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340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包括外壳主体,外壳主体上设置有编码器安装位和盖板,编码器安装位为外壳主体外部向内凹陷而成的,在安装编码器时,不会使得电机外壳的体积增大,同时盖板盖在编码器上可以将编码器与外界隔绝开,防止外界潮湿空气的腐蚀,并且在需要对编码器进行更换或者维修时,可以直接打开盖板进行操作,而不需要像传统的电机一样需要拆开整个电机外壳进行操作,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A motor housing structure built in enco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制造
,特别是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内一般都会设置有编码器,用于检测电机的旋转方向、步进角度、转速等信号反馈给控制器,由控制器进行处理,而现有的电机基本都是将编码器外接在电机外壳的外部,然后再用导线将编码器与控制器连接,将编码器设置在电机外壳外部这种结构会增大整个电机的体积,使得电机在安装时会占用较多的空间,并且在需要对编码器进行更换或维修时只能拆开电机外壳,维修或更换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在外壳主体上设置内陷的编码器安装位来安装编码器,不会增加电机的体积,同时在对编码器进行维修或更换时不需要拆开整个电机外壳。本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编码器的编码器安装位以及用于盖在编码器安装位上的盖板,所述编码器安装位由外壳主体向内凹陷而成,所述盖板盖接在编码器安装位上时与外壳主体表面平齐。进一步,所述外壳主体还设置有盖板安装位,所述编码器安装位设置在盖板安装位内,所述盖板安装位由外壳主体向内凹陷而成,所述盖板安装位凹陷的深度小于编码器安装位凹陷的深度。进一步,所述外壳主体包括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连接,所述编码器安装位设置在第一外壳外表面。进一步,所述编码器安装位内设置有供导线穿过与编码器连接的导线连接口,所述导线连接口连通编码器安装位与第一外壳内部。进一步,所述外壳主体上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通孔。进一步,所述编码器安装位上设置有用于对编码器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孔。进一步,所述盖板安装位上设置有用于对盖板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孔。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外壳主体上设置有编码器安装位,而编码器安装位是由外壳主体向内凹陷而成的,所以编码器的安装不会增大外壳主体的体积,不会影响到后期电机的安装,并且通过设置盖板将编码器盖接起来,当需要更换编码器时,直接打开盖板进行更换即可,不需要拆开整个电机外壳,方便后续的维修以及更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盖板未盖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目前的生产厂家在制造电机时,往往都会最大化的减小电机的体积,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成本,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电机在后续设备当中的安装和使用;电机一般会根据功率的不同设计成不同的尺寸,对于小功率电机而言,需要尽量压缩其体积。现有的电机一般都会设置有编码器,用于检测电机的旋转方向、步进角度、转速等信号然后反馈给控制器,对于小功率电机而言,其内部结构较为饱和,无法再安装编码器,通常是在电机外壳设置有一个突起的安装位,用来安装编码器,但是此种结构的电机外壳又会导致电机体积的增加,如若改变电机外壳的内部结构将编码器置于其中,在日常的维护或者进行更换时都需要将电机外壳拆开,过程较为麻烦。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通过在外壳主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内陷的编码器安装位2,将编码器置于其中,不会增大电机外壳的体积,同时盖板3盖接在编码器安装位2上,当需要更换编码器或者需要对编码器进行维修时,可以直接拆开盖板3进行维修或更换,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参照图1-图2,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包括外壳主体1,所述外壳主体1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编码器的编码器安装位2以及用于盖在编码器安装位2上的盖板3,所述编码器安装位2由外壳主体1向内凹陷而成,所述盖板3盖接在编码器安装位2上时与外壳主体1表面平齐。在本实施例中,编码器安装位2是设置在外壳主体1的外表面的,编码器安装位2是一个下陷的结构,其由外壳主体1向内部凹陷而成,所以编码器安装位2的设置并不影响到整个电机的体积,可以方便电机在后续的使用和安装,而为了防止编码器受潮湿空气等的腐蚀,设置了一个盖板3来将编码器盖接起来,一方面可以固定住编码器不让其掉落,另一方面还可以将编码器与外界隔绝开来,而为了使盖板3也不会增大电机的体积,盖板3在盖接时与外壳主体1的表面是平齐的,也就是说,当编码器置于编码器安装位2中,并且盖板3盖接在编码器安装位2上后,电机外壳的体积并没有发生变化,而盖板3是可以打开的,当需要对编码器进行更换或者维修时,可以直接打开盖板3进行操作,而不需要像传统的电机外壳一样将整个外壳拆开,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的维修和更换。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所述外壳主体1还设置有盖板安装位4,所述编码器安装位2设置在盖板安装位4内,所述盖板安装位4由外壳主体1向内凹陷而成,所述盖板安装位4凹陷的深度小于编码器安装位2凹陷的深度。在本实施例中,盖板安装位4与编码器安装位2是位于同一位置的,并且均是由外壳主体1内陷而成的,即盖板安装位4和编码器安装位2是两个凹槽结构,而由于盖板3需要盖在编码器的上方,所以盖板安装位4的深度要小于编码器安装位2的深度,并且盖板安装位4的大小也大于编码器安装位2的大小。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所述外壳主体1包括第一外壳11以及第二外壳12,所述第一外壳11与第二外壳12连接,所述编码器安装位2设置在第一外壳11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连接在一起组成完整的外壳主体1,而在第一外壳11的外表面上则设置有内陷的编码器安装位2和盖板安装位4,可以将编码器固定到编码器安装位2后,再通过盖板3将编码器安装位2盖起来。而为了方便安装,在编码器安装位2内以及盖板安装位4内设置有螺孔,同时在盖板3上也设置有相应的螺孔,通过螺丝可以将编码器固定于编码器安装位2内,将盖板3固定在盖板安装位4内,需要更换编码器或者维修编码器时,直接从第一外壳11的外部将盖板3上的螺丝旋下即可。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所述编码器安装位2内设置有供导线5穿过与编码器连接的导线连接口21,所述导线连接口21连通编码器安装位2与第一外壳11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编码器需要将其检测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或驱动器,所以需要有导线5与编码器连接,为了不增大电机的体积,在编码器安装位2内设置有导线连接口21,导线连接口21连通到第一外壳11的内部,导线5即可伸入到第一外壳11内部并通过导线连接口21与编码器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所述外壳主体1上设置有供导线5穿过的通孔1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导线5需要与外置的控制器或驱动器连接,所以导线5会从外部进入到外壳内部,在外壳主体1上设置有通孔13,通孔13与外壳主体1内部连通,导线5可以从通孔13进入到外壳主体1内部,并通过编码器安装位2上的导线连接口21与编码器连接,而通孔13的具体位置可以设置在第一外壳11上,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编码器的编码器安装位以及用于盖在编码器安装位上的盖板,所述编码器安装位由外壳主体向内凹陷而成,所述盖板盖接在编码器安装位上时与外壳主体表面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编码器的编码器安装位以及用于盖在编码器安装位上的盖板,所述编码器安装位由外壳主体向内凹陷而成,所述盖板盖接在编码器安装位上时与外壳主体表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还设置有盖板安装位,所述编码器安装位设置在盖板安装位内,所述盖板安装位由外壳主体向内凹陷而成,所述盖板安装位凹陷的深度小于编码器安装位凹陷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器内置的电机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包括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伯恭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锲隆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