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车空调系统及皮卡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2248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皮卡车空调系统及皮卡车,该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空调管路总成、前车厢空调和后车厢空调,前车厢空调包括前蒸发器、第一鼓风机和第一出风槽,后车厢空调包括、后蒸发器、第二鼓风机和第二出风槽,空调管路总成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管路、第一空调管路、第二空调管路、第一空调风管、第二空调风管,冷凝器分别通过第一空调管路和第二空调管路连接前蒸发器和后蒸发器,前蒸发器与第一鼓风机连接,第一鼓风机通过第一空调风管与第一出风槽连接,后蒸发器与第二鼓风机连接,第二鼓风机通过第二空调风管与第二出风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设后车厢空调,解决现有的皮卡车后车厢没有空调导致警犬运输过程中易中暑的问题。

Pickup truck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pickup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卡车空调系统及皮卡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卡车空调系统及皮卡车。
技术介绍
警犬,以其优秀的嗅觉和对警务人员的高忠诚度成为警务人员不可或缺的伙伴,警犬与警务人员协同作业时,常规使用皮卡车运输,皮卡车的前后车厢为分离结构,前车厢载人,后车厢载警犬,分离车厢设计使警犬与人处于不同车箱,集中警犬于后车厢隔绝了警犬的体味和卫生污染,便于警务人员的乘坐体验及卫生处理。然而,皮卡车分体后车厢没有空调系统,夏天封闭货箱内部非常炎热,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温度达到45°以上,警犬汗腺不发达,在闷热环境中极易中暑,不利于警犬输送及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皮卡车空调系统,解决现有的皮卡车后车厢没有空调导致警犬运输过程中易中暑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皮卡车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空调管路总成、前车厢空调和后车厢空调,所述前车厢空调包括前蒸发器、第一鼓风机和第一出风槽,所述后车厢空调包括、后蒸发器、第二鼓风机和第二出风槽,所述空调管路总成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管路、第一空调管路、第二空调管路、第一空调风管、第二空调风管,所述压缩机通过压缩机-冷凝器管路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分别通过第一空调管路和第二空调管路连接所述前蒸发器和所述后蒸发器,所述前蒸发器与所述第一鼓风机连接,且所述第一鼓风机通过第一空调风管与所述第一出风槽连接,所述后蒸发器与所述第二鼓风机连接,且所述第二鼓风机通过第二空调风管与所述第二出风槽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皮卡车空调系统,前车厢空调和后车厢空调共同享有压缩机和冷凝器,前蒸发器、第一鼓风机和第一出风槽设于前车厢空调,后蒸发器、第二鼓风机和第二出风槽设于后车厢空调,压缩机工作,驱使制冷剂在密封的后车厢空调系统中循环,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后排出压缩机,并经压缩机-冷凝器管路流入冷凝器后,在冷凝器内散热、降温,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流出,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干燥、过滤后流进节流,状态发生急剧变化,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后蒸发器,通过第二鼓风机加速后车厢气体流动,后蒸发器吸收空气热量,进行热交换使空气温度降低,吹出冷风,产生制冷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后车厢空调还包括一控制器总成,所述控制器总成包括一控制器和线束,所述线束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线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后蒸发器。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采用变排量压缩机。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冷凝器管路采用高压软管。进一步地,所述后蒸发器设于皮卡车的后车厢侧壁内侧,所述第二出风槽设于皮卡车的后车厢顶部内侧,所述第二空调风管沿皮卡车的后车厢侧壁分别连接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出风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风槽设有一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且所述第二出风槽还设有多个装配孔与皮卡车的后车厢顶部螺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调风管采用波纹管。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皮卡车空调系统的皮卡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皮卡车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后车厢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二出风槽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皮卡车空调系统,用于为皮卡车后车厢提供一个与前车厢空调共用压缩机和冷凝器的空调。本技术提供的皮卡车空调系统,由压缩机11、冷凝器12、空调管路总成、前车厢空调20和后车厢空调30组成,空调管路总成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管路、第一空调管路、第二空调管路、第一空调风管、第二空调风管35;前车厢空调20包括前蒸发器21、第一鼓风机22和第一出风槽23;后车厢空调30包括后蒸发器31、第二鼓风机32和第二出风槽33。前蒸发器21与第一鼓风机22连接,且第一鼓风机22通过第一空调风管与第一出风槽23连接,后蒸发器31与第二鼓风机32连接,且第二鼓风机32通过第二空调风管35与第二出风槽33连接。压缩机11通过压缩机-冷凝器管路连接冷凝器12,冷凝器12分别通过第一空调管路和第二空调管路连接前车厢空调20的前蒸发器21、后车厢空调30的后蒸发器31。本技术提供的皮卡车空调系统,为了使得皮卡车后车厢达到制冷效果,在后车厢安装后车厢空调30,与前车厢空调共同匹配使用压缩机11和冷凝器12,第一鼓风机22和第一出风槽23设于前车厢空调20,后蒸发器31、第二鼓风机32和第二出风槽33设于后车厢空调30,压缩机11工作,驱使制冷剂在密封的后车厢空调系统中循环,压缩机11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后排出压缩机11,并经压缩机-冷凝器管路流入冷凝器12后,在冷凝器内12散热、降温,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流出,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干燥、过滤后流进节流,状态发生急剧变化,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后蒸发器31,通过第二鼓风机32加速后车厢气体流动,后蒸发器31吸收空气热量,进行热交换使空气温度降低,吹出冷风,产生制冷效果,达到皮卡车后车厢制冷目的。进一步的,后车厢空调30还配有控制器总成34,控制器总成34包括一线束和控制器341。线束的两端分别连接后蒸发器31和控制器341。通过设置的控制器总成34使得后车厢空调30受控制器341独立控制,进而可以选择性开启及调节后车厢空调30的开关、风速和温度,便于驾驶人员的后车厢的环境进行调控。可以理解的,因为前车厢空调与后车厢空调共同享有压缩机11,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压缩机11的工作负荷,本技术使用变排量压缩机,变排量空调压缩机可根据制冷负荷的大小自动改变输气量,使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高且更加经济。进一步的,压缩机11与冷凝器12容置器汽车引擎盖下的发动机舱,而发动机舱内零配件排列紧密,因此,压缩机-冷凝器管路采用高压软管,高压软管具有高耐压性和弯曲度高的优点,通过使用的高压软管既保证了压缩机至冷气器之间管路的高压承受力,又使得该压缩机-冷凝器管路便于拆装维护。具体的,后车厢空调30的后蒸发器31和第二鼓风机32固定安装于皮卡车后车厢的侧壁内侧,第二出风槽33固设在后车厢的顶部内侧,第二出风槽33设有三个等距排列的出风口331和位于出风口331侧端的进风口332,在出风口331的顶部还设有四个装配孔333,通过螺栓穿设装配孔333与后车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卡车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空调管路总成、前车厢空调和后车厢空调,所述前车厢空调包括前蒸发器、第一鼓风机和第一出风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厢空调包括、后蒸发器、第二鼓风机和第二出风槽,所述空调管路总成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管路、第一空调管路、第二空调管路、第一空调风管、第二空调风管,所述压缩机通过压缩机‑冷凝器管路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分别通过第一空调管路和第二空调管路连接所述前蒸发器和所述后蒸发器,所述前蒸发器与所述第一鼓风机连接,且所述第一鼓风机通过第一空调风管与所述第一出风槽连接,所述后蒸发器与所述第二鼓风机连接,且所述第二鼓风机通过第二空调风管与所述第二出风槽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卡车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空调管路总成、前车厢空调和后车厢空调,所述前车厢空调包括前蒸发器、第一鼓风机和第一出风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厢空调包括、后蒸发器、第二鼓风机和第二出风槽,所述空调管路总成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管路、第一空调管路、第二空调管路、第一空调风管、第二空调风管,所述压缩机通过压缩机-冷凝器管路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分别通过第一空调管路和第二空调管路连接所述前蒸发器和所述后蒸发器,所述前蒸发器与所述第一鼓风机连接,且所述第一鼓风机通过第一空调风管与所述第一出风槽连接,所述后蒸发器与所述第二鼓风机连接,且所述第二鼓风机通过第二空调风管与所述第二出风槽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厢空调还包括一控制器总成,所述控制器总成包括一控制器和线束,所述线束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志强刘存宾程新发黄孝文乐才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