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纺碳杂化聚酰亚胺超短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杂化材料,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纺碳杂化聚酰亚胺超短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酰亚胺纤维是目前使用温度较高的有机纤维,与其他高性能纤维(如芳纶、聚苯硫醚纤维)相比,在耐热性、耐老化、耐氧化、耐紫外、吸水性等方面都更优越,因此,聚酰亚胺纤维在环保、航天航空、特种及高温隔热、民用纺织等领域应用广泛。此外,碳掺杂聚酰亚胺材料在各个领域也被广泛应用。目前,聚酰亚胺的导电改性主要集中在对原材料添加导电填料,通过聚合,得到聚酰亚胺导电材料,或者采用共混的方式,得到聚酰亚胺导电材料,虽然能够得到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的聚酰亚胺材料,但在做高性能复合材料时有着一定的缺陷,例如所得碳杂化纤维中碳含量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导热、导电性能,通过与石墨共混得到的碳掺杂纤维取向度不高、力学性能不均一,容易出现断丝;另一方面,目前得到的碳掺杂的超短纤维的直径较粗,一般大于10.0μm,会影响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性;或者纤维的长度高低不齐,导致所得复合材料的性能不均一,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含碳均匀、长短均一、分散性能较好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杂化聚酰亚胺超短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聚酰胺酸与羟烷基纤维素;其中,聚酰胺酸与羟烷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9~1):1;羟烷基纤维素中的羟烷基选自羟丙基、羟乙基、羟甲基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杂化聚酰亚胺超短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聚酰胺酸与羟烷基纤维素;其中,聚酰胺酸与羟烷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9~1):1;羟烷基纤维素中的羟烷基选自羟丙基、羟乙基、羟甲基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杂化聚酰亚胺超短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聚酰胺酸的制备原料包括四酸二酐单体以及二胺单体,且四酸二酐单体与二胺单体的摩尔比为(0.8~1.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碳杂化聚酰亚胺超短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四酸二酐单体为其中,R1为以下基团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碳杂化聚酰亚胺超短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二胺单体为H2N-R2-NH2,其中,R2为以下基团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碳杂化聚酰亚胺超短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酰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豪情,欧阳文,程楚云,王琦,王煜明,袁梦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