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桑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6800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桑粉及其制备方法。其方法为将桑葚、桑叶分别打浆处理成不同粒径,混合后离心式喷雾干燥,并采用流化床二次干燥,干燥后得全桑粉。利用桑叶为载体,通过控制不同粒径大小的的桑葚和桑叶颗粒,在干燥过程中,使桑葚成分吸附于桑叶表面,使桑葚干燥过程中粘度降低,能够进行喷雾干燥,出粉率明显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桑叶的苦涩滋味被桑葚的甜味所改善,桑叶中的降糖成分有益于糖尿病人使用桑葚产品。同时保留了桑葚和桑叶的的营养成份,且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是天然、健康、环保的绿色食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桑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全桑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桑葚又名桑枣、桑果等,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桑树的成熟果实。桑葚属于“药食同源”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含有花色苷、白藜芦醇等功能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衰老、防癌、抗病毒、抗溃疡等作用。桑葚采收期较短,耐贮运能力差,导致采后极易腐烂变质,桑葚糖含量高,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由于桑葚含糖量高,患有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症、龋齿等病症的人群不宜食用。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常规的桑果汁和普通桑果酒产品,但是这些现有产品存在原料利用率低(去皮、去渣,营养成分流失),储存携带不方便,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未能真正体现出桑果应有的商业价值等缺点。因此,通过技术工艺对桑葚进行脱糖处理,如发酵处理,但在发酵产生的酒精含量较高时,发酵过程将会受到抑制,使得发酵终止。现有技术中也存在直接将桑葚加工成粉末的技术,但桑葚果糖分较高,粘度较大,直接干燥成粉比较困难,需要加入各种添加剂,干燥时间比较长,且出粉率比较低。桑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蛋白质、矿质元素、维生素、多糖、多酚、黄酮、生物碱等,卫生部将其列为药食两用型植物资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抗病毒、抗肿瘤、改善消化系统等功效,在医药、食品、饲料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桑叶因多酚、黄酮、生物碱含量丰富,所以桑叶味道苦涩,难于食用。桑葚、桑叶是桑树最为主要的产物,但是由于各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不足,利用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桑粉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全桑粉,桑葚、桑叶利用度高,不仅解决了桑葚甜度高、出粉率低、干燥速度慢的问题,而且解决了桑叶味道苦涩,难以食用的问题,制得的全桑粉甜度适中,口感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全桑粉,由桑葚和桑叶组成。一种全桑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打浆:将桑葚、桑叶分别打浆处理,处理后桑葚浆的粒径为400~800纳米,桑叶浆的粒径为1~3微米;(2)混合:将步骤(1)中打浆处理后的桑葚浆和桑叶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浆液;(3)干燥:采用离心式喷雾干燥的方法干燥步骤(2)中的混合浆液,干燥后固体粉末采用流化床二次干燥,干燥后得全桑粉。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桑葚的成熟度为8~9成,桑叶为3~6年树龄的桑树7~9月份桑叶。优选地,步骤(2)中桑葚浆和桑叶浆的质量比为4~7:1.优选地,步骤(3)中离心式喷雾干燥机的进口温度为140~150℃,出口温度为60~70℃,雾化器的转速为6000~8000转/分钟。优选地,步骤(3)中流化床的进风温度为70~90℃,出口温度为40~50℃。优选地,所述的全桑粉的含水量为5~8wt%。本专利技术利用桑叶为载体,通过控制不同粒径大小的的桑葚和桑叶颗粒,在干燥过程中,使桑葚成分吸附于桑叶颗粒表面,使得桑葚干燥过程中粘度降低,能够进行喷雾干燥。同时可以使桑叶的苦涩滋味被桑葚的滋味所改善,桑叶中的降糖成分可以有益于糖尿病人引用桑葚产品。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全桑粉,没有使用桑树外的其他成分,利用的桑葚、桑叶各自的成分的特点,相互弥补,形成新的桑粉产品。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桑叶为载体,通过控制不同粒径大小的的桑葚和桑叶颗粒,在干燥过程中,使桑葚成分吸附于桑叶颗粒表面,使得桑葚干燥过程中粘度降低,能够进行喷雾干燥,出粉率明显提高。(2)通过将桑葚和桑叶混合成粉,桑叶的苦涩滋味被桑葚的甜味所改善,桑叶中的降糖成分可以有益于糖尿病人使用桑葚产品。(3)本专利技术同时保留了桑葚和桑叶的的营养成份,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防癌、抗病毒、抗溃疡的功效,且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改善消化系统的功效,明显延长了桑葚的保质期。(4)将桑葚和桑叶加工成粉不但丰富了产品品种,而且为食品加工提供了良好的天然辅料和添加剂,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本专利技术的桑果粉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是天然、健康、环保的绿色食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1)打浆:选取9成熟的桑椹和3年树龄的桑树7月的桑叶,将桑葚、桑叶分别打浆处理,处理后桑葚浆的粒径为400~600纳米,桑叶浆的粒径为2~3微米;(2)混合:将步骤(1)中打浆处理后的桑葚浆和桑叶浆按质量比4: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浆液;(3)干燥:采用离心式喷雾干燥的方法干燥步骤(2)中的混合浆液,进口温度150℃,出口温度控制在70℃,雾化器转速控制在6000转/分钟;干燥后的固体粉末采用流化床二次干燥,进风温度90℃,出风温度50℃,干燥后得全桑粉水分含量为5wt%全桑粉。实施例2(1)打浆:选取8成熟的桑椹和4年树龄的桑树8月的桑叶,将桑葚、桑叶分别打浆处理,处理后桑葚浆的粒径为600~800纳米,桑叶浆的粒径为1~2微米;(2)混合:将步骤(1)中打浆处理后的桑葚浆和桑叶浆按质量比5: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浆液;(3)干燥:采用离心式喷雾干燥的方法干燥步骤(2)中的混合浆液,进口温度145℃,出口温度控制在65℃,雾化器转速控制在7000转/分钟;干燥后的固体粉末采用流化床二次干燥,进风温度80℃,出风温度45℃,干燥后得全桑粉水分含量为6wt%全桑粉。实施例3(1)打浆:选取9成熟的桑椹和5年树龄的桑树9月的桑叶,将桑葚、桑叶分别打浆处理,处理后桑葚浆的粒径为400~800纳米,桑叶浆的粒径为1~3微米;(2)混合:将步骤(1)中打浆处理后的桑葚浆和桑叶浆按质量比7: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浆液;(3)干燥:采用离心式喷雾干燥的方法干燥步骤(2)中的混合浆液,进口温度140℃,出口温度控制在60℃,雾化器转速控制在8000转/分钟;干燥后的固体粉末采用流化床二次干燥,进风温度70℃,出风温度40℃,干燥后得全桑粉水分含量为8wt%全桑粉。对比例1(1)打浆:选取9成熟的桑椹打浆处理,处理后桑葚浆的粒径为400~800纳米;(2)干燥:采用离心式喷雾干燥的方法干燥桑葚浆,进口温度150℃,出口温度控制在70℃,雾化器转速控制在6000转/分钟;干燥后的固体粉末采用流化床二次干燥,进风温度90℃,出风温度50℃,干燥后得水分含量为5wt%桑葚粉。对比例2(1)打浆:选取3年树龄的桑树7月的桑叶,将桑叶打浆处理,桑叶浆的粒径为1~3微米;(2)干燥:采用离心式喷雾干燥的方法干燥桑叶浆,进口温度150℃,出口温度控制在70℃,雾化器转速控制在6000转/分钟;干燥后的固体粉末采用流化床二次干燥,进风温度90℃,出风温度50℃,干燥后得水分含量为5wt%桑叶粉。对比例3(1)打浆:选取9成熟的桑椹和3年树龄的桑树7月的桑叶,将桑葚、桑叶混合打浆处理制得混合浆液处理,混合浆液的粒径为400~800纳米;(2)干燥:采用离心式喷雾干燥的方法干燥步骤(1)中的混合浆液,进口温度150℃,出口温度控制在70℃,雾化器转速控制在6000转/分钟;干燥后的固体粉末采用流化床二次干燥,进风温度90℃,出风温度50℃,干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桑粉,其特征在于,由桑葚和桑叶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桑粉,其特征在于,由桑葚和桑叶组成。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桑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打浆:将桑葚、桑叶分别打浆处理,处理后桑葚浆的粒径为400~800纳米,桑叶浆的粒径为1~3微米;(2)混合:将步骤(1)中打浆处理后的桑葚浆和桑叶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浆液;(3)干燥:采用离心式喷雾干燥的方法干燥步骤(2)中的混合浆液,干燥后固体粉末采用流化床二次干燥,干燥后得全桑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桑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桑葚的成熟度为8~9成,桑叶为3~6年树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滨崔波张建福陶海腾刘鹏飞张腾腾吴正宗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圣源绿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