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不同轴距的全电动自动泊车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自动泊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不同轴距的全电动自动泊车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普及与发展,当前大中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而城市停车位则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泊车便成了非常大的难题。为了利用有限的停车场,需要使用自动泊车的机器人实现自动泊车。现有技术中的泊车机器人多为平板式,需进入车辆底部,其整体高度须低于汽车底盘高度故其自身离地间隙小,对路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当路面存在颠簸或者有一定坡度时机器人便无法工作,所以使用场景较为单一,因此,难以适应室外路面的复杂情况,只能在专用停车场使用而不能满足室外的需求;另外,现有的自动泊车机器人普遍使用液压机构抬升车体,而液压系统存在诸多问题,如连接复杂、维护不便、效率低等。综合以上因素,现在迫切需要一种面向室内外的全电动自动泊车机器人以解决在室外的自动泊车问题并根除现有泊车机器人因使用液压系统而带来的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不同轴距的全电动自动泊车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泊车机器人由于底盘低而不能用于室外路面的凹凸度在80mm以内的减速带、小坑的复杂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不同轴距的全电动自动泊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电动自动泊车机器人包括头部、侧臂和中控模块,两个所述侧臂分别设置于所述头部两侧,并与所述头部固连,所述头部和所述侧臂均连接至所述中控模块;所述侧臂设置与目标车辆的车轮数量相匹配的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接,用于举升车辆;所述举升机构之间的间距适配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轮轴距,由所述中控模块控制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不同轴距的全电动自动泊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电动自动泊车机器人包括头部、侧臂和中控模块,两个所述侧臂分别设置于所述头部两侧,并与所述头部固连,所述头部和所述侧臂均连接至所述中控模块;所述侧臂设置与目标车辆的车轮数量相匹配的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接,用于举升车辆;所述举升机构之间的间距适配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轮轴距,由所述中控模块控制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不同轴距的全电动自动泊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电动自动泊车机器人还包括信息采集装置,连接至所述中控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信息,并将所述目标车辆的信息发送给所述中控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不同轴距的全电动自动泊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臂包括第一侧臂、第二侧臂和伸缩单元,所述第一侧臂、所述第二侧臂通过所述伸缩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一侧臂、所述第二侧臂以所述伸缩单位为轴而对称设置,所述伸缩单元连接至所述中控模块,由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伸缩单元的伸缩情况;所述伸缩单元包括方管,所述方管内布设滑轨、滑块、电机、梯形丝杠、丝杠支撑座、丝杠螺母、侧箱体和套筒,所述梯形丝杠分为左旋部分和右旋部分,所述丝杠螺母固连在所述侧箱体的侧壁,所述侧箱体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固连着所述滑块,所述方管的内部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均固连所述滑轨,两个所述侧箱体的两端分别与方形空腔相连,所述方形空腔内部装有举升机构,位于所述方管的一侧的所述电机带动所述梯形丝杠旋转并带动所述丝杠螺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侧箱体向相反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方形空腔进行伸缩,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内滑动,所述套筒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梯形丝杠,所述丝杠支撑座与所述梯形丝杠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不同轴距的全电动自动泊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举升台和举升装置,其中,所述举升台设置有举升叉臂和举升叉臂驱动装置,两者相互连接,所述举升叉臂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举升叉臂以90度打开;所述举升装置包括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杜嘉彤,卢凡,葛艺忻,余卓平,陈辛波,熊璐,董嘉璇,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