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渗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029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渗碳装置,涉及渗碳炉领域,包括渗碳炉,渗碳炉内开设有反应腔,渗碳炉一端呈开口设置,渗碳炉开口处升降设置有炉门,反应腔内连通有输气管,反应腔内还连通有补偿管,补偿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补偿管打开和关闭的控制组件。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渗碳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补偿管,加快向反应腔内填充渗碳气体,提高渗碳效率,一端时间后,关闭补偿管,降低输入速率,从而减少渗碳气体溢出,从而减少渗碳气体的浪费。

A Gas Carburiz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渗碳装置
本技术涉及渗碳炉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气体渗碳装置。
技术介绍
渗碳炉主要用于钢制零件的渗碳处理,常见的渗碳炉主要由炉壳、炉衬、炉盖升降机构、炉用密封风机、马弗罐、加热元件及电控系统等组成。对于现有的渗碳炉结构,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743552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井式气体渗碳炉,包括渗碳炉外壳,渗碳炉外壳下端四周设有四个移动旋转轮,且渗碳炉外壳左端中间相接有渗入液输入管,渗碳炉外壳前端中间活动连接有加热启动按钮,且渗碳炉外壳前端上侧设有工作观察玻璃,加热启动按钮下方且位于渗碳炉外壳前端下侧开有填入口,且填入口中间活动连接有材料放置体,材料放置体内部固定有两块与其为一体的分区隔板,且材料放置体内壁和分区隔板外壁均涂有耐高温层,渗碳炉外壳右端下侧固定有煤气接入器,且煤气接入器上端相接有冷却风机,冷却风机前端上侧设有冷却温度显示表,且冷却风机上端相连有与其相通的传输管道,传输管道末端焊接有与其相通的连通板,且连通板下端紧密焊接有与其相通的连接密封体,连接密封体下端且位于渗碳炉外壳上端固定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下端并且位于连接密封体下端相连有与连接密封体相通的连通管,连通管下端设有喷火冷却体。上述专利使用时,需要预先向炉体内通入甲烷等渗碳气体,同时开设渗碳处理,由于管道半径有效,通入甲烷的速度受到限制,开始时炉体内甲烷气体浓度较低,导致前期的渗碳处理效率较低,钢制零件渗碳处理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渗碳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渗碳装置,有效控制气体的通入速率,从而提高渗碳处理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渗碳装置,包括渗碳炉,所述渗碳炉内开设有反应腔,所述渗碳炉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渗碳炉开口处升降设置有炉门,所述反应腔内连通有用于输送渗碳气体的输气管,所述反应腔内还连通有补偿管,所述补偿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补偿管打开和关闭的控制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钢制零件放入反应腔内后,同时打开输气管和补偿管,向反应腔内快速填充渗碳气体,提高渗碳处理的效率;待反应腔内渗碳气体含量充足,或到达一定时间后,关闭补偿管,仅通过输入管向反应腔内输入渗碳气体,从而减少渗碳气体的溢出浪费。进一步的,所述渗碳炉内转动设置有第一扇叶,所述渗碳炉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扇叶转动的转动电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带动第一扇叶转动,用于将反应腔内的气体搅拌均匀,从而提高渗碳处理的均匀度。进一步的,所述渗碳炉一侧设置有用于换气的前室,所述前室上连通有用于将所述前室内的气体排出的排气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反应腔内多余的渗碳气体会通过炉门缝隙溢出,经前室和排气管排出,从而避免溢出的渗碳气体污染室内空气。进一步的,所述前室靠近所述排气管处连通有处理管,所述处理管远离所述前室的一端设置有点火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前室排出口设置处理管,渗碳气体溢出后,采用点火器点燃处理。进一步的,所述前室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扇叶,所述前室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扇叶转动的驱动电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第二扇叶转动,促进前室内空气的均匀度,便于前室内的气体排出点燃,防止处理管处断火,影响溢出气体的处理。进一步的,所述前室内设置有冷却池,所述冷却池内升降设置有冷却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钢制零件渗碳处理后,放置于冷却架上,冷却架下降,带动钢制零件浸没在冷却池内,完成冷却处理。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补偿管上的手动开关,所述补偿管上还固定有电子计时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手动开关用于控制补偿管的打开和关闭,电子计时器用于记录手动开关的打开时间,避免补偿管输入时间过长,造成渗碳气体的溢出浪费。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上连通有压力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力表用于监控输气管的输入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向反应腔内增设补偿管,增加向反应腔内通入渗碳气体的速率,缩短前期渗碳处理的效率,待反应腔内渗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后,关闭补偿管,避免渗碳气体的浪费;(2)进一步地,通过增设处理管和点火器,将多余溢出的渗碳气体点燃,有效避免溢出的渗碳气体污染空气;(3)进一步地,通过在反应腔内转动设置第一扇叶,搅拌反应腔内的空气,从而提高反应腔内气体的均匀度,实现钢制零件表面的均匀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渗碳炉;2、反应腔;3、炉门;4、输气管;5、补偿管;6、第一扇叶;7、转动电机;8、前室;9、排气管;10、处理管;11、点火器;12、第二扇叶;13、驱动电机;14、冷却池;15、冷却架;16、手动开关;17、电子计时器;18、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气体渗碳装置,包括渗碳炉1,渗碳炉1内开设有反应腔2,渗碳炉1一端呈开口设置,渗碳炉1开口处升降设置有炉门3,反应腔2内连通有输气管4,输气管4用于输送甲烷等渗碳气体,反应腔2内还连通有补偿管5,补偿管5也用于输送甲烷等渗碳气体,增加甲烷等渗碳气体的输送效率。在对钢制零件进行渗碳处理时,先将输气管4和补偿管5同时打开,增加渗碳气体的输入速度,提高渗碳处理的效率;在反应腔2内的渗碳气体浓度达到标准后,钢制零件渗碳反应消耗量小,关闭补偿管5,降低渗碳气体的溢出浪费,节约资源。渗碳炉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扇叶6,渗碳炉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扇叶6转动的转动电机7。在渗碳气体通入的过程中,启动转动电机7,第一扇叶6转动,用于将输入的渗碳气体与内部空气混合,便于钢制零件渗碳处理的均匀度。渗碳炉1一侧设置有用于换气的前室8,前室8靠近炉门3处,前室8上连通有用于将前室8内的气体排出的排气管9。渗碳处理后期,多余的渗碳气体会从反应腔2内溢出,经前室8和排气管9排出,避免空气污染。前室8靠近排气管9处连通有处理管10,处理管10远离前室8的一端设置有点火器11,点火器11采用现有技术,用于将溢出的渗碳气体进行点燃处理,从而有效避免空气污染。前室8内设置有冷却池14,冷却池14内升降设置有冷却架15。钢制零件渗碳处理后,放置于冷却架15,冷却架15下降,带动钢制零件进入冷却池14内,对钢制零件进行冷却处理。前室8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扇叶12,第二扇叶12位于冷却池14的上方,前室8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扇叶12转动的驱动电机13。使用时,第二扇叶12转动,将前室8内的气体混合均匀,便于排出点燃。补偿管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补偿管5打开和关闭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设置于补偿管5上的手动开关16,手动开关16采用扳动式开关,补偿管5上还固定有电子计时器17,电子计时器17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计时表。使用时,将手动开关16打开后,补偿管5向反应腔2内通入渗碳气体,快速向反应腔2内填充渗碳气体,从而提高渗碳处理的效率,同时启动电子计时器17,记录时间,在到达一定时间后,关闭补偿管5,输入管继续输入渗碳气体,同时使输入管输入的速度与渗碳气体的消耗速度相近,从而减少渗碳气体的浪费。输气管4上连通有压力表18,用于了解输气管4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渗碳装置,包括渗碳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碳炉(1)内开设有反应腔(2),所述渗碳炉(1)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渗碳炉(1)开口处升降设置有炉门(3),所述反应腔(2)内连通有用于输送渗碳气体的输气管(4),所述反应腔(2)内还连通有补偿管(5),所述补偿管(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补偿管(5)打开和关闭的控制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渗碳装置,包括渗碳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碳炉(1)内开设有反应腔(2),所述渗碳炉(1)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渗碳炉(1)开口处升降设置有炉门(3),所述反应腔(2)内连通有用于输送渗碳气体的输气管(4),所述反应腔(2)内还连通有补偿管(5),所述补偿管(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补偿管(5)打开和关闭的控制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渗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碳炉(1)内转动设置有第一扇叶(6),所述渗碳炉(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扇叶(6)转动的转动电机(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渗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碳炉(1)一侧设置有用于换气的前室(8),所述前室(8)上连通有用于将所述前室(8)内的气体排出的排气管(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恒热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