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59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能够适当地抑制因通气孔被配重堵塞而阻碍相邻汽缸之间的气体的流动。内燃机(10)具有:具有形成为分隔相邻汽缸的隔壁(36)的汽缸体(14);具有配重(24)的曲轴(20);以及通气孔(46),该通气孔在比活塞下止点位置靠下方且从曲轴(20)的轴向观察在配重(24)的旋转半径内形成于隔壁(36),并且,连通相邻汽缸之间。配重(24)包括形成于在曲轴(20)的旋转中与通气孔(46)相对向的配重(24)的区域的凹部(48)。凹部(48)向离开通气孔(46)的方向凹陷。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更详细地说,涉及具有在形成为分隔相邻汽缸的隔壁具有通气孔的汽缸体的内燃机。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汽缸体的直列3汽缸发动机,该汽缸体具有形成为分隔相邻汽缸的隔壁。在该发动机中,连通相邻汽缸之间的通气孔(连通孔)在比活塞下止点位置靠下方侧的位置形成于隔壁。更具体地说,通气孔设置于在曲轴的旋转中被曲轴的配重周期性地堵塞的位置。并且,通气孔被配置成在相邻汽缸内的活塞从上止点朝向下止点的过程中活塞速度成为最大的曲轴角及其附近不被配重堵塞。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845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燃机那样,若从曲轴的轴向观察,通气孔配置于配重的旋转半径内,则能够实现内燃机的紧凑化。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燃机中,在上述曲轴角范围(即,在活塞从上止点朝向下止点的过程中活塞速度成为最大的曲轴角及其附近)以外的曲轴角范围,由配重堵塞通气孔。因此,存在阻碍相邻汽缸之间的气体的流动的可能性。这样,在以特定的曲轴角范围为对象而使得通气孔不被配重堵塞的对策中,存在无法适当地抑制阻碍在相邻汽缸之间气体的流动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抑制因通气孔被配重堵塞而阻碍相邻汽缸之间的气体的流动的内燃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具有:具有形成为分隔相邻汽缸的隔壁的汽缸体;具有配重的曲轴;以及通气孔,该通气孔在比活塞下止点位置靠下方且从所述曲轴的轴向观察在所述配重的旋转半径内形成于所述隔壁,连通所述相邻汽缸之间。所述配重包括形成于在所述曲轴的旋转中与所述通气孔相对向的所述配重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和贯通孔的至少一方。所述凹部向离开所述通气孔的方向凹陷,所述贯通孔在离开所述通气孔的方向上贯通所述配重。所述内燃机可以是包括配置于汽缸列方向上的所述汽缸体的一端的A汽缸的直列3汽缸发动机。所述凹部和所述贯通孔的至少一方可以形成于与所述A汽缸相对应的所述配重。并且,所述凹部和所述贯通孔的至少一方可以在所述A汽缸的活塞位置位于下止点后20°~175°和220°~325°的曲轴角范围内时与所述通气孔相对向的区域,形成于与所述A汽缸相对应的所述配重。所述内燃机可以是包括配置于汽缸列方向上的所述汽缸体的一端的A汽缸、以及配置于所述汽缸列方向上的所述汽缸体的另一端的B汽缸的直列3汽缸发动机。所述凹部和所述贯通孔的至少一方可以形成于与所述B汽缸相对应的所述配重。并且,所述凹部和所述贯通孔的至少一方可以在所述B汽缸的活塞位置位于下止点后-110°~-15°和75°~200°的曲轴角范围内时与所述通气孔相对向的区域,形成于与所述B汽缸相对应的所述配重。所述凹部和所述贯通孔的至少一方可以形成为从所述曲轴的轴向观察在所述曲轴的周向呈圆弧状延伸。所述凹部和所述贯通孔的至少一方可以是,关于所述曲轴的径向,形成为从所述曲轴的轴向观察与所述通气孔整体重叠。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配重包括形成于在曲轴的旋转中与通气孔相对向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和贯通孔的至少一方。由此,能够适当地抑制经由通气孔在相邻汽缸之间气体的流动被配重阻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的整体构成例的示意图。图2是用于说明为了与作为直列3汽缸发动机的图1所示的内燃机的对比而参照的直列4汽缸发动机的动作的图。图3是表示直列4汽缸发动机的各汽缸的活塞位置与曲轴角的关系的图。图4是表示直列3汽缸发动机的各汽缸的活塞位置与曲轴角的关系的图。图5是第1汽缸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的B-B线剖视图。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内燃机的第1汽缸的活塞位置和通气孔的环境压力与曲轴角的关系的图。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内燃机的第3汽缸的活塞位置和通气孔的环境压力与曲轴角的关系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特征构成的图。标号说明10、60内燃机12汽缸14汽缸体16活塞18连杆20曲轴22曲轴销24、62配重24a、24b、62b配重的锤部26汽缸盖28燃烧室30曲轴箱34曲轴室36隔壁46通气孔48凹部50壁部64贯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在各图中通用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另外,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提及各要素的个数、数量、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原理上明显特定了该数值的情况之外,所提及的数值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另外,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等,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原理上明显特定了结构等的情况之外,对本专利技术并非必需的。实施方式1.首先,参照图1~图8,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及其变形例进行说明。1-1.内燃机的整体构成例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10的整体构成例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内燃机10是直列3汽缸型发动机。也就是说,内燃机10具有在汽缸列方向排列配置成一列的3个汽缸12。这些汽缸12形成于汽缸体14的内部。以下,在为了区别说明各汽缸的情况下,从靠近内燃机10的一端部(与飞轮44相反侧的端部)的位置起依次将3个汽缸12称为第1汽缸12#1、第2汽缸12#2和第3汽缸12#3。在各汽缸12的内部配置着活塞16。活塞16分别经由连杆18而连结于设置于曲轴20的曲轴销22。活塞16随着曲轴20的旋转而在汽缸12内往复移动。曲轴20为了其平衡而具有配重24。更详细地说,各汽缸12的配重24#1、24#2、24#3各自具有一对锤部24a、24b(24a#1~24a3#、24b#1~24b#3)。此外,与曲轴20的配重24相关的构成是本实施方式的特征部,所以,参照图5和图6在之后描述。在汽缸体14的上方安装着汽缸盖26。另外,在各汽缸12的活塞16的上方,形成有由汽缸盖26、汽缸体14和活塞16所包围的空间即燃烧室28。另一方面,在汽缸体14的下方安装着曲轴箱30。而且,在曲轴箱30的下方,安装着用于积存用于润滑内燃机10的各部的油的油盘32。隔着活塞16在燃烧室28的相反侧,形成有由汽缸体14、曲轴箱30和油盘32所包围的空间即曲轴室34。另外,汽缸体14在其内部具有形成为分隔各汽缸12的多个(在图1的例子中为2个)隔壁36。更详细地说,隔壁34与位于比活塞下止点位置靠下方侧的汽缸体14的壁部相当。曲轴20经由轴承38而由隔壁36(汽缸体14)、曲轴箱30和曲轴盖40旋转自如地支承。各汽缸12的曲轴盖40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单独形成。此外,在曲轴20的一端安装着曲轴带轮42。另外,在曲轴带轮42相反侧的曲轴20的端部安装着飞轮44。曲轴室34在靠近油盘32一侧的部位、在3个汽缸12之间连通。另一方面,曲轴室34在靠近活塞16一侧的部位、由隔壁36和曲轴盖40按每一个汽缸12划分。在隔壁36(36#12、36#23)分别形成有在相邻汽缸之间使曲轴室34连通的通气孔(连通孔)46(46#12、46#23)。通气孔46在比活塞下止点位置靠下方(更详细地说,在比活塞下止点位置靠下方且缸膛(汽缸孔)附近)形成于隔壁36。更详细地说,在划分第1汽缸12#1和第2汽缸12#2的隔壁36#12,形成有用于使第1汽缸12#1的曲轴室34#1和第2汽缸12#2的曲轴室34#2连通的通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形成为分隔相邻汽缸的隔壁的汽缸体;具有配重的曲轴;以及通气孔,该通气孔在比活塞下止点位置靠下方且从所述曲轴的轴向观察在所述配重的旋转半径内形成于所述隔壁,连通所述相邻汽缸之间;所述配重包括形成于在所述曲轴的旋转中与所述通气孔相对向的所述配重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和贯通孔的至少一方;所述凹部向离开所述通气孔的方向凹陷,所述贯通孔在离开所述通气孔的方向上贯通所述配重。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14 JP 2018-0241211.一种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形成为分隔相邻汽缸的隔壁的汽缸体;具有配重的曲轴;以及通气孔,该通气孔在比活塞下止点位置靠下方且从所述曲轴的轴向观察在所述配重的旋转半径内形成于所述隔壁,连通所述相邻汽缸之间;所述配重包括形成于在所述曲轴的旋转中与所述通气孔相对向的所述配重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和贯通孔的至少一方;所述凹部向离开所述通气孔的方向凹陷,所述贯通孔在离开所述通气孔的方向上贯通所述配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是直列3汽缸发动机;所述内燃机包括配置于汽缸列方向上的所述汽缸体的一端的A汽缸;所述凹部和所述贯通孔的至少一方形成于与所述A汽缸相对应的所述配重;所述凹部和所述贯通孔的至少一方在所述A汽缸的活塞位置位于下止点后20°~175°和220°~32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直也大河诚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