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的极耳结构及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的极耳结构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通过应用数码电子产品极大地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更加追求产品的轻薄美观,因此,作为其能量来源的锂电池也一直在往体积占比小的方向发展,而极耳作为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其宽度亦会越做越窄;当极耳的宽度做窄之后,其与集流体之间的焊接面亦会缩窄,焊接过程中极片容易变形或断裂,或在成品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极耳在集流体的收缩和膨胀过程中亦容易变形或断裂,导致集流体与极耳之间接触不良,内阻增大。极耳胶作为极耳上绝缘的部分,其作用是电池封装时防止极耳与铝塑膜之间发生短路,并在封装时通过加热与铝塑膜密封粘合在一起防止漏液;常规的极耳结构,极耳本体与极耳胶的连接处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相当于极耳本体的两侧均为直角棱边,粘上极耳胶之后,极耳本体的两侧面与极耳胶之间容易产生缝隙和气泡,封装极耳胶与铝塑膜时,气泡会直接降低电池的密封性。如何使用现有设备高效且低成本的生产出不同宽度的极耳本体,以便生产出体积更小的电池,是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所关心的问题。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的极耳结构,包括极耳本体(1)和两片相互粘连在一起的极耳胶(2),所述极耳本体(1)穿过且固定在两片极耳胶(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本体(1)包括外露部(3)和内嵌部(4),所述外露部(3)的宽度小于内嵌部(4)的宽度,所述外露部(3)与内嵌部(4)相互焊接,两片极耳胶(2)覆盖的所述极耳本体(1)的两侧边均为斜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极耳结构,包括极耳本体(1)和两片相互粘连在一起的极耳胶(2),所述极耳本体(1)穿过且固定在两片极耳胶(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本体(1)包括外露部(3)和内嵌部(4),所述外露部(3)的宽度小于内嵌部(4)的宽度,所述外露部(3)与内嵌部(4)相互焊接,两片极耳胶(2)覆盖的所述极耳本体(1)的两侧边均为斜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部(4)的宽度范围为1mm-10mm,极耳本体(1)的厚度为0.05-0.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部(4)穿过且固定在两片极耳胶(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部(4)包括被两片极耳胶(2)覆盖住的第一覆盖部(41)和第一未覆盖部(42),所述第一覆盖部(4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斜面(4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露部(3)与内嵌部(4)相互焊接处位于两片极耳胶(2)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部(4)包括被两片极耳胶(2)覆盖住的第二覆盖部(43)和第二未覆盖部(44),所述第二覆盖部(4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斜面(431),且第二斜面(431)与内嵌部(4)和外露部(3)的接触面形成的夹角a为锐角,所述第二覆盖部(43)靠近外露部(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斜面(432),且第三斜面(432)与内嵌部(4)和外露部(3)的接触面形成的夹角b为锐角。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的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兴祎,宋高知,邓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能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