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备轮内减振功能的电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59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轮内减振功能的电动轮。包括车胎1、轮辋2以及电机,所述车胎1设置在轮辋2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转子以及定子12,所述轮辋2为一侧设置有开口的圆柱状腔体结构,所述轮辋2开口侧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封闭端插入轮辋2的空腔内并与之固定,所述定子12一端插入到转子的空腔内且可以相对转动的固定在转子空腔内;所述定子一端设置有转向节13,所述转向节13一侧设置有悬挂装置。极大地缓解了轮毂电机所受的路面冲击载荷。电机内部为模块化方式结合,具有结构合理、性能稳定、维修方便的特点。

An electric wheel with in-wheel vibration redu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轮内减振功能的电动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轮内减振功能的电动轮。
技术介绍
将轮毂电机安装于车轮之内,轮毂电机与车轮的组合形成一个电动轮。电动车轮毂从上世纪的轮边电机驱动,由于电机的加入导致簧下质量的增加,电机的稳定高效运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的电动轮普遍采用的是减振器单边减振,而电动轮内的轮毂电机也从先前刚性连接方式逐渐发展目前的电机单向减振方式减振。如中国专公告号为:CN101638052B的一种具备轮内减振功能的电动轮,这种轮毂电机由轮毂壳体、电机、浮动式制动器、悬挂组成,电机右边依靠减振器吸收恢复车身所带给的振动,车胎、轮辋、电机、减速器一次排列并同轴设置,主轴通过轴承与轮毂壳体连接,电机通过螺栓将动力输送到轮辋,以此实现驱动,这个电动车的轮毂电机具有输出转速大、节省空间,设计紧凑且美观的特点。但是由于部件间的刚性连接会导致受力不均匀、摩擦大的现象,所以极容易产生噪声、轮毂内部发热产生磨损,寿命缩短,即便维修也因为轮毂电机的部件精密度和性能也会逐渐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具备轮内减振功能的电动轮。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备轮内减振功能的电动轮,包括车胎1、轮辋2以及电机,所述车胎1设置在轮辋2外侧,所述电机包括转子以及定子12,所述轮辋2为一侧设置有开口的圆柱状腔体结构,所述轮辋2开口侧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封闭端插入轮辋2的空腔内并与之固定,所述定子12与轮轴7之间布置有环形液压衬套11,所述定子12一端插入到转子的空腔内且可以相对转动的固定在转子空腔内;所述定子一端设置有转向节13,所述转向节13一侧设置有悬挂装置。所述转子包括转子壳8以及转子侧盘5,所述转子壳8为两侧均设置有开口的圆柱状腔体结构,所述转子壳8插入轮辋2的腔体侧的开口处设置有与之匹配的转子侧盘5,所述转子侧盘5与轮辋2之间设置有轮辋侧盘3以及中心传动盘4,所述转子侧盘5通过轮辋侧盘3以及中心传动盘4与轮辋2固定。所述轮辋侧盘3与中心传动盘4相对侧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插销,所述中心传动盘4与之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插槽;所述转子侧盘5与中心传动盘4相对侧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插销,所述中心传动盘4与之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插槽;所述轮辋侧盘3中心圆形阵列有多个螺栓孔,所述轮辋侧盘3与轮辋2通过第一螺栓18固定连接。所述定子12包括主体部以及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以及延长部内设置有水平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口内设置有与之匹配的环形液压衬套11,起到轮内减振作用,所述环形液压衬套11的水平中心设置贯穿其两侧的轮轴7,所述轮轴7一端设置有螺纹,设置有螺纹端穿过转向节13并通过螺帽与之固定,所述轮轴7另一端可以相对转动的限位在转子侧盘5上。所述转子侧盘5与定子12延长部相对应的位置中心设置有座孔,所述座孔内设置有轴承6,所述轮轴7插入到轴承6内并与之配合。插设有定子12侧的转子壳8开口处设置有呈环状的转子盖9,所述定子12穿过转子盖9插入到转子壳8内;所述转子盖9与定子主体部之间设置有环状的转子密封套10,所述转子盖9以及转子密封套10均通过第三螺栓20固定在转子壳8上。所述悬挂装置包括,小减振器17、上摆臂16、转向节13、下摆臂14、大减振器15、销轴24、平衡杆25;自外向里依次是,转向节13通过螺栓20紧钉于定子延长件12上,轮轴7从转向节13中心孔中穿出通过螺母21轴向定位,转向节13的上端左接小减振器17下端和右接上摆臂16的左端,三者形成转动副,小减振器17的上端和车身通过球铰接连接在一起,上摆臂16的右端则和车架相连形成转动副,转向节13的下端通过销轴24左接下摆臂14的左端和右接平衡杆25形成转动副,下摆臂14和平衡杆25的的右端则通过旋转副和车架相连,大减振器15下端与下摆臂14形成转动副上端通过球铰接和车架相连接。所述转子壳8和转子侧盘5通过第二螺栓19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电机分别与簧上质量和簧下质量的连接,起到对电机的减振作用;2.极大地缓解了轮毂电机所受的路面冲击载荷。电机内部为模块化方式结合,具有结构合理、性能稳定、维修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整体爆炸示意图;图3、图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轮内减振功能的电动轮,包括车胎1、轮辋2以及电机,所述车胎1设置在轮辋2外侧,所述电机包括转子以及定子12,所述轮辋2为一侧设置有开口的圆柱状腔体结构,所述轮辋2开口侧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封闭端插入轮辋2的空腔内并与之固定,所述定子12与轮轴7之间布置有环形液压衬套11,所述定子12一端插入到转子的空腔内且可以相对转动的固定在转子空腔内;所述定子一端设置有转向节13,所述转向节13一侧设置有悬挂装置。所述转子包括转子壳8以及转子侧盘5,所述转子壳8为两侧均设置有开口的圆柱状腔体结构,所述转子壳8插入轮辋2的腔体侧的开口处设置有与之匹配的转子侧盘5,所述转子侧盘5与轮辋2之间设置有轮辋侧盘3以及中心传动盘4,所述转子侧盘5通过轮辋侧盘3以及中心传动盘4与轮辋2固定。所述轮辋侧盘3与中心传动盘4相对侧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插销,所述中心传动盘4与之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插槽;所述转子侧盘5与中心传动盘4相对侧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插销,所述中心传动盘4与之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插槽;所述轮辋侧盘3中心圆形阵列有多个螺栓孔,所述轮辋侧盘3与轮辋2通过第一螺栓18固定连接。所述定子12包括主体部以及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以及延长部内设置有水平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口内设置有与之匹配的环形液压衬套11,起到轮内减振作用,所述环形液压衬套11的水平中心设置贯穿其两侧的轮轴7,所述轮轴7一端设置有螺纹,设置有螺纹端穿过转向节13并通过螺帽与之固定,所述轮轴7另一端可以相对转动的限位在转子侧盘5上。所述转子侧盘5与定子12延长部相对应的位置中心设置有座孔,所述座孔内设置有轴承6,所述轮轴7插入到轴承6内并与之配合。插设有定子12侧的转子壳8开口处设置有呈环状的转子盖9,所述定子12穿过转子盖9插入到转子壳8内;所述转子盖9与定子主体部之间设置有环状的转子密封套10,所述转子盖9以及转子密封套10均通过第三螺栓20固定在转子壳8上。所述悬挂装置包括,小减振器17、上摆臂16、转向节13、下摆臂14、大减振器15、销轴24、平衡杆25;自外向里依次是,转向节13通过螺栓20紧钉于定子延长件12上,轮轴7从转向节13中心孔中穿出通过螺母21轴向定位,转向节13的上端左接小减振器17下端和右接上摆臂16的左端,三者形成转动副,小减振器17的上端和车身通过球铰接连接在一起,上摆臂16的右端则和车架相连形成转动副,转向节13的下端通过销轴24左接下摆臂14的左端和右接平衡杆25形成转动副,下摆臂14和平衡杆25的的右端则通过旋转副和车架相连,大减振器15下端与下摆臂14形成转动副上端通过球铰接和车架相连接。所述转子壳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轮内减振功能的电动轮,包括车胎(1)、轮辋(2)以及电机,所述车胎(1)设置在轮辋(2)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转子以及定子(12),所述轮辋(2)为一侧设置有开口的圆柱状腔体结构,所述轮辋(2)开口侧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封闭端插入轮辋(2)的空腔内并与之固定,所述定子(12)与轮轴(7)之间布置有环形液压衬套(11),所述定子(12)一端插入到转子的空腔内且可以相对转动的固定在转子空腔内;所述定子一端设置有转向节(13,所述转向节(13)一侧设置有悬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轮内减振功能的电动轮,包括车胎(1)、轮辋(2)以及电机,所述车胎(1)设置在轮辋(2)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转子以及定子(12),所述轮辋(2)为一侧设置有开口的圆柱状腔体结构,所述轮辋(2)开口侧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封闭端插入轮辋(2)的空腔内并与之固定,所述定子(12)与轮轴(7)之间布置有环形液压衬套(11),所述定子(12)一端插入到转子的空腔内且可以相对转动的固定在转子空腔内;所述定子一端设置有转向节(13,所述转向节(13)一侧设置有悬挂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轮内减振功能的电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子壳(8)以及转子侧盘(5),所述转子壳(8)为两侧均设置有开口的圆柱状腔体结构,所述转子壳(8)插入轮辋(2)的腔体侧的开口处设置有与之匹配的转子侧盘(5),所述转子侧盘(5)与轮辋(2)之间设置有轮辋侧盘(3)以及中心传动盘(4),所述转子侧盘(5)通过轮辋侧盘(3)以及中心传动盘(4)与轮辋(2)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轮内减振功能的电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侧盘(3)与中心传动盘(4)相对侧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插销,所述中心传动盘(4)与之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插槽;所述转子侧盘(5)与中心传动盘(4)相对侧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插销,所述中心传动盘(4)与之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插槽;所述轮辋侧盘(3)中心圆形阵列有多个螺栓孔,所述轮辋侧盘(3)与轮辋(2)通过第一螺栓(18)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轮内减振功能的电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2)包括主体部以及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以及延长部内设置有水平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口内设置有与之匹配的环形液压衬套(11),起到轮内减振作用,所述环形液压衬套(11)的水平中心设置贯穿其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春廖文浩邓礼翘黄菊花曹铭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