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发动机高效预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6032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燃油预热装置,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高效预热装置,包括用于调节冷却液流向的调节装置和用于将冷却液和柴油进行热交换的换热装置,换热装置设有柴油进口和柴油出口,柴油进口连接油箱的出油口,柴油出口连接发动机的燃油泵,所述调节装置连接有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冷却液通过调节装置进行调节可经由换热装置流至冷却液的散热装置,也可不经过换热装置直接流至冷却液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油箱内用于给油箱加热,换热装置还设有第三冷却液出口,第三冷却液出口连接至冷却液的散热装置。通过该装置柴油发动机油箱内的柴油在经过与冷却液的热交换后温度升高,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可节省柴油,使发动机运行良好。

An Efficient Preheating Device for Diesel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发动机高效预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预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高效预热装置。
技术介绍
柴油在低温环境下容易结蜡堵塞油路,而标号越高、耐寒性越好的柴油的价格也越高,因此以柴油发动机为动力的设备如汽车的运营成本会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而逐渐增高,在寒冷的气温下若要使用低标号柴油首先需要对柴油发动机系统预热,目前已知的柴油发动机起车预热装置主要有电加热预热和冷却液预热两种,电加热由设备的电瓶提供电源,加热速度慢,电瓶耗电严重,影响发动机起动后的正常运行,它只能给柴油和冷却液加热,不能给高压泵和喷油嘴加热,预热效果不够好;冷却液预热由于没有采用加热设备,设备只能停放于暖库内且要在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达到要求后才能出库,出库后设备不能熄火,会增加油耗。现有的柴油发动机预热装置是在0#柴油的进油管壁上设置有电阻丝或加热片,电阻丝或加热片连接汽车电瓶。在0#柴油结蜡的情形下,由电瓶供电使电阻丝产热从而对进油管内的0#柴油加热,使0#柴油顺利运送,发动机正常点燃发动。但是,这种预热方式存在几个明显的缺陷:一是预热需要使用汽车电瓶中存储的电,会消耗汽车电瓶的使用寿命,同时有可能影响汽车启动时的用电需求;二是预热的时间比较长,通常要5分钟以上;三是预热位置有限,对整个油路的预热不充分,0#柴油在进入发动机之前,温度会逐渐降低,阻力增大,降低雾化效率,使燃烧不完全,增加了油耗;四是汽车停车后,油箱与发动机间的油路被0#柴油充满,在低温环境中,0#柴油会凝结成块,将低压油路及高压油路完全堵塞,即使使用预热装置,也只能对低压油路部分进行预热,而无法对高压油路进行预热,无法完全解决0#柴油的供油问题。针对0#柴油气温低时易凝结的问题,市场上有多种凝点较低的柴油型号,如-10#、-20#及-35#柴油,但这些型号的柴油价格比0#柴油要贵很多。尤其是在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区,冬天气温经常可以达到-20℃以下,这时候需要加装-35#柴油,才能正常的使用汽车。但是-35#柴油每升要比0#柴油贵1元左右,以大货车百公里油耗40L计算,使用-35#柴油要比使用0#柴油的百公里成本高出40元以上;另外,同等驾驶情况下,使用-35#柴油也比使用0#柴油的油耗略高,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高效预热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柴油发动机高效预热装置,包括用于调节冷却液流向的调节装置和用于将冷却液和柴油进行热交换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设有柴油进口和柴油出口,所述柴油进口连接油箱的出油口,所述柴油出口连接发动机的燃油泵所述调节装置连接有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通过调节装置进行调节可经由换热装置流至冷却液的散热装置,也可不经过换热装置直接流至冷却液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油箱内用于给油箱加热,换热装置还设有第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三冷却液出口连接至冷却液的散热装置。油箱内的柴油在寒冷的外部环境中容易结块,发动机的冷却液吸收发动机内部产生的热量后温度很高,为了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冷却液的热量需经散热后再循环利用,这部分热量可用来对油箱进行预热,将冷却液的散热装置设置在油箱内可对柴油进行加热:油箱内的柴油吸收冷却液经散热装置散发出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在更甚的低温环境下,柴油吸收冷却液经散热装置散发出的热量后,柴油温度还达不到要求,此时可在燃油泵、调节装置的作用下经换热装置与冷却液进行进一步地换热,温度进一步升高可达到发动机良好运行的要求。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一端设有滑轨室,所述滑轨室包括滑轨以及设置在滑轨两侧的电磁圈,所述壳体内滑动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靠近滑轨室的一端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伸入滑轨室并连接有可在滑轨上移动的铸铁件,所述支杆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阀芯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在铸铁件上,所述阀芯侧壁开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壳体外侧分别开设有第三冷却液进口、第一冷却液出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连接至换热装置,第二冷却液出口连接至冷却液的散热装置。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分为两个腔室,所述两个腔室远离隔板的一侧均设有滑轨室,所述滑轨室包括滑轨以及设置在滑轨两侧的电磁圏,所述两个腔室内靠近隔板的一侧均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一端均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伸入滑轨室并连接有可在滑轨上移动的铸铁件,所述支杆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在铸铁件上,所述売体外壁分别设有第一冷却液进口、第二冷却液进口、第一冷却液出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口和第二冷却液进口均连接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连接至换热装置,第冷却液出口连接至冷却液的散热装置。优选地,所述电磁圈电连接有PLC控制器。优选地,所述换热装置内设有供柴油流动的螺旋状盘管,所述螺旋状盘管每一圈之间设有供冷却液流动的间隙。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为设置在冷却液管之间的螺旋状散热管优选地,所述油箱外壁设有温度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柴油发动机油箱内的柴油在经过与冷却液的热交换后温度升高,在天寒冷的情况下可很好的节省柴油,使得发动机良好的运行。2、本技术通过调节装置可使冷却液对柴油具有两种加热形式,可针对不同的天气情况作出不同的应对。3、本技术的换热装置采用螺旋状的结构设计,可最大化増大柴油与冷却液的换热面积,具有很好的换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换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调节装置调节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调节装置调节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节装置;2-换热装置;3-柴油进口;4-柴油出口;5-散热装置;6-油箱;7-燃油泵;8-売体;9-滑轨室;10-第三冷却液进口;11-电磁圏;12-阀芯;13-支杆;14-铸铁件;15-弹簧;16-柴油发动机;17-第一冷却液出口;18第二冷却液出口;19-第三冷却液出口;20-第一冷却液进口;21-第二冷却液进口;22-第一出口;23-第二出口;24-隔板;25-活塞;26-螺旋状盘管;27-间隙;28-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前”、“后”、“左”、“右”、“底”、“侧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发动机高效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调节冷却液流向的调节装置(1)和用于将冷却液和柴油进行热交换的换热装置(2),所述换热装置(2)设有柴油进口(3)和柴油出口(4),所述柴油进口(3)连接油箱(6)的出油口,所述柴油出口(4)连接发动机的燃油泵(7),所述调节装置(1)连接有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通过调节装置(1)进行调节可经由换热装置(2)流至冷却液的散热装置(5),也可不经过换热装置(2)直接流至冷却液的散热装置(5),所述散热装置(5)设置在油箱(6)内用于给油箱(6)加热,换热装置(2)还设有第三冷却液出口(19),所述第三冷却液出口(19)连接至冷却液的散热装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发动机高效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调节冷却液流向的调节装置(1)和用于将冷却液和柴油进行热交换的换热装置(2),所述换热装置(2)设有柴油进口(3)和柴油出口(4),所述柴油进口(3)连接油箱(6)的出油口,所述柴油出口(4)连接发动机的燃油泵(7),所述调节装置(1)连接有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通过调节装置(1)进行调节可经由换热装置(2)流至冷却液的散热装置(5),也可不经过换热装置(2)直接流至冷却液的散热装置(5),所述散热装置(5)设置在油箱(6)内用于给油箱(6)加热,换热装置(2)还设有第三冷却液出口(19),所述第三冷却液出口(19)连接至冷却液的散热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高效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1)包括売体(8),壳体(8)一端设有滑轨室(9),所述滑轨室(9)包括滑轨以及设置在滑轨两侧的电磁圈(11),所述売体(8)内滑动设置有阀芯(12),所述阀芯(12)靠近滑轨室(9)的一端连接有支杆(13),所述支杆(13)伸入滑轨室(9)并连接有可在滑轨上移动的铸铁件(14),所述支杆(13)上套装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一端固定在阀芯(12)上,弹簧(15)另一端固定在铸铁件(14)上,所述阀芯(12)侧壁开设有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3),所述売体(8)外侧分别开设有第三冷却液进口(10)、第一冷却液出口(17)和第二冷却液出口(18),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17)连接至换热装置(2),第二冷却液出口(18)连接至冷却液的散热装置(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小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泛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