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三粒小麦黄酮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9913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粒小麦黄酮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以2,4,6‑三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羟基保护生成化合物3,化合物3与3,4,5‑三甲氧基苯甲酰氯经酰化反应生成化合物4,化合物4经Baker‑Venkataranan重排生成化合物5,化合物5经H2SO4/HOAc催化成环生成化合物6,最后化合物6经吡啶盐酸脱保护生成三粒小麦黄酮。在合成化合物5的步骤中,选择碱为NaOH,溶剂为吡啶时收率大大提高,且反应比较稳定。经过药理活性实验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抗神经损伤活性,使得该化合物在治疗神经损伤相关疾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tri-grain wheat flav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粒小麦黄酮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粒小麦黄酮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三粒小麦黄酮(Tricetin)是桃金娘科花粉和桉树蜂蜜中的一种膳食类黄酮,为淡黄色疏松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具有强效抗菌消炎、降低血压、止咳祛痰、抗癌等药理活性。其结构式为:目前为止,合成三粒小麦黄酮的方法较少,大都采用半合成的方法。且现有三粒小麦黄酮的合成方法中,存在产品收率较低、后处理繁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三粒小麦黄酮的合成方法为了提高三粒小麦黄酮的收率,并简化其后处理步骤,本专利技术以2,4,6-三羟基苯乙酮(2)为起始原料,经羟基的保护生成2-羟基-4,6-二甲氧基苯乙酮(3),化合物(3)与3,4,5-三甲氧基苯甲酰氯经酰化反应生成2-乙酰基-3,5-二甲氧基苯基-3,4,5-三甲氧基苯酯(4),化合物(4)经Baker-Venkataranan重排生成1-2(-羟基4,6-二甲氧苯基)-3-(3,4,5-三甲氧基)丙烷-1,3-二酮(5),化合物(5)经H2SO4/HOAc催化成环生成中间体3’,4’,5’,5,7-五甲氧基黄酮(6),最后化合物(6)经吡啶盐酸脱保护生成三粒小麦黄酮(1)。其合成路线如下所示:三粒小麦黄酮的具体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化合物3的合成向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4,6-三羟基苯乙酮(2),然后用丙酮20mL将其溶解,依次加入K2CO3,Me2SO4,加毕,室温反应,16h后经TLC检测,原料基本反应完全。加入水100mL,搅拌使K2CO3溶解,慢慢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100mL×3),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化合物3。2,4,6-三羟基苯乙酮与K2CO3,Me2SO4的摩尔比为1:2.0-2.5:2.0-2.5。(2)化合物4的合成将化合物3放入到250mL圆底烧瓶中,用丙酮20mL将化合物3溶解,然后加入K2CO3,再将3,4,5-三甲氧基苯甲酰氯(7)用丙酮20mL溶解,缓慢滴加到反应液中,充N2保护,室温反应,24h后经TLC检测,原料基本反应完全。加入水100mL,搅拌使K2CO3溶解,慢慢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100mL×3),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将粗品通过无水甲醇使其重结晶,得到产物2-乙酰基-3,5-二甲氧基苯基-3,4,5-三甲氧基苯酯,白色固体化合物4。化合物3与K2CO3、3,4,5-三甲氧基苯甲酰氯的摩尔比为1:1.0-1.5:1.0-1.5。(3)化合物5的合成向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化合物4,并预热到50℃,用60mL无水Pyridine将化合物4溶解,50℃下加入提前研磨成粉末状的NaOH,充N2保护,50℃反应,2h后经TLC检测,原料基本反应完全。加入水100mL,反应液里慢慢地会有黄色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100mL×3),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化合物5。化合物4与NaOH的摩尔比为1:1.0-2.0。(4)化合物6的合成向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化合物5,然后加入冰醋酸,加热至90℃使其溶解,然后向反应液里滴加浓硫酸,90℃反应,5h后经TLC检测,原料基本反应完全。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缓慢倒入100mL冰水,慢慢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100mL×3),真空干燥,得白色晶体粉末化合物6。化合物5与浓硫酸的摩尔比为1:0.5-1;化合物5与冰醋酸的质量体积比为1:2-10(g/mL)。(5)三粒小麦黄酮的的合成将吡啶盐酸盐加入到250mL圆底烧瓶中,加热至245℃使其溶解,然后加入化合物6,加毕,240℃反应,50min后经TLC检测,原料基本反应完全。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此时反应液凝固成深黑色固体,然后加入60mL2mol/LHCl溶液,搅拌使其全部溶解,用乙酸乙酯萃取(100mL×3),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100mL×3),最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干溶剂得淡黄色固体化合物1。化合物6与吡啶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5-10。2、三粒小麦黄酮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三粒小麦黄酮的新应用,将其用于抗神经损伤领域。2.1细胞实验6-OHDA是医学研究中首个被用来选择性诱导DA能神经元死亡的化合物。它不但可通过介导细胞氧化应激等反应致黑质细胞死亡,还能够高度选择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及其神经纤维尤其是DA能神经元的化学性毁损,从而最终引发黑质-纹状体通路功能减退并产生类PD症状。SH-SY5Y是人神经瘤母细胞系,是一种分化程度较低的肿瘤细胞,繁殖快,有神经瘤样细胞特征。SH-SY5Y细胞属于DA神经元细胞系,具有DA神经元的生化和功能特性,非常适合神经毒性的研究。此外,该细胞系的分化后再更贴近生物化学和形态学上成熟的神经元,与人脑中存在的神经元更相似,其在PD研究中,可以作为很好的细胞模型,研究生理、药理学特性。因此,本研究以6-OHDA损伤SH-SY5Y细胞为模型,探讨Tricetin能否对抗6-OHDA损伤。实验步骤(1)细胞处理当细胞传代时,用胰酶消化细胞,收集并离心后,加入培养液轻轻反复吹打,使细胞均匀地重悬于培养基中,使用台盼蓝染色细胞并计数,按8×104/mL的密度均匀接种于96孔板中,每孔细胞液80μL。将96孔板放置于CO2培养箱中,孵育过夜,次日细胞即可贴壁。(2)加药根据实验要求用培养基配制不同浓度的药物,每孔加入10μL,每组设3个复孔。然后将96孔板置于培养箱中,继续培养。(3)细胞增殖活力检测给药培养24h后,于96孔板中每孔加入10μLMTT溶液(5mg/mL),放入培养箱中继续孵育。4h后小心吸弃孔中液体,每孔加入100μLDMSO使甲瓒晶体完全溶解。轻轻振荡,使96孔板中液体混合均匀,置于酶标仪中,检测570nm和630nm处的吸光度值。2.2秀丽隐杆线虫实验哺乳动物模型试验与人类更为相近,但存在伦理学和方法论的限制。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C.elegans)是一种常见的小型土壤线虫,由959个体细胞构成,其神经系统只含有302个神经元,神经结构相对简单,但神经细胞体系功能完整,每一个神经元都有其特定的位置,走向都特别清晰明确,是所有动物中细胞谱系和神经元连接研究最清楚的一种模式动物。此外,秀丽隐杆线虫作为试验模型有诸多优点,如生长周期短,体积小,低消耗,产后代量大等特点,如今被生物学家们广泛用来进行基因组、细胞生物、细胞死亡、表观遗传以及抗衰老研究。实验步骤(1)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实验将经过高温灭菌NGM培养基冷却到大约50℃,加入一定量的Tricetin,轻轻摇晃均匀,使得终浓度为2mM,4mM,8mM,然后将混有Tricetin的NGM培养基倒入灭菌的玻璃皿中,4℃封闭保存。对培养了3天的线虫进行同期化,将虫卵转移到涂有OP50的NGM平板中,然后放到培养箱里在20℃条件下进行培养。当秀丽隐杆线虫生长至L4期(约70只)时,挑至涂有OP50和12.5mg/L的5-氟-2'-脱氧尿苷(FUdR)(可抑制线虫产卵但并不影响其生长)NGM平板中。线虫分为空白对照组,Tricetin(2mM,4mM,8mM)。以线虫转移到含药或者不含药的NGM平板上记录为第一天,之后每2天将活着的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粒小麦黄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化合物3的合成向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4,6‑三羟基苯乙酮(2),然后用丙酮将其溶解,依次加入K2CO3,Me2SO4,加毕,室温反应,16h后经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并搅拌使K2CO3溶解,慢慢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100mL×3),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即化合物3;(2)化合物4的合成将化合物3放入250mL圆底烧瓶中,用丙酮将其溶解,然后加入K2CO3,再将3,4,5‑三甲氧基苯甲酰氯(7)用丙酮溶解,缓慢滴加到反应液中,充N2保护,室温反应,24h后经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搅拌使K2CO3溶解,慢慢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100mL×3),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将粗品通过无水甲醇使其重结晶,得到产物2‑乙酰基‑3,5‑二甲氧基苯基‑3,4,5‑三甲氧基苯酯,即化合物4;(3)化合物5的合成向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化合物4,并预热到50℃,用无水Pyridine将化合物4溶解,50℃下加入提前研磨成粉末状的NaOH,充N2保护,50℃反应,2h后经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反应液里慢慢地会有黄色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100mL×3),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即化合物5;(4)化合物6的合成向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化合物5,然后加入冰醋酸,加热至90℃使化合物5溶解,然后向反应液里滴加浓硫酸,90℃反应,5h后经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缓慢倒入冰水,慢慢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100mL×3),真空干燥,得白色晶体粉末,即化合物6;(5)三粒小麦黄酮的合成将吡啶盐酸盐加入到250mL圆底烧瓶中,加热至245℃使其溶解,然后加入化合物6,加毕,240℃反应,50min后经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此时反应液凝固成深黑色固体,然后加入60mL 2mol/L HCl溶液,搅拌使其全部溶解,用乙酸乙酯萃取(100mL×3),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100mL×3),最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干溶剂得淡黄色固体三粒小麦黄酮,即化合物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粒小麦黄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化合物3的合成向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4,6-三羟基苯乙酮(2),然后用丙酮将其溶解,依次加入K2CO3,Me2SO4,加毕,室温反应,16h后经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并搅拌使K2CO3溶解,慢慢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100mL×3),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即化合物3;(2)化合物4的合成将化合物3放入250mL圆底烧瓶中,用丙酮将其溶解,然后加入K2CO3,再将3,4,5-三甲氧基苯甲酰氯(7)用丙酮溶解,缓慢滴加到反应液中,充N2保护,室温反应,24h后经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搅拌使K2CO3溶解,慢慢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100mL×3),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将粗品通过无水甲醇使其重结晶,得到产物2-乙酰基-3,5-二甲氧基苯基-3,4,5-三甲氧基苯酯,即化合物4;(3)化合物5的合成向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化合物4,并预热到50℃,用无水Pyridine将化合物4溶解,50℃下加入提前研磨成粉末状的NaOH,充N2保护,50℃反应,2h后经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反应液里慢慢地会有黄色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100mL×3),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即化合物5;(4)化合物6的合成向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化合物5,然后加入冰醋酸,加热至90℃使化合物5溶解,然后向反应液里滴加浓硫酸,90℃反应,5h后经TLC检测,原料反应完全,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缓慢倒入冰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杰王群胡昆张美菊袁玲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