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99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其包括:牵引连接器、底盘、第一施工托架、第二施工托架、第一移位装置、第二移位装置、电葫芦和张拉千斤顶;底盘的底部设置移动轮;牵引连接器与底盘固定连接;第一施工托架远离待牵拉钢筋的侧面固定防护板;第二施工托架远离待牵拉钢筋的侧面固定防护板;第一施工托架和第二施工托架安装在底盘上;移位装置的一端与施工托架的上部连接,以连接点为轴另一端能够自由旋转;位移装置上安装电葫芦,吊装对应的张拉千斤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能够实现不同位置的预应力钢筋牵拉施工,在移动张拉千斤顶的过程均通过机械设备完成,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员直接操作的风险。

A Prestressed Steel Tens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
本技术属于预应力钢筋施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
技术介绍
预应力工程就是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施加预拉应力,提高构件的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位置的预应力钢筋需要多次、重复的移动张拉千斤顶,由于没有专用的移动设备,存在张拉设备施工速度慢、劳动力需求大、效率低、安全性能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以解决张拉设备施工速度慢、劳动力需求大、效率低、安全性能差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其包括:牵引连接器、底盘、第一施工托架、第二施工托架、第一移位装置、第二移位装置、电葫芦和张拉千斤顶;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移动轮;所述牵引连接器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施工托架远离待牵拉钢筋的侧面固定防护板;所述第二施工托架远离待牵拉钢筋的侧面固定防护板;第一施工托架和第二施工托架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移位装置的一端与第一施工托架的上部连接,以连接点为轴另一端能够自由旋转;第一位移装置上安装电葫芦,吊装对应的张拉千斤顶;所述第二移位装置的一端与第二施工托架的上部连接,以连接点为轴另一端能够自由旋转;第二位移装置上安装电葫芦,吊装对应的张拉千斤顶。本技术如上所述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进一步,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为拖拉机头,牵引装置与牵引连接器连接。本技术如上所述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进一步,所述防护板包括木板和钢板,所述钢板设置在远离待牵拉钢筋的外侧。本技术如上所述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进一步,所述第一移位装置包括横梁、连杆、安装座、滚轮和连接环;所述连杆一端垂直连接横梁一端,连杆另一端垂直连接安装座;所述连接环固定在横梁的另一端;所述滚轮安装在安装座的底部;第一施工托架的上部设置竖向的连杆;连接环套入所述连杆。更进一步,所述横梁为工字梁,电葫芦通过滑座安装在工字梁上。本技术如上所述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进一步,所述第二移位装置包括横梁、连杆、安装座、滚轮和连接环;所述连杆一端垂直连接横梁一端,连杆另一端垂直连接安装座;所述连接环固定在横梁的另一端;所述滚轮安装在安装座的底部;第二施工托架的上部设置竖向的连杆;连接环套入所述连杆。更进一步,所述横梁为工字梁,电葫芦通过滑座安装在工字梁上。本技术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能够实现不同位置的预应力钢筋牵拉施工,在移动张拉千斤顶的过程均通过机械设备完成,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员直接操作的风险。设备的移动性好,能够在施工完成一个建筑结构后,快速转运至另一待施工场地。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移位装置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移位装置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移位装俯视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牵引连接器,2、插栓,3、底盘,4、移动轮,5、第一施工托架,6、第二施工托架,7、竖撑,8、移位装置,81、横梁,82、连杆,83、安装座,84、垫块,85、连接环,86、侧撑,87、滚轮。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其包括:牵引连接器1、底盘3、第一施工托架5、第二施工托架6、第一移位装置8、第二移位装置8、电葫芦和张拉千斤顶;底盘3的底部设置移动轮4;牵引连接器1与底盘3固定连接;在设备移动过程中,移动轮能够降低与地面的摩擦,便于设备的移动。第一施工托架5远离待牵拉钢筋的侧面固定防护板;第二施工托架6远离待牵拉钢筋的侧面固定防护板;设置防护板的作用是防止在预应力钢筋牵拉过程中发生脱落或断裂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在一种具体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实施例中,防护板包括木板和钢板,钢板设置在远离待牵拉钢筋的外侧。在靠近钢筋的位置设置木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利用模板吸收冲击力,避免与钢板发生硬接触。钢板的作用是防止木板被穿透,造成人员伤亡。第一施工托架5和第二施工托架6安装在底盘3上;为了提高托架的稳定性,在第一施工托架5和第二施工托架6之间设置竖撑7,竖撑7的底部与底盘固定连接;第一移位装置8的一端与第一施工托架5的上部连接,以连接点为轴另一端能够自由旋转;第一位移装置上安装电葫芦,吊装对应的张拉千斤顶;第二移位装置8的一端与第二施工托架6的上部连接,以连接点为轴另一端能够自由旋转;第二位移装置上安装电葫芦,吊装对应的张拉千斤顶。在进一步优选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实施例中,还包括牵引装置,牵引装置为拖拉机头,牵引装置与牵引连接器1连接。如图1所示,牵引连接器设置插孔,拖拉机头的尾部设置带有插孔的牵引器,通过插栓2将牵引连接器与牵引器连接。在进一步优选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一移位装置8包括横梁81、连杆82、安装座83、滚轮87和连接环85;连杆82一端垂直连接横梁81一端,连杆82另一端垂直连接安装座83;连接环85固定在横梁81的另一端;滚轮87安装在安装座83的底部;第一施工托架5的上部设置竖向的连杆82;连接环85套入连杆82。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横梁81为工字梁,电葫芦通过滑座安装在工字梁上。在如图2和图3示出的实施例中,工字梁上设置垫块84,连接环通过垫块84与工字梁固定连接。在如图2和图3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移位装置还包括侧撑86,侧撑86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连接安装座,形成斜向的支撑。在进一步优选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二移位装置8包括横梁81、连杆82、安装座83、滚轮87和连接环85;连杆82一端垂直连接横梁81一端,连杆82另一端垂直连接安装座83;连接环85固定在横梁81的另一端;滚轮87安装在安装座83的底部;第二施工托架6的上部设置竖向的连杆82;连接环85套入连杆82。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横梁81为工字梁,电葫芦通过滑座安装在工字梁上。在如图2和图3示出的实施例中,工字梁上设置垫块84,连接环通过垫块84与工字梁固定连接。在如图2和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连接器、底盘、第一施工托架、第二施工托架、第一移位装置、第二移位装置、电葫芦和张拉千斤顶;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移动轮;所述牵引连接器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施工托架远离待牵拉钢筋的侧面固定防护板;所述第二施工托架远离待牵拉钢筋的侧面固定防护板;第一施工托架和第二施工托架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移位装置的一端与第一施工托架的上部连接,以连接点为轴另一端能够自由旋转;第一位移装置上安装电葫芦,吊装对应的张拉千斤顶;所述第二移位装置的一端与第二施工托架的上部连接,以连接点为轴另一端能够自由旋转;第二位移装置上安装电葫芦,吊装对应的张拉千斤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连接器、底盘、第一施工托架、第二施工托架、第一移位装置、第二移位装置、电葫芦和张拉千斤顶;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移动轮;所述牵引连接器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施工托架远离待牵拉钢筋的侧面固定防护板;所述第二施工托架远离待牵拉钢筋的侧面固定防护板;第一施工托架和第二施工托架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移位装置的一端与第一施工托架的上部连接,以连接点为轴另一端能够自由旋转;第一位移装置上安装电葫芦,吊装对应的张拉千斤顶;所述第二移位装置的一端与第二施工托架的上部连接,以连接点为轴另一端能够自由旋转;第二位移装置上安装电葫芦,吊装对应的张拉千斤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为拖拉机头,牵引装置与牵引连接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包括木板和钢板,所述钢板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维军李金会苏一夫周广有耿康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