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5564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9:24
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包括塑封层,以及封装固化于塑封层中露出功能面凸点的芯片;塑封层下有一层或多层介电层;介电层内有热压入的高密度嵌入再布线层;通过激光打孔贯穿嵌入的再布线层和介电层,电镀填充铜形成铜柱,实现介电层上面线路及下面线路电连接;高密度再布线层的外表面除了焊球的位置外均设置有介电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与方法,利用晶圆级制程设备制备再布线层,并进行线路转移,形成嵌入式再布线层,实现亚微米级的再布线线距,在相同芯片面积下可满足更多数量I/O连接。

A Fan-out Packag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Embedded Transfer of High Density L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芯片封装
,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与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电子产品朝着轻薄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集成电路的尺寸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引脚越来越多,这就对线路的集成密度、制程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晶圆制程在10nm~1um,PCB基板制程最低为10um,有机基板制程最低为8um,晶圆和基板在制程上存在较大数量级的间隔,扇出型封装填补了晶圆制程和基板制程能力缺口。再布线技术是I/O从周边向面阵列排布的关键工艺,使晶圆级封装成为可能;同时使得消除底部填充成为可能,提高组装的良率和可靠性。传统的再布线方法是在芯片有凸点一面涂覆一层钝化层,通过曝光显影蚀刻出预设线路图案,然后在凹槽内镀铜形成一层再布线层,重复上述操作可制备多层再布线层线路,最后对再布线层表面进行局部再钝化留出连接焊球的位置,再进行UBM沉积和连接焊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与方法,利用晶圆级制程设备制备再布线层,并进行线路转移,形成嵌入式再布线层,实现亚微米级的再布线线距,在相同芯片面积下可满足更多数量I/O连接。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包括塑封层,以及封装固化于所述塑封层中露出功能面凸点的芯片;所述塑封层下有一层或多层介电层;所述介电层内有热压入的高密度嵌入再布线层;通过激光打孔贯穿嵌入的再布线层和介电层,电镀填充铜形成铜柱,实现介电层上面线路及下面线路电连接;所述高密度再布线层的外表面除了焊球的位置外均设置有介电层。优选的,所述高密度再布线层根据线路设计互连需要,在嵌入的再布线层表面作标记,通过激光打孔贯穿嵌入的再布线层和介电层,在孔内电镀填充铜形成铜柱,实现介电层上面线路及下面线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高密度再布线层线路两侧面及背面均被介电材料包覆,已嵌入再布线线路固化的介电层与新熔融介电层堆叠,形成表面全包覆的嵌入式再布线层。优选的,所述高密度再布线层线宽为1um~10um,线距为1um~10um,线路铜层厚度1um~10um。优选的,所述高密度再布线层线路的材质为铜线或金线。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的制作方法,包括:a)在一载板上涂覆一层临时键合胶,再在临时键合胶上溅射一层薄铜,然后在薄铜上涂一层光刻胶,经曝光显影后留下下凹预设线路图形,在凹槽内镀铜,然后洗去光刻胶,即完成再布线线路制备;b)在所述塑封层露出芯片凸点一面涂覆一层熔融的介电层;c)将已制备的再布线线路通过线路转移,热压入熔融的介电层内,固化后去除临时键合胶和载板;d)根据线路设计互连需要,在再布线层上做标记,用激光打孔贯穿嵌入的再布线层和介电层,电镀填充铜形成铜柱,实现介电层上、下面电路互连,然后进行退火处理;e)在再布线层表面用化学腐蚀法去掉底铜,得到高密度嵌入再布线线路;f)重复上述步骤可在一个塑封芯片上制作多层嵌入式再布线层结构;g)在最外层介电层上预留出植球区域,并在所述区域植入焊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方案通过上述步骤,利用晶圆级设备先在一块载板上制备再布线线路,实现亚微米级再布线线距,用于大板级的封装中,满足了芯片与基板制程上封装互连的要求;2、本方案通过将再布线线路热压入熔融介电层的方式进行线路转移,固化后形成嵌入式线路,保证了埋入的再布线线路具有更可靠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的再布线线路制作过程剖面示意;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的制作过程剖面示意;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剖面示意;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的制作流程图。其中:1-载板、2-临时键合胶、3-再布线线路、4-光刻胶、5-塑封层5、6-芯片、7-芯片凸点、8-介电层、9-激光打孔、10-第一再布线层、11-第二再布线层、12-第三再布线层、13-焊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剖面示意图如图2中的2h所示,包括塑封层5,以及封装固化于所述塑封层5中露出功能面凸点的芯片6,可先将芯片6放置于涂有临时键合胶2的载板1上注塑,固化后去除临时键合胶2和载板1,然后将有芯片凸点7一面磨平;所述塑封层5的下方设有一层或多层介电层8,可根据再布线层的需要而定,此处并不限制;所述介电层8内设有热压入的布线层,固化后可形成嵌入式再布线层;所述高密度再布线层由晶圆级制程设备制备,经线路转移至介电层8内,通过激光打孔9贯穿嵌入的再布线层和介电层8,电镀填充铜形成铜柱,实现介电层8上面线路及下面线路电连接,可先在再布线线路3表面作标记,根据线路层连接需要打孔,电镀完后需要退火处理使接触面紧密互连;所述高密度再布线层的外表面除了焊球13的位置外均设置有介电层8。本方案利用晶圆级制程设备制备再布线层,并进行线路转移,形成嵌入式再布线层,实现亚微米级的再布线线距,在相同芯片6面积下可满足更多数量I/O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的制作过程剖面示意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在一载板1上涂覆一层临时键合胶2,再在临时键合胶2上溅射一层薄铜,然后在薄铜上涂一层光刻胶4,经曝光显影后留下下凹预设线路图形,在凹槽内镀铜,然后洗去光刻胶4,即完成再布线线路3制备,如图1中1a~1g所示。S2:在所述塑封层5露出芯片凸点7一面涂覆一层熔融的介电层8,如图2中2b所示;S3:将已制备的再布线线路3通过线路转移,热压入熔融的介电层8内,固化后去除临时键合胶2和载板1,如图2中2c~2d;S4:根据线路设计互连需要,在再布线层上做标记,用激光打孔9贯穿再布线层和介电层8,电镀填充铜形成铜柱,实现介电层8上、下面电路互连,然后退火处理,如图2中2e-2f所示;S5:在再布线层表面用化学腐蚀法去掉底铜,得到高密度嵌入再布线线路3,如图2中2g所示;S6:重复上述步骤可制作多层嵌入式再布线层结构;S7:在最外层介电层8上预留出植球区域,并在所述区域植入焊球13,如图2中2h所示。本方案通过上述步骤,利用晶圆级设备先在一块载板1上制备再布线线路3,实现亚微米级再布线线距,用于大板级的封装中,满足了芯片6与基板制程上封装互连的要求;本方案通过将再布线线路3热压入熔融介电层8的方式进行线路转移,固化后形成嵌入式线路,保证了埋入的再布线线路3具有更可靠稳定性。实施例一S1:在一载板1上涂覆一层8um厚临时键合胶2,再在临时键合胶2上溅射一层3um厚薄铜,然后在薄铜上涂一层光刻胶4,经曝光显影后留下下凹预设线路图形,在凹槽内镀铜5um厚,然后洗去光刻胶4,即完成再布线线路3制备;S2:在所述塑封层5露出芯片凸点7一面涂覆一层熔融的介电层8;S3:将已制备的再布线线路3通过线路转移,热压入熔融的介电层8内,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1h,后固化温度150℃,后固化时间2h,固化后通过激光照射的方法使临时键合胶2解键合失去粘性与线路铜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封层,以及封装固化于所述塑封层中露出功能面凸点的芯片;所述塑封层下有一层或多层介电层;所述介电层内有热压入的高密度嵌入再布线层;通过激光打孔贯穿嵌入的再布线层和介电层,电镀填充铜形成铜柱,实现介电层上面线路及下面线路电连接;所述高密度再布线层的外表面除了焊球的位置外均设置有介电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封层,以及封装固化于所述塑封层中露出功能面凸点的芯片;所述塑封层下有一层或多层介电层;所述介电层内有热压入的高密度嵌入再布线层;通过激光打孔贯穿嵌入的再布线层和介电层,电镀填充铜形成铜柱,实现介电层上面线路及下面线路电连接;所述高密度再布线层的外表面除了焊球的位置外均设置有介电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再布线层根据线路设计互连需要,在嵌入的再布线层表面作标记,通过激光打孔贯穿嵌入的再布线层和介电层,在孔内电镀填充铜形成铜柱,实现介电层上面线路及下面线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再布线层线路两侧面及背面均被介电材料包覆,已嵌入再布线线路固化的介电层与新熔融介电层堆叠,形成表面全包覆的嵌入式再布线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线路嵌入转移的扇出型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再布线层线宽为1u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成强俆广东杨冠南张昱张凯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