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带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819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带纠偏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托辊,两托辊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架上;托辊的转轴与水平线夹角为6°‑7°,两托辊的内端的间距为30‑50cm;还包括托辊架,托辊架上安装有两个对称的轴承组,两轴承组分别与两连接架相连接,且两轴承组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的联动杆;连接架的外端连接有支撑滚轮,托辊架端部设有用于对支撑滚轮进行支撑的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送带纠偏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稳固可靠,使用方便,可以对输送带起到稳定有效的纠偏作用,且可以基本杜绝由托辊损坏带来的输送带损伤,可以大大减少由托辊带来的粘料、落料,减少了输送带回程落料的清理量。

A Conveyor Belt Deviation Corr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带纠偏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送带输送机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输送带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输送带机在工作中跑偏是比较常见的故障,跑偏严重的话会影响正常生产运行,甚至造成输送带及其他运转零部件的损坏。纠正输送带跑偏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纠偏托辊组进行调偏,现在输送带机回程纠偏主要有单辊纠偏、多辊纠偏及带跑偏立辊的自动纠偏。单辊纠偏托辊完全与输送带接触,托辊沾料较为严重,且纠偏效果差;多辊纠偏托辊组托辊内侧端面与输送带接触,受力大、磨损严重,端面损坏较快,端面一旦损坏即会损伤输送带;带立辊的自动纠偏,当输送带长时间跑偏时立辊会损伤输送带,甚至会将托辊架挤压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带纠偏装置,以解决现有输送带纠偏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带纠偏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托辊,两所述托辊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架上;所述托辊的转轴与水平线夹角为6°-7°,两所述托辊内端的间距为30-50cm;还包括托辊架,所述托辊架上安装有两个对称的轴承组,两所述轴承组分别与两所述连接架相连接,且两所述轴承组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的联动杆;所述连接架的外端连接有支撑滚轮,所述托辊架端部设有用于对所述支撑滚轮进行支撑的支撑板。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两端分别垂直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托辊的转轴的内端和外端分别连接在两所述第二连接柱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滚轮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端。优选的,所述轴承组与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下方相连,所述轴承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内端。优选的,所述托辊架包括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的端部。优选的,所述轴承组固定在所述支撑横梁上方,所述联动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带纠偏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托辊,两托辊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架上;托辊的转轴与水平线夹角为6°-7°,两托辊的内端的间距为30-50cm;还包括托辊架,托辊架上安装有两个对称的轴承组,两轴承组分别与两连接架相连接,且两轴承组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的联动杆;连接架的外端连接有支撑滚轮,托辊架端部设有用于对支撑滚轮进行支撑的支撑板。本技术的输送带纠偏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稳固可靠,使用方便,可以对输送带起到稳定有效的纠偏作用,且可以基本杜绝由托辊损坏带来的输送带损伤,可以大大减少由托辊带来的粘料、落料,减少了输送带回程落料的清理量。输送带设置在两个托辊上方,托辊的转轴与水平线夹角为6°-7°,从而可以增强对输送带的纠偏效果,而且可以避免托辊过度磨损。输送带的中间部分是输送带的主要承料部位,两托辊的内端的间距为30-50cm,因此输送带的主要承料部位并不与托辊相接触,所以可以大大减少托辊的沾料量。此外,托辊的端面不与输送带接触,因此托辊的端面不会受到磨损而损坏以至于损伤输送带。本技术的输送带纠偏装置的动作过程如下:当输送带跑偏时(即输送带中心线与纠偏托辊架中心点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合时),需要利用纠偏装置对其进行调整,可借助外力将连接架以对应轴承组的轴心为中心转动,当一个连接架转动时,该连接架通过下方的联动杆带动另一个连接架做相应的转动。因为托辊卡接在连接架上,所以此时托辊的转动方向与输送带的运行方向产生了夹角,托辊与输送带之间由原来单纯的滚动摩擦产生了一部分滑动摩擦,而此滑动摩擦力即可纠正输送带跑偏。而且由于托辊轴线与水平线夹角的存在使的两托辊的外边缘高于内边缘,输送带越接近托辊的外边缘其受力越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输送带更容易在托辊架的中间位置运行,因此该种结构的纠偏装置更能约束输送带的跑偏。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输送带纠偏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输送带纠偏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输送带纠偏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托辊10,两托辊10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架上;托辊10的转轴12与水平线夹角为6°-7°,两托辊10的内端的间距为30-50cm;还包括托辊架30,托辊架30上安装有两个对称的轴承组40,两轴承组40分别与两连接架相连接,且两轴承组30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的联动杆50;连接架的外端连接有支撑滚轮60,托辊架30端部设有用于对支撑滚轮60进行支撑的支撑板31。本技术的输送带纠偏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稳固可靠,使用方便,可以对输送带11起到稳定有效的纠偏作用,且可以基本杜绝由托辊10损坏带来的输送带11损伤,可以大大减少由托辊10带来的粘料、落料,减少了输送带11回程落料的清理量。首先,输送带11设置在两个托辊10上方,托辊10的转轴12与水平线夹角为6°-7°,从而可以增强对输送带11的纠偏效果,而且可以避免托辊10过度磨损。其次,输送带11的中间部分是输送带11的主要承料部位,两托辊10的内端的间距为30-50cm,因此输送带11的主要承料部位并不与托辊10相接触,所以可以大大减少托辊10的沾料量。此外,托辊10的端面不与输送带11接触,因此托辊10的端面不会受到磨损而损坏以至于损伤输送带11,也延长了托辊10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的输送带纠偏装置的动作过程如下:当输送带11跑偏时(即输送带11中心线与托辊架30中心点在垂直方向上不重合时),需要利用纠偏装置对其进行调整,可借助外力将连接架以对应轴承组40的轴心为中心转动,当一个连接架转动时,该连接架通过下方的联动杆50带动另一个连接架做相应的转动。因为托辊10卡接在连接架上,所以此时托辊10的转动方向与输送带11的运行方向产生了夹角,托辊10与输送带11之间由原来单纯的滚动摩擦产生了一部分滑动摩擦,而此滑动摩擦力即可纠正输送带跑偏。而且由于托辊10轴线与水平线夹角的存在使的两托辊10的外边缘高于内边缘,输送带11越接近托辊10的外边缘其受力越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输送带更容易在托辊架30的中间位置运行,因此该种结构的纠偏装置更能约束输送带的跑偏。托辊10的转轴与水平线夹角为6°-7°,夹角对应图1中的α。两托辊10的内端的间距为30-50cm,优选为40cm,间距对应图1中的M。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柱21,第一连接柱21的两端分别垂直设有第二连接柱22,托辊10的转轴12的内端和外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连接柱22上。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柱22的端部设有卡扣(未在图中示出),托辊10的转轴12的内端和外端分别有卡槽(未在图中示出),第二连接柱22上的卡扣卡接在转轴12的卡槽中,从而使得转轴12连接到第二连接柱22。如图1所示,对于左侧的托辊10来说,其转轴12的内端是指转轴12的右端,其转轴12的外端是指转轴12的左端;对于右侧的托辊10来说,其转轴12的内端是指转轴12的左端,其转轴12的外端是指转轴12的右端。支撑滚轮60连接在第一连接柱21的外端。如图1所示,对于左侧的第一连接柱21来说,其外端是指左端,左侧的支撑滚轮60连接在左侧的第一连接柱21的左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托辊,两所述托辊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架上;所述托辊的转轴与水平线夹角为6°‑7°,两所述托辊内端的间距为30‑50cm;还包括托辊架,所述托辊架上安装有两个对称的轴承组,两所述轴承组分别与两所述连接架相连接,且两所述轴承组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的联动杆;所述连接架的外端连接有支撑滚轮,所述托辊架端部设有用于对所述支撑滚轮进行支撑的支撑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托辊,两所述托辊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架上;所述托辊的转轴与水平线夹角为6°-7°,两所述托辊内端的间距为30-50cm;还包括托辊架,所述托辊架上安装有两个对称的轴承组,两所述轴承组分别与两所述连接架相连接,且两所述轴承组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的联动杆;所述连接架的外端连接有支撑滚轮,所述托辊架端部设有用于对所述支撑滚轮进行支撑的支撑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两端分别垂直设有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新华郝刚尹崇志周文锦刘明高玉军薛建坤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