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控制阀、混凝土泵送设备高低压自动转换阀及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057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高低压自动转换阀及液压系统,至少包括两个液压控制阀,液压控制阀阀体内设置单向阀V1和单向阀V2一对单向阀,单向阀的内腔由外往内分为阀体腔和顶杆腔,对应设置有单向阀体和顶杆,压盖封闭阀体内腔并通过复位弹簧与单向阀体连接,压盖与单向阀体之间的间隔为单向阀体移动的行程,单向阀体处于最大行程时关闭阀体腔;阀体腔壁设置有油口;单向阀V1的顶杆端面与单向阀V2的顶杆端面之间设置有通孔连接顶杆腔,通孔侧壁设控油孔;在单向阀V1、单向阀V2顶杆腔之间设置有通道,液压油进入控油孔通过推动顶杆使单向阀体向压盖滑动,从而打开阀体腔,两个油口实现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高低压快速换向工作。

A Hydraulic Control Valve, High and Low Pressure Automatic Conversion Valve and Hydraulic System for Concrete Pump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控制阀、混凝土泵送设备高低压自动转换阀及液压系统
本技术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泵车、车载泵和混凝土拖泵)高低压自动转换阀及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泵车、车载泵和混凝土拖泵),根据施工高度、远近和输送量的要求,需要采用高压泵送和低压泵送相互切换,现在混凝土泵送设备高低切换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采用旋转阀块,人工手动切换,其缺点是需人工操作,麻烦,时间长且人工操作时漏液压油,污染环境,也不安全。二是采用二位六通阀切换高低压,其缺点是成本高,由于管路长,易生热,导致液压油温度高,产生渗漏油现象,致使设备有时不能正常工作。第三种是采用多个插装阀切换,其缺点是对液压油、液压管路精度要求高、成本高、易坏、维修不方便,维修费用高,难度大,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特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高低压自动转换阀及液压系统以满足切换方便,维修简单,操作可靠的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液压控制阀,所述液压控制阀包括所述液压控制阀包括两个各自独立的单向阀V1、单向阀V2,在所述单向阀的内腔由外往内分为阀体腔、密封腔和顶杆腔,所述阀体腔和所述顶杆腔之间设置有密封腔;在所述阀体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和单向阀体,单向阀体近顶杆腔一侧设置;所述顶杆腔内设置顶杆和与顶杆一体同轴设置的活塞,所述的活塞远阀体腔一侧设置;还包括一过油通道,所述的过油通道连通两个顶杆腔;所述单向阀体沿轴向顺次分为导向段、过油段和密封段,所述导向段靠近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单向阀体推向所述顶杆腔,所述密封段与密封腔密封配合;在所述阀体腔内壁对应于所述过油段的位置开设有过油油口;所述顶杆长度大于所述阀体滑动行程长度;单向阀V1的顶杆腔端部和单向阀V2的顶杆腔端部设置有控制油口;当无液压油进入所述控制油口时,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所述单向阀体保持在所述阀体腔内靠近顶杆腔一端,所述顶杆腔与所述阀体腔之间封闭;当高压液压油通过所述控制油口进入所述顶杆腔时,液压油推动所述顶杆的活塞使所述顶杆向阀体腔方向移动,从而导致所述顶杆推动所述单向阀体向复位弹簧方向移动,使所述阀体腔与所述顶杆腔连通,以致单向阀V1的过油油口、阀体腔V1、顶杆腔V1、过油通道、顶杆腔V2、阀体腔V2、阀体腔V2的过油油口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V1与单向阀V2同轴相对设置,其各所述顶杆位置相近。进一步的,在液压控制阀体外侧设置连通块,将所述单向阀V1与单向阀V2的顶杆腔连通。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高低压自动转换阀,包含两个以上上述的任意一个所述的液压控制阀。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的液压控制阀的单向阀轴线平行设置。一种使用上述混凝土泵送设备高低压自动转换阀的液压系统,该系统包含油缸G1、油缸G2和高低压自动转换阀Z1、高低压自动转换阀Z2、高低压自动转换阀Z3以及二通换向阀D1和二通换向阀D2;所述油缸G1、所述油缸G2都设置有活塞杆;所述高低压自动转换阀Z2设置有高压控制油口K21和低压控制油口K22,高压控制油口K21控制油口B21、油口B22,低压控制油口K22控制油口B23、油口B24;所述高低压自动转换阀Z1设置有高压控制油口K11和低压控制油口K12,高压控制油口K11控制油口B11、油口B12,低压控制油口K12控制油口B13、油口B14;所述高低压自动转换阀Z3设置有高压控制油口K31和低压控制油口K32,高压控制油口K31控制油口B31、油口B32,低压控制油口K32控制油口B33、油口B34;油口B21、油口B14分别通过油管与油缸G1的有杆腔连通;油口B23、油口B12分别通过油管与油缸G1的无杆腔连通;油口B22、油口B34分别通过油管与油缸G2的有杆腔连通;油口B24、油口B32分别通过油管与油缸G2的无杆腔连通;油口B11、油口B13并联连接于二通换向阀D1的工作出油口d1;油口B31、油口B33并联连接于二通换向阀D1的工作出油口d2;二通换向阀D1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路与油泵连接,二通换向阀D1的回油口通过回油管路与油箱连接;高压控制油口K11、油口K21、油口K31并联连接于二通换向阀D2的工作进油口f1;低压控制油口K12、油口K22、油口K32并联连接于二通换向阀D2的工作进油口f2;二通换向阀D2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路与油泵连接,二通换向阀D2的回油口通过回油管路与油箱连接。由于本技术在顶杆端设置了高、低压工作控制油口,压力液体可通过高、低压工作控制油口进入阀体推动顶杆,顶杆推动单向阀体,从而可以打开阀体腔和顶杆腔的连接通道;由于v1的顶杆腔与v2的顶杆腔之间是连通的,因而实现了两个阀体腔之间的连通;因阀体腔设置了连通阀体外的油口,所以最终结果导致两个油口之间的连通;而没有压力液体进入时油口之间是阻断状态,液压系统通过高、低压工作控制油口的进油可以通过换向阀来方便地控制,通过改变油口连通的组合来改变液压油在管路中的流动方向,进而改变液压缸的工作状态;实现高低压工作状态的转换。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快速切换混凝土泵送设备高低压切换工作,工作可靠,体积少,液压油无渗漏,成本低,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低,维修方便,同时因其无管路,液压油不易生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混凝土泵送设备高低压自动转换阀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高压泵送工作状态下图1沿A-A线的剖视图图5为低压泵送工作状态下图1沿A-A线的剖视图图6为图2的B-B剖视图图7为图4的C-C剖视图图8为高压泵送工作状态下图4沿D-D线的剖视图图9为高压泵送工作状态下图4沿E-E线的剖视图图10为低压泵送工作状态下图5沿F-F的剖视图图11为低压泵送工作状态下图5沿G-G线的剖视图图12为泵送设备采用高低压自动转换阀的主液压系统原理图图13为泵送设备(泵车、车载泵、混凝土拖泵)主电器系统原理图图中,1—压盖Ⅰ;2—高低压转换阀体;3—连通块Ⅰ;4—压盖Ⅱ;5—压盖Ⅲ;6—连通块Ⅱ;7—压盖Ⅳ;8—复位弹簧Ⅲ;9—单向阀体Ⅲ;10—顶杆Ⅲ;11—顶杆Ⅳ;12—单向阀体Ⅳ;13—复位弹簧Ⅳ;14—复位弹簧Ⅱ;15—单向阀体Ⅱ;16—顶杆Ⅱ;17—顶杆Ⅰ;18—单向阀体Ⅰ;19—复位弹簧Ⅰ;20—油箱;21—液位计;22—空滤器;23—吸油过滤器;24—回油过滤器;25—电机;26—恒功率泵;27—冷却器;28—节流阀;29—溢流阀;30—压力表;31—电液换向阀;32.1—高低压自动转换阀Ⅰ;32.2—高低压自动转换阀Ⅱ;32.3—高低压自动转换阀Ⅲ;33—油缸Ⅰ;34—油缸Ⅱ;35—电磁换向阀;36—管路Ⅰ;37—管路Ⅱ;38—管路Ⅲ;39—管路Ⅳ;40—主油缸Ⅰ活塞杆;41—主油缸Ⅱ活塞杆;42—电机停止按钮;43—电机启动按钮;44—泵送停止按钮;45—泵送按钮;46—反泵按钮;47—低压切换按钮X1—高压工作控制油口;X2—低压工作控制油口;B1、B2、B3、B4为高低压自动转换阀油口;A1、A2、A3、A4为油腔;C1、C2、C3、C4、C5、C6、C7、C8、C9、C10为控制油路;K1、K2为接近开关;KM1为交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阀包括两个各自独立的单向阀V1、单向阀V2,在所述单向阀的内腔由外往内分为阀体腔、密封腔和顶杆腔,所述阀体腔和所述顶杆腔之间设置有密封腔;在所述阀体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和单向阀体,单向阀体近顶杆腔一侧设置;所述顶杆腔内设置顶杆和与顶杆一体同轴设置的活塞,所述的活塞远阀体腔一侧设置;还包括一过油通道,所述的过油通道连通两个顶杆腔;所述单向阀体沿轴向顺次分为导向段、过油段和密封段,所述导向段靠近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单向阀体推向所述顶杆腔,所述密封段与密封腔密封配合;在所述阀体腔内壁对应于所述过油段的位置开设有过油油口;所述顶杆长度大于所述阀体滑动行程长度;单向阀V1的顶杆腔端部和单向阀V2的顶杆腔端部设置有控制油口;当无液压油进入所述控制油口时,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所述单向阀体保持在所述阀体腔内靠近顶杆腔一端,所述顶杆腔与所述阀体腔之间封闭;当高压液压油通过所述控制油口进入所述顶杆腔时,液压油推动所述顶杆的活塞使所述顶杆向阀体腔方向移动,从而导致所述顶杆推动所述单向阀体向复位弹簧方向移动,使所述阀体腔与所述顶杆腔连通,以致单向阀V1的过油油口、阀体腔V1、顶杆腔V1、过油通道、顶杆腔V2、阀体腔V2、阀体腔V2的过油油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阀包括两个各自独立的单向阀V1、单向阀V2,在所述单向阀的内腔由外往内分为阀体腔、密封腔和顶杆腔,所述阀体腔和所述顶杆腔之间设置有密封腔;在所述阀体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和单向阀体,单向阀体近顶杆腔一侧设置;所述顶杆腔内设置顶杆和与顶杆一体同轴设置的活塞,所述的活塞远阀体腔一侧设置;还包括一过油通道,所述的过油通道连通两个顶杆腔;所述单向阀体沿轴向顺次分为导向段、过油段和密封段,所述导向段靠近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单向阀体推向所述顶杆腔,所述密封段与密封腔密封配合;在所述阀体腔内壁对应于所述过油段的位置开设有过油油口;所述顶杆长度大于所述阀体滑动行程长度;单向阀V1的顶杆腔端部和单向阀V2的顶杆腔端部设置有控制油口;当无液压油进入所述控制油口时,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所述单向阀体保持在所述阀体腔内靠近顶杆腔一端,所述顶杆腔与所述阀体腔之间封闭;当高压液压油通过所述控制油口进入所述顶杆腔时,液压油推动所述顶杆的活塞使所述顶杆向阀体腔方向移动,从而导致所述顶杆推动所述单向阀体向复位弹簧方向移动,使所述阀体腔与所述顶杆腔连通,以致单向阀V1的过油油口、阀体腔V1、顶杆腔V1、过油通道、顶杆腔V2、阀体腔V2、阀体腔V2的过油油口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V1与单向阀V2同轴相对设置,其各所述顶杆位置相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液压控制阀体外侧设置连通块,将所述单向阀V1与单向阀V2的顶杆腔连通。4.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高低压自动转换阀,其特征在于:包含两个以上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液压控制阀。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高低压自动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校民林鹏谭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鼎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