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863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23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将2,3,6,7,10,11‑六羟基三亚苯(HHTP)和M(OAc)2·4H2O加入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其中M为Co、或Ni、或Cu;接着,通过超声装置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使所述混合溶液发生反应,得到反应后溶液,所述反应后溶液中包括固态的M3(HHTP)2;然后,从所述反应后溶液中分离出所述M3(HHTP)2。如此,可以利用超声作用,简单快速地得到电催化剂材料M3(HHTP)2。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electrocataly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电催化电极材料的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超声法制备电催化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地球上的资源总量是一定的,但是近年来,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能源问题自然而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同时,能源的可持续性和清洁无污染性成为寻找新型能源的内在要求(ChenJ,et.al.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2016,8(21):13378-13383.)。燃料电池,因其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效率高,没有噪声污染,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少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之一。但是阴极动力学过程比较缓慢,需要催化剂进行催化。其中Pt/C催化剂因其过电位低、稳定性好,成为氧还原反应的最佳催化剂并用于商业用途。然而,Pt过高的价格、稀缺的储量和低的稳定性阻碍了其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WuM,et.al.ACSCatalysis,2017,7(9):6082-6088.)。因此,开发高效,低廉,稳定性好的ORR催化剂对于这些绿色能源的成功商业化具有重要意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frameworks,MOFs)是近二十年来发展的一种材料,它是由金属离子(团簇)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形成的一类具有多孔结构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MOFs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孔径均一、结构可调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MOFs材料在结构上有三个位置可以作为催化活性中心:中心离子、有机配体和结构孔隙(田玉雪,etal.应用化工,2018(4).)。其中,中心离子作为催化反应活性中心的是它的不饱和配位点,而有机配体则是其中存在的官能团,或者对其进行修饰、改性后形成新的活性中心,MOFs的结构孔隙则是为催化反应提供场所或载体,MOFs及其衍生物材料在电催化领域已被广泛研究。目前,常用的MOFs合成方法多采用水热法(UsovPM,et.al.2016,4(43):16818-16823.),微波合成法等,这些方法具有若干缺点,比如高成本的高温加热和长反应时间,形貌控制条件复杂以及对密封的并且额定压力的容器的要求等。Metal-catecholates(M-CATs)材料是一类具有层状结构一维孔道的MOFs,其具有稳定性和良好的导电性,是潜在的优良电催化剂(HmadehM,et.al.ChemistryofMaterials,2012,24(18):3511-351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步超声合成法合成M-CATs,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需热源,合成迅速,节约时间的优点,并且超声时间的长短可以控制材料的形貌,为不同的需求提供了新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用于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多个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2,3,6,7,10,11-六羟基三亚苯(HHTP)和M(OAc)2·4H2O加入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其中M为Co、或Ni、或Cu;通过超声装置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使所述混合溶液发生反应,得到反应后溶液,所述反应后溶液中包括固态的M3(HHTP)2;从所述反应后溶液中分离出所述M3(HHTP)2,用于制作电催化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HHTP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35g/L至23.33g/L,同时,所述M(OAc)2·4H2O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5g/L至33.33g/L。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超声装置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使所述混合溶液发生反应,得到反应后溶液,包括:将所述超声处理的时长控制在50-80min,得到的所述反应后溶液中的M3(HHTP)2的材料形貌呈纳米棒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超声装置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使所述混合溶液发生反应,得到反应后溶液,包括:将所述超声处理的时长控制在160-200min,得到的所述反应后溶液中的M3(HHTP)2的材料形貌呈纳米片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所述反应后溶液中分离出所述M3(HHTP)2,包括:对所述反应后溶液进行离心处理;对所述离心处理得到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对所述洗涤后的沉淀物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所述M3(HHTP)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反应后溶液进行离心处理,包括:以3000-8000r/min的转速,对所述反应后溶液进行离心处理。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离心处理得到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包括:使用去离子水和丙酮对所述离心处理得到的沉淀物进行多次洗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洗涤后的沉淀物进行干燥处理,包括:将所述洗涤后的沉淀物放入鼓风干燥箱或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通过所述鼓风干燥箱或真空干燥箱设置的干燥温度为25-6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M3(HHTP)2与乙炔黑加入无水乙醇中,并进行超声分散处理,得到M3(HHTP)2-CB,以用作电催化剂,其中CB表示所述乙炔黑。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3(HHTP)2和乙炔黑的质量比为3:7,所述超声分散处理的时间为30-90min。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利用超声作用,可以实现简单、快速、节能地制备出性能更加优异的电催化剂材料,且通过控制超声作用的时间还可以控制电催化剂材料的微观形貌,相应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电催化场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2示出本说明书中实施例一制备得到的Co3(HHTP)2的XRD曲线;图3示出本说明书中实施例一制备得到的Co3(HHTP)2的SEM图;图4示出本说明书中实施例一制备得到的Co3(HHTP)2和Co3(HHTP)2-CB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图5示出本说明书中实施例二制备得到的Ni3(HHTP)2的XRD曲线;图6示出本说明书中实施例二制备得到的Ni3(HHTP)2的SEM图;图7示出本说明书中实施例二制备得到的Ni3(HHTP)2和Ni3(HHTP)2-CB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图8示出本说明书中实施例三制备得到的Co3(HHTP)2的SEM图;图9示出本说明书中实施例四制备得到的Ni3(HHTP)2的SEM图。具体实施方式应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除非文中另外明确指出,单数形式“一个”、“一”和“这个”包括复数形式。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专利技术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
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专利技术的记载,还可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2,3,6,7,10,11‑六羟基三亚苯(HHTP)和M(OAc)2·4H2O加入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其中M为Co、或Ni、或Cu;通过超声装置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使所述混合溶液发生反应,得到反应后溶液,所述反应后溶液中包括固态的M3(HHTP)2;从所述反应后溶液中分离出所述M3(HHTP)2,用于制作电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2,3,6,7,10,11-六羟基三亚苯(HHTP)和M(OAc)2·4H2O加入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其中M为Co、或Ni、或Cu;通过超声装置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使所述混合溶液发生反应,得到反应后溶液,所述反应后溶液中包括固态的M3(HHTP)2;从所述反应后溶液中分离出所述M3(HHTP)2,用于制作电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HHTP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35g/L至23.33g/L,同时,所述M(OAc)2·4H2O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5g/L至33.33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超声装置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使所述混合溶液发生反应,得到反应后溶液,包括:将所述超声处理的时长控制在50-80min,得到的所述反应后溶液中的M3(HHTP)2的材料形貌呈纳米棒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超声装置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使所述混合溶液发生反应,得到反应后溶液,包括:将所述超声处理的时长控制在160-200min,得到的所述反应后溶液中的M3(HHTP)2的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煊赫刘小明张文迪高曼高恩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