垂线,并与中间钢圈交于E点,然后同样把一个与内圈紧密配合的轴穿过内圈,两手握轴的两端,在A1向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如按图4的原理,中间钢圈和最外层滚动体将同时向相反方向转动,E点将向前运动。但实际上只要中间钢圈和滚动体稍一转动,重心前移,外圈将会在中间钢圈转动的同时向H方向转动。由于外圈向H向的转动,总是将E点带回到垂直线上,中间钢圈相对于内圈并没有真正转动起来,只有最外层滚动体和外圈在不断地转动。由于中间钢圈和最外层滚动体的关系是滚动对滚动的关系,而位于中间钢圈与内圈之间的滚动体与两个钢圈的滚动摩擦并不存在,所以图2所示轴承比图1所示轴承摩擦系数小。滑动轴承应用三套圈轴承结构的工作原理和滚动轴承相似,它是将轴与轴瓦(轴套)的滑动摩擦变为一层轴瓦(轴套)在另一层轴瓦(轴套)上面的滚动摩擦关系,因此可以比原轴承减小摩擦系数。图2是图1所示轴承应用三套圈轴承结构的情况。图3是把图1所示轴承的外圈剖开,展开在一平面上的情况。图4是把图2所示轴承的外圈剖开,展开在一平面上的情况。图5是自行车前轮轴承应用三套圈轴承结构的半剖视图。参看图5,在一般自行车前轮轴承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滚动体和一个兼具内外圈特点的中间钢圈,使其具有三套圈轴承结构的特点。R所示即为中间钢圈。对于有些滚动轴承采用三套圈轴承结构所存在的轴向载荷降低的缺点,这里提供一种方法供参考,即将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和直线运动轴承组合使用。用两个推力轴承配置在一个向心轴承的两侧,并与向心轴承外圈的侧面接触,轴穿过向心轴承,并以向心轴承为分界,在轴的两侧制出滚道,应用直线运动轴承,两个直线运动轴承与同侧的推力轴承的一个钢圈连接。或者是在向心轴承上直接应用直线运动轴承,其方法是在内圈的内表面和轴上制出滚道。推力轴承的配置和上面相同,只是各有一个钢圈和轴连接。这样向心轴承只承受径向载荷,轴向载荷将直接传给外圈或轴。权利要求1.一种三套圈轴承结构新的应用方式,它是把三套圈轴承结构应用于两套圈轴承,以及有一层轴瓦(轴套)的滑动轴承,并且只限工作方式为外圈转动,而内圈不转动的轴承,以及轴瓦(轴套)转动,而轴不转动的滑动轴承,以下均是如此。所述转动与不转动是相对于内外圈,轴、轴瓦(轴套)的圆柱面或圆锥面的轴线。本专利技术所称两套圈轴承是指有内外两个钢圈,滚动体位于两个钢圈之间的滚动轴承。包括以下两种特殊情况①当无内圈或无外圈,或无内外圈时,则轴颈或轴承座,旋转体本身就起到内圈或外圈作用的轴承。②相当于两个或多个两套圈轴承,只是使用同一个内圈或外圈的双(多)外圈或双(多)内圈轴承,止推轴承不在所述的两套圈范围之内。所述有一层轴瓦(轴套)的滑动轴承是指由内向外有一层轴瓦(轴套)的滑动轴承,不包括推力轴承和静压轴承,当无轴瓦(轴套)时轴承座或旋转体就起到轴瓦(轴套)的作用。此外与轴连接和轴互不转动的零件,在本专利技术中是作为轴的一部分处置的。三套圈轴承结构新的应用方式的特点在于它适合于在机械中应用二套圈轴承和一层轴瓦滑动轴承的地方。以及原本可以应用二套圈轴承或一层轴瓦滑动轴承,而没有任何问题的地方。三套圈结构应用于两套圈轴承的具体方式是将内外两个钢圈变为三个钢圈,滚动体位于内外圈之间变为位于三个钢圈之间,其排列顺序由内向外分别是内圈,滚动体,中间钢圈,滚动体,外圈。当无内圈或无外圈,或无内外圈时,按上述顺序替换相应部分即可。相当于两个或多个两套圈轴承的双(多)内圈或双(多)外圈轴承,可以分成两个或多个两套圈轴承改变,只是使用同一个内圈或外圈,或在此基础上使用同一个中间钢圈,或只是使用同一个中间钢圈,当然上述两种特殊情况轴承,可以遵循原特殊之处改变,也可以不遵循,或者部分遵循。采用三套圈轴承结构后,内外圈的特点可以和原两套圈轴承内外圈的特点相同,也可以不同。中间钢圈可以兼具原两套圈轴承内外圈的特点,也可以不同。完全视具体需要而定。滚动体的特点、数量和排列方式也是可以和原两套圈轴承相同,可以不同。三套圈轴承结构应用于由内向外有一层轴瓦(轴套)的滑动轴承的具体方式为把一层轴瓦(轴套)变为由内向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套圈轴承结构新的应用方式,它是把三套圈轴承结构应用于两套圈轴承,以及有一层轴瓦(轴套)的滑动轴承,并且只限工作方式为外圈转动,而内圈不转动的轴承,以及轴瓦(轴套)转动,而轴不转动的滑动轴承,以下均是如此。所述转动与不转动是相对于内外圈,轴、轴瓦(轴套)的圆柱面或圆锥面的轴线。本专利技术所称两套圈轴承是指有内外两个钢圈,滚动体位于两个钢圈之间的滚动轴承。包括以下两种特殊情况:①当无内圈或无外圈,或无内外圈时,则轴颈或轴承座,旋转体本身就起到内圈或外圈作用的轴承。②相当于两个或多个两套圈轴承,只是使用同一个内圈或外圈的双(多)外圈或双(多)内圈轴承,止推轴承不在所述的两套圈范围之内。所述有一层轴瓦(轴套)的滑动轴承是指由内向外有一层轴瓦(轴套)的滑动轴承,不包括推力轴承和静压轴承,当无轴瓦(轴套)时轴承座或旋转体就起到轴瓦(轴套)的作用。此外与轴连接和轴互不转动的零件,在本专利技术中是作为轴的一部分处置的。三套圈轴承结构新的应用方式的特点在于它适合于在机械中应用二套圈轴承和一层轴瓦滑动轴承的地方。以及原本可以应用二套圈轴承或一层轴瓦滑动轴承,而没有 任何问题的地方。三套圈结构应用于两套圈轴承的具体方式是将内外两个钢圈变为三个钢圈,滚动体位于内外圈之间变为位于三个钢圈之间,其排列顺序由内向外分别是内圈,滚动体,中间钢圈,滚动体,外圈。当无内圈或无外圈,或无内外圈时,按上述顺序替换相应部分即可。相当于两个或多个两套圈轴承的双(多)内圈或双(多)外圈轴承,可以分成两个或多个两套圈轴承改变,只是使用同一个内圈或外圈,或在此基础上使用同一个中间钢圈,或只是使用同一个中间钢圈,当然上述两种特殊情况轴承,可以遵循原特殊之处改变,也可以不遵循,或者部分遵循。采用三套圈轴承结构后,内外圈的特点可以和原两套圈轴承内外圈的特点相同,也可以不同。中间钢圈可以兼具原两套圈轴承内外圈的特点,也可以不同。完全视具体需要而定。滚动体的特点、数量和排列方式也是可以和原两套圈轴承相同,可以不同。三套圈轴承结构应用于由内向外有一层轴瓦(轴套)的滑动轴承的具体方式为把一层轴瓦(轴套)变为由内向外的两层轴瓦(轴套)。两层轴瓦(轴套)的接触面要和轴与轴瓦(轴套)的接触面一样,可以灵活转动。其余特点可以和原轴瓦(轴套)相同,也可以不同。完全视具体需要而定。当无轴瓦(轴套)时由于轴承座或旋转体本身就起到轴瓦(轴套)的作用,所以只变为由内向外一层轴瓦(轴套)。当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路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