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试剂制备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37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试剂制备用反应釜,属于食品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存在原料在进入到反应釜中后,会有部分原料出现凝结成块的显现,使原料不能充分接触,影响最后的制备结果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罐体,罐体顶端处设置有进料管,反应釜底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罐体顶端设置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驱动件,搅拌驱动件与罐体固定连接,搅拌驱动件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一端与搅拌驱动件固定连接,搅拌杆另一端延伸至罐体内部,搅拌杆延伸至罐体内部的端头一体固接有辅助杆,辅助杆转动连接有翻搅杆,翻搅杆周向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叶,达到使投入的原料能够充分接触的效果。

Reactor Containing Sodium Ferric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ate for Reagent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有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试剂制备用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生产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有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试剂制备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化工行业,反应釜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反应釜主要为如含有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等原料的制备提供反应场所。现在较为常见的反应釜通常包括罐体,罐体顶端处设置有进料管,反应釜底端设置有出料管,工人通过进料管将原料投放至反应釜中,原料在反应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完成后,工人通过出料管将制备完成的原料排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原料在进入到反应釜中后,会有部分原料出现凝结成块的显现,使原料不能充分接触,影响最后的制备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含有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试剂制备用反应釜,达到使投入的原料能够充分接触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含有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试剂制备用反应釜,包括罐体,罐体顶端处设置有进料管,反应釜底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罐体顶端设置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驱动件,搅拌驱动件与罐体固定连接,搅拌驱动件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一端与搅拌驱动件固定连接,搅拌杆另一端延伸至罐体内部,搅拌杆延伸至罐体内部的端头一体固接有辅助杆,辅助杆的周旋垂直于搅拌杆的轴线,辅助杆的两端位于搅拌杆的两侧;辅助杆转动连接有翻搅杆,翻搅杆周向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首先通过进料管对反应釜中进行原料的填入过程,在进行原料的注入过程中,搅拌组件中的搅拌驱动件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在转动时,辅助杆跟随搅拌同时转动,辅助杆转动连接的翻搅杆跟随辅助杆转动,由于翻搅杆与辅助杆转动连接,在原料对螺旋搅拌叶的阻力作用下,翻搅杆在转动时同步进行自转,当罐体中原料跟随搅拌杆转动后,螺旋搅拌叶使罐体内部的原料在垂直方向上形成翻滚的效果,从而使加入到反应釜中的原料之间充分混合,达到使投入的原料能够充分接触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杆两端均设置有翻搅杆,翻搅杆平行于搅拌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两组翻搅杆的内部空间充分占用,进一步提高了原料的翻滚程度,从而进一步的增强了翻搅杆的使用效果,提高了翻搅杆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搅杆远离辅助杆的一端延伸至罐体顶端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翻搅杆和螺旋搅拌叶进一步与罐体中的原料进行接触,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翻搅杆对于罐体内部原料的搅拌效果,进一步的达到使投入的原料能够充分接触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杆周向侧面固定连接有碎料刀,碎料刀带有碎料刃,碎料刃朝向搅拌杆转动的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原料注入的数量较大,易发生原料出现凝聚成结的现象,设置的碎料刃能够对于出现成结的原料进行切割、破碎,从而更进一步的达到使投入的原料能够充分接触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碎料刀的侧面连接有碎料突刺,碎料突刺与碎料刀一体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碎料突刺能够与碎料刃配合使用,将碎料刃切割后物料进行进一步的破碎,提高了碎料刃的使用效果,更进一步的达到使投入的原料能够充分接触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碎料突刺的数量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碎料突刺在碎料刀的侧面均匀阵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碎料突刺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能够提高碎料突刺与原料接触的概率,进一步的提高了碎料突刺的使用效果,从而更进一步的达到使投入的原料能够充分接触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搅拌驱动件、搅拌杆和螺旋搅拌叶片的配合使用达到使投入的原料能够充分接触的效果;2、碎料刀和碎料突刺的配合使用进一步的达到使投入的原料能够充分接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搅拌均匀型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11、进料管;12、出料管;2、搅拌组件;21、搅拌驱动件;22、搅拌杆;221、碎料刀;2211、碎料刃;222、碎料突刺;3、辅助杆;31、翻搅杆;32、螺旋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含有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试剂制备用反应釜,如图1所示,包括圆柱状的罐体1,罐体1顶端处设置有圆管状的进料管11,罐体1底端设置有圆柱状的出料管12。如图1所示,罐体1顶端处设置有搅拌组件2,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驱动件21,搅拌驱动件21选用电机作为搅拌驱动件21。如图2所示,搅拌驱动件21连接有高碳钢材质制成的搅拌杆22,搅拌杆22一端与搅拌驱动件21固定连接,搅拌杆22另一端延伸至罐体1内部靠近出料管12的位置处,搅拌杆22外侧涂设有环氧树脂材质的防护漆,防护漆形成防护层;搅拌杆22远离搅拌驱动件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圆柱状的辅助杆3,辅助杆3的两端分别位于搅拌杆22的两侧,辅助杆3的两个端头靠近搅拌驱动件21的位置均转动连接有圆柱状的翻搅杆31,翻搅杆31垂直于辅助杆3,翻搅杆31远离辅助杆3的一端延伸至罐体1顶端处,翻搅杆31的周向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叶32,螺旋搅拌叶32的长度与翻搅杆31的长度相等。如图2所示,搅拌杆22周向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长条状的碎料刀221,碎料刀221垂直于搅拌杆22,碎料刀221位于两个翻搅杆31之间,每个碎料刀221均带有碎料刃2211,碎料刃2211朝向搅拌杆22转动的方向,若干个碎料刀221呈直线状均匀阵列,每个碎料刀221均一体固接有三棱锥状的碎料突刺222,碎料突刺222的数量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碎料突刺222在碎料刀221的侧面均匀阵列。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工人首先通过进料管11对反应釜中进行原料的填入,在进行原料的注入过程中,搅拌组件2中的搅拌驱动件21带动搅拌杆22转动,搅拌杆22在转动时,辅助杆3与搅拌杆22同步转动,辅助杆3两端的翻搅杆31在原料的阻力下进行旋转,螺旋搅拌叶32带动原料进行上下翻滚并旋转的运动,在翻滚的过程中,碎料刀221、碎料突刺222配合使用对原料中出现大型结块的原料进行破碎,使原料更为均匀,从而使加入到反应釜中的原料之间充分混合,混合完成后将罐体1内部的物质通过出料管12排出。综上,通过上述步骤,达到使投入的原料能够充分接触的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含有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试剂制备用反应釜,包括罐体(1),罐体(1)顶端处设置有进料管(11),反应釜底端设置有出料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端设置有搅拌组件(2),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驱动件(21),搅拌驱动件(21)与罐体(1)固定连接,搅拌驱动件(21)连接有搅拌杆(22),搅拌杆(22)一端与搅拌驱动件(21)固定连接,搅拌杆(22)另一端延伸至罐体(1)内部,搅拌杆(22)延伸至罐体(1)内部的端头一体固接有辅助杆(3),辅助杆(3)的周旋垂直于搅拌杆(22)的轴线,辅助杆(3)的两端位于搅拌杆(22)的两侧;辅助杆(3)转动连接有翻搅杆(31),翻搅杆(31)周向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叶(32)。

【技术特征摘要】
1.含有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试剂制备用反应釜,包括罐体(1),罐体(1)顶端处设置有进料管(11),反应釜底端设置有出料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端设置有搅拌组件(2),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驱动件(21),搅拌驱动件(21)与罐体(1)固定连接,搅拌驱动件(21)连接有搅拌杆(22),搅拌杆(22)一端与搅拌驱动件(21)固定连接,搅拌杆(22)另一端延伸至罐体(1)内部,搅拌杆(22)延伸至罐体(1)内部的端头一体固接有辅助杆(3),辅助杆(3)的周旋垂直于搅拌杆(22)的轴线,辅助杆(3)的两端位于搅拌杆(22)的两侧;辅助杆(3)转动连接有翻搅杆(31),翻搅杆(31)周向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叶(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试剂制备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3)两端均设置有翻搅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中敏刘斌斌侯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德恒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