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会明专利>正文

缓冲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72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缓冲阀,包括端面螺丝A1、壳体2、滑柱3、大弹簧4、端面螺丝B5、小弹簧6和阻尼塞7,其中,所述壳体2上设有两路气道21、25分别与端面螺丝A1和端面螺丝B5上对应的气道相通,所述滑柱3与端面螺丝A1和壳体2对应接触面呈密封吻合,滑柱3上设有气道31,滑柱3的两端大小不同,压力气作用其上时,大端和小端的作用力将产生一个压力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效果显著,稳定性高,且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缓冲装置,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于气路中的缓冲 阀,以调解气缸充气时两端的压差。技术背景在气动机构中,经常遇到气缸放气后气缸的两腔气压均为零情况,这时如向气缸 的某一腔充气,气缸两端将出现较大的压差使活塞带动负载快速移动,形成冲击。机 器中这种冲击的存在是十分有害的,它使机构长期受到冲击而损坏,有时甚至造成人 体的伤害。为使.这令人担心的冲击不再出现,必须使气缸两腔排气后再充气可以缓冲。目前,现有技术中,缓冲阀主要分为使用于油路和气路两类。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120377.1,名称为减振器可调节缓冲阀,通过设计一个引导腔,对油 流进行控制,来调节缓冲力,该装置使用于减振器;中国专利号02277343.6,名称 为受电弓故障快降气动缓冲阀,通过设计一个换向活塞,实现电力机车受电弓故障 会降时的缓冲作用。上述装置不足之处在于结构比较复杂,且专用于特定设备中,无法直接移植来解 决气缸充气时所出现的已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概括本技术的目的,在这里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方面、优点和新颖 特征。应了解,无需所有这些方面、优点和特征包含在任一特殊的实施例中。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阀,它包括端面螺丝A(1)、壳体(2)、滑柱(3)、弹性元件(4)、端面螺丝B(5)和阻尼塞(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设有两路气道(21)、(25)分别与端面螺丝A(1)和端面螺丝B(5)上对应的气道相通,所述滑柱(3)与端面螺丝A(1)和壳体(2)对应接触面呈密封吻合,滑柱(3)上设有气道(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会明
申请(专利权)人:林会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