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升降的井式渗碳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55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升降的井式渗碳炉,包括第一外壳、隔热层、渗碳室、进气管、出气管、连接件和固定架,所述第一外壳内侧设置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上侧面设置有伸缩杆,同时伸缩杆上侧面设置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内侧面设置有冷却间,且冷却间内部设置有冷凝器,所述进水口贯穿第二外壳左侧面,所述渗碳室设置在加热层内侧面,所述第一电机轴下端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外表面设置有扇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第一外壳上侧面,且固定架上侧面设置有步进电机。该便于升降的井式渗碳炉,设置有液压缸,使得液压缸通过伸缩杆带动第二外壳向上升起,使得渗碳室被升起到第一外壳上侧面,这样使得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不会受到危险。

A Well-type Carburizing Furnace for Lifting and Lif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升降的井式渗碳炉
本技术涉及井式渗碳炉
,具体为一种便于升降的井式渗碳炉。
技术介绍
井式渗碳炉是新型节能周期作业式热处理电炉,主要供钢制零件进行气体渗碳,现在的井式渗碳炉在每次渗碳完毕后出炉时,需要工人师傅站在炉门口将升降挂钩挂在渗碳炉上,进行出炉工作,由于温度很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有现在的井式渗碳炉在渗碳过程中由于需要加热,而没有对炉体采取降温措施,导致炉体温度过高容易损坏,还有现在的井式渗碳炉在出炉之后,需要人工打开炉盖,这样使得作业人员容易被炉体的高温度烫伤而造成危险,因此,便提出一种便于升降的井式渗碳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升降的井式渗碳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的井式渗碳炉在每次渗碳完毕后出炉时,需要工人师傅站在炉门口将升降挂钩挂在渗碳炉上,进行出炉工作,由于温度很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有现在的井式渗碳炉在渗碳过程中由于需要加热,而没有对炉体采取降温措施,导致炉体温度过高容易损坏,还有现在的井式渗碳炉在出炉之后,需要人工打开炉盖,这样使得作业人员容易被炉体的高温度烫伤而造成危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升降的井式渗碳炉,包括第一外壳、隔热层、渗碳室、进气管、出气管、连接件和固定架,所述第一外壳内侧设置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上侧面设置有伸缩杆,同时伸缩杆上侧面设置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内侧面设置有冷却间,且冷却间内部设置有冷凝器,同时冷却间左侧面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贯穿第二外壳左侧面,且进水口内部设置有固定塞,所述隔热层设置在冷却间内侧面,且隔热层内侧面设置有加热层,同时加热层内部设置有电热片,所述渗碳室设置在加热层内侧面,且渗碳室上侧面设置有顶盖,同时顶盖上侧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下侧面设置有第一电机轴,且第一电机轴贯穿顶盖,所述第一电机轴下端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外表面设置有扇叶,所述进气管设置在顶盖上侧面,且进气管贯穿顶盖,同时进气管设置在电机左侧,所述出气管设置在顶盖上侧面,且出气管贯穿顶盖,同时出气管设置在电机右侧,所述连接件设置在顶盖上侧面,所述固定架设置在第一外壳上侧面,且固定架上侧面设置有步进电机,同时步进电机外侧面设置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轴外端设置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外表面设置有卷绳盘,所述卷绳盘外表面设置有绳索,且绳索下端与连接件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液压缸通过伸缩杆与第二外壳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伸缩结构的伸缩距离为第一外壳高度的四分之一。优选的,所述冷却间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隔热层的长度和宽度,且冷却间的高度与隔热层的高度相等。优选的,所述电热片设置有四组,且4组电热片关于渗碳室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在加热层内。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通过第二电机轴和第二转轴与卷绳盘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绳索设置有两个,且2个绳索关于固定架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在卷绳盘外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升降的井式渗碳炉,(1)设置有液压缸,由于现在的井式渗碳炉在渗碳完成后出炉时,需要作业人员站在炉门口将升降钩子钩在井式渗碳炉上,由于井式渗碳炉的温度过高,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故设置液压缸,在井式渗碳炉渗碳完成后出炉时,通过连接液压缸电源,使得液压缸通过伸缩杆带动第二外壳向上升起,使得渗碳室被升起到第一外壳上侧面,这样使得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不会受到危险;(2)设置有冷却间,由于现在的井式渗碳炉在渗碳过程中需要加热,使得渗碳室内部达到渗碳需要的温度,但对第二外壳没有采取降温措施,使得第二外壳容易被损坏,故设置冷却间,在井式渗碳炉进行渗碳工作时,通过进水口向冷却间内部注入水,再通过冷凝器的散热,使得进入到冷却间内的水对隔热层受到的高温进行降温措施,让第二外壳不会受到高温影响而造成损坏;(3)设置有绳索,由于现在的井式渗碳炉在渗碳完成出炉后,需要作业人员手动打开炉盖,这样作业人员容易被井式渗碳炉的高温而烫伤,故设置绳索,在井式渗碳炉在渗碳完成出炉后,步进电机通过第二电机轴和第二转轴带动卷绳盘转动,使得卷绳盘开始进行收卷绳索,让顶盖随着绳索的收缩开始向上移动,从而使得顶盖被打开,这样保护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节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节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C节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外壳,2、液压缸,3、伸缩杆,4、第二外壳,5、冷却间,6、冷凝器,7、进水口,8、固定塞,9、隔热层,10、加热层,11、电热片,12、渗碳室,13、顶盖,14、电机,15、第一电机轴,16、第一转轴,17、扇叶,18、进气管,19、出气管,20、连接件,21、固定架,22、步进电机,23、第二电机轴,24、第二转轴,25、卷绳盘,26、绳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升降的井式渗碳炉,包括第一外壳1、液压缸2、伸缩杆3、第二外壳4、冷却间5、冷凝器6、进水口7、固定塞8、隔热层9、加热层10、电热片11、渗碳室12、顶盖13、电机14、第一电机轴15、第一转轴16、扇叶17、进气管18、出气管19、连接件20、固定架21、步进电机22、第二电机轴23、第二转轴24、卷绳盘25和绳索26,第一外壳1内侧设置有液压缸2,且液压缸2上侧面设置有伸缩杆3,同时伸缩杆3上侧面设置有第二外壳4,第二外壳4内侧面设置有冷却间5,且冷却间5内部设置有冷凝器6,同时冷却间5左侧面设置有进水口7,进水口7贯穿第二外壳4左侧面,且进水口7内部设置有固定塞8,隔热层9设置在冷却间5内侧面,且隔热层9内侧面设置有加热层10,同时加热层10内部设置有电热片11,渗碳室12设置在加热层10内侧面,且渗碳室12上侧面设置有顶盖13,同时顶盖13上侧面设置有电机14,电机14下侧面设置有第一电机轴15,且第一电机轴15贯穿顶盖13,第一电机轴15下端设置有第一转轴16,且第一转轴16外表面设置有扇叶17,进气管18设置在顶盖13上侧面,且进气管18贯穿顶盖13,同时进气管18设置在电机14左侧,出气管19设置在顶盖13上侧面,且出气管19贯穿顶盖13,同时出气管19设置在电机14右侧,连接件20设置在顶盖13上侧面,固定架21设置在第一外壳1上侧面,且固定架21上侧面设置有步进电机22,同时步进电机22外侧面设置有第二电机轴23,第二电机轴23外端设置有第二转轴24,且第二转轴24外表面设置有卷绳盘25,卷绳盘25外表面设置有绳索26,且绳索26下端与连接件20相连接。本例的液压缸2通过伸缩杆3与第二外壳4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伸缩结构的伸缩距离为第一外壳1高度的四分之一,液压缸2通过伸缩杆3带动第二外壳4进行伸缩工作,从而使得渗碳室12进行升降,这样为了保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升降的井式渗碳炉,包括第一外壳(1)、隔热层(9)、渗碳室(12)、进气管(18)、出气管(19)、连接件(20)和固定架(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内侧设置有液压缸(2),且液压缸(2)上侧面设置有伸缩杆(3),同时伸缩杆(3)上侧面设置有第二外壳(4),所述第二外壳(4)内侧面设置有冷却间(5),且冷却间(5)内部设置有冷凝器(6),同时冷却间(5)左侧面设置有进水口(7),所述进水口(7)贯穿第二外壳(4)左侧面,且进水口(7)内部设置有固定塞(8),所述隔热层(9)设置在冷却间(5)内侧面,且隔热层(9)内侧面设置有加热层(10),同时加热层(10)内部设置有电热片(11),所述渗碳室(12)设置在加热层(10)内侧面,且渗碳室(12)上侧面设置有顶盖(13),同时顶盖(13)上侧面设置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下侧面设置有第一电机轴(15),且第一电机轴(15)贯穿顶盖(13),所述第一电机轴(15)下端设置有第一转轴(16),且第一转轴(16)外表面设置有扇叶(17),所述进气管(18)设置在顶盖(13)上侧面,且进气管(18)贯穿顶盖(13),同时进气管(18)设置在电机(14)左侧,所述出气管(19)设置在顶盖(13)上侧面,且出气管(19)贯穿顶盖(13),同时出气管(19)设置在电机(14)右侧,所述连接件(20)设置在顶盖(13)上侧面,所述固定架(21)设置在第一外壳(1)上侧面,且固定架(21)上侧面设置有步进电机(22),同时步进电机(22)外侧面设置有第二电机轴(23),所述第二电机轴(23)外端设置有第二转轴(24),且第二转轴(24)外表面设置有卷绳盘(25),所述卷绳盘(25)外表面设置有绳索(26),且绳索(26)下端与连接件(20)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升降的井式渗碳炉,包括第一外壳(1)、隔热层(9)、渗碳室(12)、进气管(18)、出气管(19)、连接件(20)和固定架(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内侧设置有液压缸(2),且液压缸(2)上侧面设置有伸缩杆(3),同时伸缩杆(3)上侧面设置有第二外壳(4),所述第二外壳(4)内侧面设置有冷却间(5),且冷却间(5)内部设置有冷凝器(6),同时冷却间(5)左侧面设置有进水口(7),所述进水口(7)贯穿第二外壳(4)左侧面,且进水口(7)内部设置有固定塞(8),所述隔热层(9)设置在冷却间(5)内侧面,且隔热层(9)内侧面设置有加热层(10),同时加热层(10)内部设置有电热片(11),所述渗碳室(12)设置在加热层(10)内侧面,且渗碳室(12)上侧面设置有顶盖(13),同时顶盖(13)上侧面设置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下侧面设置有第一电机轴(15),且第一电机轴(15)贯穿顶盖(13),所述第一电机轴(15)下端设置有第一转轴(16),且第一转轴(16)外表面设置有扇叶(17),所述进气管(18)设置在顶盖(13)上侧面,且进气管(18)贯穿顶盖(13),同时进气管(18)设置在电机(14)左侧,所述出气管(19)设置在顶盖(13)上侧面,且出气管(19)贯穿顶盖(13),同时出气管(19)设置在电机(14)右侧,所述连接件(20)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永平鲍宇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伟鑫热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