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组件,包括一套筒以及一轴承。轴承容置于套筒中,且轴承具有一轴孔与一环状凹槽。其中,环状凹槽形成一储放润滑剂的空间,且形成轴孔的轴承壁上具有至少一螺纹,导引润滑剂进入环状凹槽中。环状凹槽将该轴承壁分为一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且位于第一区域的螺纹是与位于第二区域的螺纹为不同旋转方向。空间所储放的润滑剂是一润滑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轴承组件,可避免轴承中的润滑油自轴承内部外溢,并能有效地保存润滑油,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利用简单的加工方式可降低加工的困难度,进而节省成本支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轴承组件,特别是关于一种含油轴承组件。
技术介绍
由于含油轴承的成本低廉、价格便宜、便于批量生产,且具自润性、高精度、低噪音、耐高速等特点,其应用范围极广,诸如散热风扇、CPU风扇、自动车电制品、家庭用电话制品、事务机、音响、映像机器、微型马达、录音机座、步进马达、主轴马达等,均需使用含油轴承。请参照图1A是现有轴承组件的示意图。现有轴承组件10,包括一套筒14以及一轴承16。轴承16为一粉末烧结轴承套(sleeve),容置于套筒14中,且轴承16具有一轴孔11,可供一旋转轴12嵌套在轴承16的轴孔11中转动。套筒14与轴承16组合时于底部18形成一空间,将润滑油充填在旋转轴12与套筒16之间,用以降低旋转轴12相对于轴承16高速运转时的摩擦力,并达到减少旋转轴12振动的目的。请同时参照图1A与图1B,图1B是图1A的第一种轴承的示意图。使用初期,润滑油可均匀填充于旋转轴12与轴承16(16a)之间的空隙,令转动平滑稳定,因而工作噪音很低,轴承磨损少。但随使用时间增长、灰尘吸附增多,润滑油会因摩擦发热而挥发,油量逐渐减少,轴承的摩擦与振动增加,且因旋转轴12的高速运转,其旋转离心力将带动润滑油经旋转轴12与轴承16(16a)之间的空隙溢出而造成外漏,此种渗出的油与空气中的灰尘接触,会导致润滑油过早干涸,由此导致轴承噪音增大,磨损加剧,而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在图1B中,容置于套筒14中的轴承16a可说是一般最常见的轴承,其轴承壁为一光滑面,以致于旋转轴在运转时会有润滑油从轴孔的两侧甩出的疑虑。因此,为了保存润滑油与避免外漏的情况产生,目前常用的方式多为对轴承进行加工,企图把润滑油集中在套筒底部或是旋转轴12与套筒16间的间隙。请参照图1C,其是图1A的第二种轴承的示意图。如图1C所示,容置于套筒14中的轴承16b是在其轴承壁上形成有鱼骨纹状的槽纹,目的为了把润滑油集中在单个轴承16b中以形成油膜,使旋转轴运转时只与油膜接触,进而减少轴承的磨损。但此种作法仅适用于低侧向负载的状况下,若负载过大,油膜支撑不住侧压,仍会造成轴承与旋转轴接触,丧失其油膜功效。请参照图1D,其是图1A的第三种轴承的示意图。如图1D所示,容置于套筒14中的轴承16c是在其轴承壁上形成有多条斜纹状的槽纹,目的为了将润滑油集中在轴承16c接近套筒底部的一侧,避免旋转轴运转时,润滑油自轴孔外漏。但此种作法在加工上因为在刻槽纹时因产生过多的斜向力,再加上其刻蚀面积较大,容易有加工上造成轴承同心度破坏以及在运转时会有承受相同侧向力但因轴心与轴承接触面积较小使得轴承强度变弱有较容易变形的疑虑。由于马达的轴心与轴承间隙搭配上往往是影响一个马达特性好坏的重点所在,所以在轴承内壁加工越复杂的沟槽对于轴心与轴承原本搭配性的影响就越大,可能会有轴承强度变弱,或是加工轴承壁面两侧会有不对称的状况发生,进而造成旋转时受力轴心会有斜向偏单边的问题发生。因此,要如何能够在低经济成本的考量下,以适当的加工方式来有效地保存润滑油并能兼顾良好特性,进而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实一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待研究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轴承组件,可避免轴承中的润滑油自轴承内部外溢,并能有效地保存润滑油,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利用简单的加工方式以降低加工的困难度,进而节省成本支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出一种轴承组件,包括一套筒(bushing)以及一轴承。轴承为一粉末烧结轴承套(sleeve),容置于套筒中,且轴承具有一轴孔与一环状凹槽。其中,环状凹槽形成一储放润滑剂的空间,且形成轴孔的轴承壁上具有至少一螺纹,导引润滑剂进入环状凹槽中。环状凹槽将该轴承壁分为一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且位于第一区域的螺纹是与位于第二区域的螺纹为不同旋转方向。空间所储放的润滑剂是一润滑油。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轴承组件,包括一套筒(bushing)、一第一轴承、一第二轴承与一间隔凹槽。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为粉末烧结轴承套(sleeve),皆容置于套筒中,且间隔凹槽位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形成一储放润滑剂的空间。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轴承壁上具有至少一螺纹,导引润滑剂进入储油空间中。其中位于第一轴承的轴承壁上的螺纹是与位于第二轴承的轴承壁上的螺纹为不同旋转方向,分别导引润滑剂进入环状凹槽中。或者,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为二相同轴承,但相互呈反向配置。储油空间所储放的润滑剂是一润滑油。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提出一种轴承组件,包括一套筒、一轴承、一油封以及一间隔凹槽。轴承与油封皆容置于套筒中,且间隔凹槽位于轴承与油封之间,形成一储放润滑剂的空间,而油封用以阻止润滑油外漏。其中,油封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一沟槽,导引润滑剂进入储油空间中。油封内壁上的沟槽包括至少一螺旋沟槽或至少一斜纹沟槽,导引润滑剂进入储油空间中。再者,轴承为一粉末烧结轴承套(sleeve),具有一轴孔与一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形成一储放润滑剂的空间,且形成轴孔的轴承壁上具有至少一螺纹,导引润滑剂进入环状凹槽中。环状凹槽将轴承壁分为一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且位于第一区域的螺纹是与位于第二区域的螺纹为不同旋转方向,分别导引润滑剂进入环状凹槽中。或者,轴承具有一第一轴承、一第二轴承与一间隔凹槽。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为粉末烧结轴承套(sleeve),皆容置于套筒中,且间隔凹槽位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形成一储放润滑剂的空间。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轴承壁上具有至少一螺纹,导引润滑剂进入储油空间中。位于第一轴承的轴承壁上的螺纹与位于第二轴承的轴承壁上的螺纹为不同旋转方向,分别导引润滑剂进入环状凹槽中。或,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为二相同轴承,但相互呈反向配置。储油空间是储放一润滑油。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A是现有轴承组件的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第一种轴承的示意图。图1C是图1A的第二种轴承的示意图。图1D是图1A的第三种轴承的示意图。图2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示意图。图2B是图2A的轴承的示意图。图3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轴承的示意图。图4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第一种油封的示意图。图4C是图4A的第二种油封的示意图。图4D是图4A的第三种油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2A,其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轴承组件20,包括一套筒24以及一轴承26。轴承26为一粉末烧结轴承套(sleeve),容置于套筒24中,且轴承26具有一轴孔21,可供一旋转轴22嵌套在轴承26的轴孔21中转动。套筒24与轴承26组合时于底部28形成一空间,将润滑剂充填在旋转轴22与套筒26之间,用以降低旋转轴22相对于轴承26高速运转时的摩擦力,并达到减少旋转轴22振动的目的。在此,套筒24的底部28可以直接是一封闭端或者是一开放端,再借由与一外部件结合以封闭套筒底部。也就是说,套筒24的底部28除了是一体成型于套筒24上以形成一密闭空间外,亦可以利用一外部件与一具开放式底部的套筒以共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组件,包括:一套筒;一轴承,容置于该套筒中;以及一环状凹槽,位于该轴承中,该环状凹槽形成一储放润滑剂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正,徐金柱,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