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齿轮轴类加工用渗碳淬火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72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齿轮轴类加工用渗碳淬火保护结构,包括轴套,所述轴套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轴套上靠近其底部的前端面,所述轴套的中部开设有转动腔,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锥形轮一,所述锥形轮一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锥形轮一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锥形轮二,且锥形轮二位于转动腔内,所述锥形轮二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杆一,所述螺杆一的一端穿出锥形轮一与轴套的内表面转动安装,所述螺杆一的另一端穿出锥形轮一并固定连接有螺杆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相关结构的配合使用,使得轴套能够对不同半径大小的轴件进行夹紧,使得轴套的使用效果更好。

A New Carburizing and Quenching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Gear Shaft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齿轮轴类加工用渗碳淬火保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齿轮轴类加工
,具体为一种新型齿轮轴类加工用渗碳淬火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齿轮轴类零件是减速器以及传动机构中常用的传动零件之一,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以及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通常的齿轮轴包括圆柱面、轴肩、螺纹、螺尾退刀槽、键槽以及齿轮等组成,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能使零件装配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外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而内螺纹用于连接其它部件。在齿轮轴类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首先将锻坯进行机加工粗制的齿轮轴,为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还需对齿轮轴进行调质、淬火、回火等一系列热处理,最后将热处理后的齿轮轴再进行后序的机加工工序,于是市场上就出现了多种齿轮轴类加工装置及保护结构,例如中国专利CN201020613494.8就涉及一种齿轮轴类用渗碳淬火工装,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具有端盖的轴套,且轴套为低碳钢轴套,所述轴套的内套长ι在15~100mm,轴套的套壁厚度β在8~20mm,轴套的端盖厚度δ在30~50mm。但是由于轴套不能够对不同半径大小的轴件进行夹紧,使得轴套在对不同半径大小的轴件进行夹紧时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齿轮轴类加工用渗碳淬火保护结构,具备轴套能够对不同半径大小的轴件进行夹紧的优点,解决了轴套不能够对不同半径大小的轴件进行夹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齿轮轴类加工用渗碳淬火保护结构,包括轴套,所述轴套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轴套上靠近其底部的前端面,所述轴套的中部开设有转动腔,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锥形轮一,所述锥形轮一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锥形轮一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锥形轮二,且锥形轮二位于转动腔内,所述锥形轮二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杆一,所述螺杆一的一端穿出锥形轮一与轴套的内表面转动安装,所述螺杆一的另一端穿出锥形轮一并固定连接有螺杆二,所述螺杆二的端部与轴套的内表面转动安装,所述螺杆一与螺杆二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上靠近其底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转动腔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板上靠近其端部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螺套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夹板。优选的,所述轴套靠近螺杆一与螺杆二端部的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螺杆一与螺杆二的端部均与转动座端部的中部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杆一与螺杆二以轴套前端面的水平中心线为轴呈对称排列,两个螺套以轴套前端面的水平中心线为轴呈对称排列。优选的,所述滑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板以螺套前端面的竖直中心线为轴呈对称排列。优选的,所述夹板呈弧形设置,且两个夹板以轴套前端面的水平中心线为轴呈对称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通过设置轴套、调节装置和固定板等结构,转动旋钮,由于旋钮与锥形轮一的固定连接,锥形轮一与固定板的转动连接,锥形轮一与锥形轮二的啮合连接,所以当旋钮转动时,锥形轮二就会通过锥形轮一的作用进行转动,当锥形轮二进行转动时,由于锥形轮二与螺杆一的固定连接,螺杆一与螺杆二的固定连接,螺杆一与螺杆二均与均通过转动座与轴套转动连接,所以当锥形轮二进行转动时,螺杆一与螺杆二就会随之转动。二、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杆一、螺杆二和螺套等结构,由于螺杆一与螺杆二的螺纹方向相反,螺杆一与螺杆二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套,螺套与滑板的固定连接,滑板与滑槽滑动连接,螺套又与夹板固定连接,最终,当螺杆一与螺杆二进行转动时,螺套通过滑槽限制滑板的圆周运动,使得两个螺套只能进行相向和向背移动,从而带动两个夹板进行相向和向背移动,使得对不同半径大小轴件的夹紧与松卸,本技术通过上述相关结构的配合使用,使得轴套能够对不同半径大小的轴件进行夹紧,使得轴套的使用效果更好,且操作简单,可广泛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轴套正视图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轴套后视图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轴套后视图局部剖视图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轴套、2-调节装置、3-固定板、4-转动腔、5-锥形轮一、6-旋钮、7-锥形轮二、8-螺杆一、9-螺杆二、10-螺套、11-滑板、12-滑槽、13-夹板、14-转动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齿轮轴类加工用渗碳淬火保护结构,包括轴套1,轴套1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调节装置2。调节装置2包括固定板3,固定板3固定连接在轴套1上靠近其底部的前端面,轴套1的中部开设有转动腔4,固定板3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锥形轮一5,锥形轮一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旋钮6,锥形轮一5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锥形轮二7,且锥形轮二7位于转动腔4内,转动旋钮6,由于旋钮6与锥形轮一5的固定连接,锥形轮一5与固定板3的转动连接,锥形轮一5与锥形轮二7的啮合连接,所以当旋钮6转动时,锥形轮二7就会通过锥形轮一5的作用进行转动,锥形轮二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杆一8,螺杆一8的一端穿出锥形轮一5与轴套1的内表面转动安装,螺杆一8的另一端穿出锥形轮一5并固定连接有螺杆二9,螺杆二9的端部与轴套1的内表面转动安装,当锥形轮二7进行转动时,由于锥形轮二7与螺杆一8的固定连接,螺杆一8与螺杆二9的固定连接,螺杆一8与螺杆二9均与轴套1转动连接,所以当锥形轮二7进行转动时,螺杆一8与螺杆二9就会随之转动,螺杆一8与螺杆二9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套10,螺杆一8与螺杆二9以轴套1前端面的水平中心线为轴呈对称排列,两个螺套10以轴套1前端面的水平中心线为轴呈对称排列,螺套10上靠近其底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板11,滑板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板11以螺套10前端面的竖直中心线为轴呈对称排列,转动腔4的侧面开设有滑槽12,滑板11上靠近其端部的外表面与滑槽1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螺套10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夹板13,夹板13呈弧形设置,且两个夹板13以轴套1前端面的水平中心线为轴呈对称排列,由于螺杆一8与螺杆二9的螺纹方向相反,螺杆一8与螺杆二9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套10,螺套10与滑板11的固定连接,滑板11与滑槽12滑动连接,螺套10又与夹板13固定连接,最终,当螺杆一8与螺杆二9进行转动时,螺套10通过滑槽12限制滑板11的圆周运动,使得两个螺套10只能进行相向和向背移动,从而带动两个夹板13进行相向和向背移动,使得对不同半径大小轴件的夹紧与松卸,轴套1靠近螺杆一8与螺杆二9端部的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座14,螺杆一8与螺杆二9的端部均与转动座14端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本技术通过上述相关结构的配合使用,使得轴套1能够对不同半径大小的轴件进行夹紧,使得轴套1的使用效果更好,且操作简单,可广泛推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齿轮轴类加工用渗碳淬火保护结构,包括轴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调节装置(2);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固定连接在轴套(1)上靠近其底部的前端面,所述轴套(1)的中部开设有转动腔(4),所述固定板(3)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锥形轮一(5),所述锥形轮一(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旋钮(6),所述锥形轮一(5)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锥形轮二(7),且锥形轮二(7)位于转动腔(4)内,所述锥形轮二(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杆一(8),所述螺杆一(8)的一端穿出锥形轮一(5)与轴套(1)的内表面转动安装,所述螺杆一(8)的另一端穿出锥形轮一(5)并固定连接有螺杆二(9),所述螺杆二(9)的端部与轴套(1)的内表面转动安装,所述螺杆一(8)与螺杆二(9)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套(10),所述螺套(10)上靠近其底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板(11),所述转动腔(4)的侧面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板(11)上靠近其端部的外表面与滑槽(1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螺套(10)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夹板(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齿轮轴类加工用渗碳淬火保护结构,包括轴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调节装置(2);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固定连接在轴套(1)上靠近其底部的前端面,所述轴套(1)的中部开设有转动腔(4),所述固定板(3)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锥形轮一(5),所述锥形轮一(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旋钮(6),所述锥形轮一(5)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锥形轮二(7),且锥形轮二(7)位于转动腔(4)内,所述锥形轮二(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杆一(8),所述螺杆一(8)的一端穿出锥形轮一(5)与轴套(1)的内表面转动安装,所述螺杆一(8)的另一端穿出锥形轮一(5)并固定连接有螺杆二(9),所述螺杆二(9)的端部与轴套(1)的内表面转动安装,所述螺杆一(8)与螺杆二(9)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套(10),所述螺套(10)上靠近其底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板(11),所述转动腔(4)的侧面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板(11)上靠近其端部的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洋贺柱袁忠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飞虹热处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