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组合式端盖的线性滑轨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2318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组合式端盖的线性滑轨,至少包含:    一轨条,为一有限长度的长条,轨条的两侧表面具有和轨条平行的滚动沟槽;    一滑块,套合于前述的轨条而在其上滑动,且滑块内设有滚动沟槽与前述轨条的滚动沟槽相配合;多数的滚动体,置于前述轨条及滑块间的滚动沟槽中滚动,减少前述滑块在轨条上滑动的摩擦力;一端盖组合,置于前述滑块的两端,其内设有完整的回流路径供前述滚动体回流以完成循环滚动;其特征在于:前述的端盖组合是包含基座与外盖,该基座上设有至少二组导流口,使前述的回流路径具有出口,可供滚动体藉由导流口快速装入滑块中,而外盖设置于基座外侧,且该外盖上设有至少二个回转信道与导流口相配合,以合成回流路径供前述滚动体回流而完成循环滚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尤其是关于线性滑轨的端盖设计改良,线性滑轨是一种直线运动的导引机构,而端盖是为使线性滑轨内的滚动体藉此得以回流而完成滚动循环。
技术介绍
目前因线性滑轨市场需求快速成长,故增加产能是线性滑轨满足客户需求以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条件之一。请参阅图7所示,为一种公开的线性滑轨结构,该线性滑轨结构主要是由一滑轨(未绘出)、一滑块20及两端盖60所构成,其端盖60是由端盖本体61及引导板62所构成,使滚珠(未绘出)可回流而循环滚动。此传统的线性滑轨结构,由于不易于滚珠的组装,其组装时需由滑块20ㄇ形内侧面填入滚珠,而此法须将滚珠逐颗填入十分费时,如遇小规格的线性滑轨则更难以填入滚珠,故该结构不仅费时费力更是增加组装的困难度,影响生产效率极深,而相对地增加制造成本并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在有急迫改良精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组合式端盖的线性滑轨,该线性滑轨的端盖设计可使线性滑轨的组装制程更简便并缩短组装时间,让线性滑轨的制造成本得以相对地降低。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组合式端盖的线性滑轨其组装方法,此装配方法可提高线性滑轨的组装效率,更大幅缩短组装的时间。首先考量在整个滚动体的滚动路径中从何处将滚动体装入滑块其组装作业最为简便使组装时间缩短,经本专利技术评估认为从滑块两端置入滚动体最为适当,而滑块两端是设置端盖组合之处,故本专利技术决定重新设计端盖组合以符合增加产能的需求。接着将端盖组合的结构设计为分开组合式的结构,其包含基座及外盖两结构,将端盖组合内的回流路径分为开放路径及回流盖合两部分,基座设于滑块两端且其内的回流路径为开放路径的部分,而外盖置于基座外侧且其内的回流路径为回流盖合的部分;因此组装滚动体时仅需将滑块一端的端盖组合先安装好,然后翻转滑块至另一端再装上基座,接着将滚动体从基座开放路径的部分填入滑块的滚动沟槽中,滚动体填入后再将外盖的回流盖合部分配合基座的开放路径部分,而形成完整的回流路径,以完成线性滑轨滚动体的装配,此装配方法大幅地提高了线性滑轨的组装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组合式端盖的线性滑轨,至少包含一轨条,为一有限长度的长条,轨条的两侧表面具有和轨条平行的滚动沟槽;一滑块,套合于前述的轨条而在其上滑动,且滑块内设有滚动沟槽与前述轨条的滚动沟槽相配合;多数的滚动体,置于前述轨条及滑块间的滚动沟槽中滚动,减少前述滑块在轨条上滑动的摩擦力;一端盖组合,置于前述滑块的两端,其内设有完整的回流路径供前述滚动体回流以完成循环滚动;前述的端盖组合是包含基座与外盖,该基座上设有至少二组导流口,使前述的回流路径具有出口,可供滚动体藉由导流口快速装入滑块中,而外盖设置于基座外侧,且该外盖上设有至少二个回转信道与导流口相配合,以合成回流路径供前述滚动体回流而完成循环滚动。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滑块两端外侧装配滚动体,使组装制程更简便并缩短滚动体的装配时间;不须由滑块ㄇ形内侧面装配滚动体,故不受滑块尺寸影响而增加滚动体填入的困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组合式端盖的线性滑轨的分解立体视2为图1的基座内侧的平面视3为图1的基座外侧的平面视4为图1的外盖内侧的平面视5为图1的外盖外侧的平面视6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性滑轨的滚动体装配方法示意7为先前技术的线性滑轨10轨条、20滑块、30端盖组合、31基座、311导流、312螺丝孔、313定位孔、314导引曲面、315上定位槽316侧定位槽、317下定位槽、318外壁、32外盖、321回转信道322螺丝孔、323定位栓、40螺丝、50滚动体、60端盖组合61端盖本体、62引导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详细参阅以下实施方式及图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组合式端盖的线性滑轨的分解立体视图;其中的线性滑轨主要是轨条10上套合一滑块20,且滑块20的两端各设置一端盖组合30,其内设有完整的回流路径供滚动体(未绘出)回流以完成循环滚动;而本专利技术的端盖组合30的基座31与外盖32,乃是借着螺丝40锁固于滑块20上。图2为图1的基座内侧的平面视图;图3为图1的基座外侧的平面视图;其中基座31内侧与图1的滑块20相配合,基座31上有一组以上的导流口311,使滚动体(未绘出)可藉由导流口311进出滑块20,基座31上还设有螺丝孔312供螺丝穿过而锁固;基座31外侧与图1的外盖32配合,而于基座31外侧设有定位孔313使其与外盖32配合时能得着准确定位,且基座外侧上每组导流口311之间有导引曲面314;再者于基座31上设有上定位槽315、侧定位槽316及下定位槽317,使基座31具有滚动体保持器(未绘出)定位的功能;另外在基座31的外侧周缘上设有适当高度的外壁318,使装配滚动体时不致从导流口311掉落于地。图4为图1的外盖内侧的平面视图;图5为图1的外盖外侧的平面视图;其中外盖32上对应于基座31的每组导流口311处设有回转信道321,以合成回流路径供滚动体回流而完成循环滚动,其对应于基座31的螺丝孔312处亦设有螺丝孔322供螺丝穿过而锁固,又外盖32内侧配合基座31外侧的定位孔313处设有定位栓323,使其与基座31配合时能得着准确定位。另外,外盖32的材料可为热可塑性聚酯弹性体材质,而增加对滚动体撞击的吸收。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性滑轨的滚动体装配方法示意图;其中的线性滑轨其滚动体50装配方法为先将滑块20一端的端盖组合30组装在滑块20上,然后翻转滑块20至另一端再装上基座31,接着将滚动体50从基座31外侧的导流口311填入滑块20中,滚动体50填入后再将外盖32配合基座31外侧形成完整的回流路径,以完成线性滑轨滚动体的装配,此装配方法可提高线性滑轨的组装效率。另外,于填入滚动体50时可利用自动装入机器配合于导流口311上,将滚动体50快速且自动填入滑块20中,可更大幅缩短组装的时间。1.由滑块两端外侧装配滚动体,使组装制程更简便并缩短滚动体的装配时间。2.不须由滑块ㄇ形内侧面装配滚动体,故不受滑块尺寸影响而增加滚动体填入的困难度。权利要求1.一种具组合式端盖的线性滑轨,至少包含一轨条,为一有限长度的长条,轨条的两侧表面具有和轨条平行的滚动沟槽;一滑块,套合于前述的轨条而在其上滑动,且滑块内设有滚动沟槽与前述轨条的滚动沟槽相配合;多数的滚动体,置于前述轨条及滑块间的滚动沟槽中滚动,减少前述滑块在轨条上滑动的摩擦力;一端盖组合,置于前述滑块的两端,其内设有完整的回流路径供前述滚动体回流以完成循环滚动;其特征在于前述的端盖组合是包含基座与外盖,该基座上设有至少二组导流口,使前述的回流路径具有出口,可供滚动体藉由导流口快速装入滑块中,而外盖设置于基座外侧,且该外盖上设有至少二个回转信道与导流口相配合,以合成回流路径供前述滚动体回流而完成循环滚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组合式端盖的线性滑轨,其特征在于滑块内有滚动体保持器,使滚动体不致脱落,而前述的基座具有使滚动体保持器定位的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组合式端盖的线性滑轨,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外盖贴合于前述基座的一侧上设有定位栓,而基座的对应位置上亦设有定位孔,使前述的外盖和前述的基座稳定结合成端盖组合不致错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组合式端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继盟
申请(专利权)人: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