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以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5605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若干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分别与所述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连接的极耳、设置于所述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间的隔膜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电解液,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材料与覆碳三维泡沫铝集流体,所述正极材料嵌于所述覆碳三维泡沫铝集流体的结构空隙中,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材料与负极集流体,所述负极材料粘接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采用覆碳三维泡沫铝集流体,将正极材料充填于其三维网格空隙中,降低正极材料与集流体的接触电阻,显著地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以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以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储电能量密度大的优点,在车用动力电池及移动电子类消费品方面大量应用,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锂离子电池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成熟的含锂化合物的正极材料,以及用各种类石墨态的炭的负极材料。并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加工方法,即把正极材料与导电剂,粘接剂等掺混形成浆料,一起涂覆、辊压,固化后,紧密地粘在铝箔上。把负极材料与粘接剂混合形成浆料,一起涂覆、辊压,固化后,紧密地粘在铜箔上。再焊上极耳,并用隔膜相隔,注入电解液,形成电池成品。但铝箔与活性材料层之间的接触电阻过大,且锂离子与铝箔会发生嵌锂反应,由于正极侧发生的锂镶嵌与脱出反应,破坏铝箔,导致电池稳定性与寿命降低。因此,正极侧常常是锂电池功率性能、充电时间、发热老化以及性能下降的限制环节。有报道提出了将正极材料纳米化,可以部分解决锂离子在正极材料的体相迁移速率,但同时会降低材料的振实密度,导致极片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锂离子电池,其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若干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分别与所述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连接的极耳、设置于所述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间的隔膜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材料与覆碳三维泡沫铝集流体,所述正极材料嵌于所述覆碳三维泡沫铝集流体的结构空隙中,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材料与负极集流体,所述负极材料粘接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若干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分别与所述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连接的极耳、设置于所述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间的隔膜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材料与覆碳三维泡沫铝集流体,所述正极材料嵌于所述覆碳三维泡沫铝集流体的结构空隙中,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材料与负极集流体,所述负极材料粘接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碳三维泡沫铝集流体的孔隙率为80-9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包括锰酸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富锂锰基固溶体材料、聚阴离子材料、覆碳磷酸铁锰锂及覆碳磷酸铁锂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包括类石墨碳、中间相碳微球、硅碳材料、硅氧碳材料或钛酸锂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的粒径为0.005-20μ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骞伟中张刚崔超婕缪永华杨周飞金鹰刘莎杨智皋张抒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