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丸灌装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54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滴丸灌装生产线,属于灌装设备领域,包括成流水线依次设置的理瓶部件、上瓶部件、转运部件、灌装部件和上盖部件,所述转运部件、灌装部件和上盖部件的下端设有实现瓶体转运的瓶体传送轨道,所述瓶体传送轨道为链条或皮带式传送轨道,所述瓶体传送轨道的上端垂直设有瓶体分离用分隔片,所述瓶体传送轨道与外部的控制中心连接实现定位停止和运转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工作效率高。

Dropping Pill Fill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滴丸灌装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上料设备领域,涉及滴丸灌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中药很多是颗粒状的,滴丸是常见的中药,速效、高效滴丸中,药物以极微小的微粒、微晶或分子状态存在,故能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及生物利用度,起到速效、高效的作用,滴丸灌装的时候直接被装入瓶体中,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升,滴丸瓶的上料也多采用自动上料,由于瓶体运动定位的精确性,上料盖体定位的精确定,经常出现盖体在传送轨道中偏离的问题,造成盖体与瓶体的上下定位偏差,在压盖的过程中,盖体会出现断裂问题,造成自动生产线的停止,降低了生产效率,如果将盖体的传送轨道精度提升,在振动的作用下实现自动上料就很难实现,同时滴丸都是被直接灌装在瓶体中,这就需要保证瓶体的正向固定和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滴丸灌装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工作效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滴丸灌装生产线,包括成流水线依次设置的理瓶部件、上瓶部件、转运部件、灌装部件和上盖部件,所述转运部件、灌装部件和上盖部件的下端设有实现瓶体转运的瓶体传送轨道,所述瓶体传送轨道为链条或皮带式传送轨道,所述瓶体传送轨道的上端垂直设有瓶体分离用分隔片,所述瓶体传送轨道与外部的控制中心连接实现定位停止和运转动作。进一步的,所述理瓶组件包括料斗、理瓶振板和翻转板,所述料斗设在所述理瓶振板的正上方,所述理瓶振板从所述靠近料斗的一侧到另一侧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理瓶振板的下方设有第一振动器,所述理瓶振板上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理瓶槽,所述翻转板设在所述第一理瓶槽的正上方,所述翻转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料斗上。进一步的,所述料斗包括为漏斗状,所述料斗包括箱盖、箱体、后隔板和前隔板,所述箱盖设在所述箱体的上端,所述前隔板设在所述箱体的前端且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后隔板设在所述箱体的后端且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前隔板和后隔板形成开口向上的喇叭形,所述后隔板的下端设在所述前隔板的上端,所述第一振动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分散设置在所述理瓶振板的两侧,所述料斗下端的后方设有流板,所述流板的一端设在所述理瓶振板靠近所述料斗一端的上方,另一端倾斜向上且远离所述料斗的一侧延伸设置,所述流板最上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前隔板最下端的高度,所述前隔板的下端设在所述流板中部的上方,所述前隔板的下端垂直设有向下的第一折弯部,所述后隔板的下端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二折弯部,所述流板的上端设有竖直向上的第三折弯部,所述箱体内设有限高板,所述限高板竖直设置且设在所述理瓶振板的上方,所述限高板垂直于所述第一理瓶槽设置,所述限高板设在所述前隔板的下方且设在所述翻转板的后方。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板垂直于所述第一理瓶槽设置,所述翻转板由聚氨酯材质制成,所述翻转板由电机驱动相对所述料斗旋转,所述翻转板包括至少两个翻转叶片,所述理瓶振板远离所述料斗的一端设有入盖振板,所述入盖振板的下方设有第二振动器,所述入盖振板上设有多个第二理瓶槽,一个所述第一理瓶槽对应一个所述第二理瓶槽设置,所述第一理瓶槽和第二理瓶槽的断面相同且均为开口向上的U形,所述第二振动器的数量为两个且分散对称式设在所述入盖振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振动器与所述第一振动器前后成直线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上料部件包括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对称设置在生产线传送方向的两侧设置,所述安装侧板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上端面设有导向槽,所述翻转板下端的一侧设有分割槽,所述分割槽由多个平行设置的分割板构成,所述分割槽靠近所述翻转板的一侧设有前挡板,所述分割槽远离所述翻转板一侧的下端设有行走前翻板,所述安装侧板上转动连接有翻转托板,所述翻转托板设在所述分割槽远离所述翻转板的一侧,所述翻转托板伸入到所述分割槽内部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板上设有多个平行设置且均布的导向槽,一个所述导向槽对应一个所述分割槽设置,一个所述分割空间内对应设置一个翻转托板,多个所述翻转托板均固定在翻转轴上,所述翻转轴由旋转气缸驱动相对所述安装侧板转动,所述旋转气缸与所述翻转轴不同轴设置,所述旋转气缸通过皮带机构驱动所述翻转轴旋转,所述分割槽的下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翻转托板的上极限位置为水平状态,所述翻转托板的下极限位置,所述翻转托板到所述前挡板的距离大于瓶体的最大外径。进一步的,所述分割板靠近所述前挡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嵌设到所述前挡板设置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分割板远离所述前挡板一侧的上端设有第二定位凸起,下端设有第三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上端设有上固定板,下端设有下固定板,所述第二定位凸起通过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与所述固定侧板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固定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和第三定位凸起均为横向设置的T型,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嵌设在所述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内,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还设有分槽板,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嵌设到所述分槽板设置,所述分槽板的部分设在相邻的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之间,所述上固定板、分槽板和下固定板上下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两端均与安装侧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盖部件包括防切盖组件,所述防切盖组件包括安装架、盖位移滑块、盖下移模块和盖位移气缸,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下移气缸,所述盖位移滑块设在所述下移气缸的出力轴上,所述盖下移模块设在所述盖位移滑块的下端,所述盖位移气缸设在所述盖位移滑块的一端,所述盖位移气缸驱动所述盖下移模块移动且移动方向垂直于盖体的传送轨道,所述盖下移模块的上极限位置与盖体传送轨道对应设置,所述盖下移模块的下极限位置与压盖组件对应设置,所述盖下移模块远离压盖组件的一端设有推盖板,所述推盖板相对所述盖体传送轨道滑动且滑动方向与所述盖体传送的方向一致。进一步的,所述下移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盖位移滑块纵向的两端位置,所述盖位移气缸的出力轴上设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上端与所述盖位移气缸的出力轴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盖下移模块固定连接,所述盖下移模块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盖体传送轨道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槽,所述压盖组件上设有多个第三定位槽,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一一对应配套设置,所述盖位移气缸的行程是多个第一定位槽宽度的整数倍,下移气缸的行程等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的垂直高度差。进一步的,所述转运部件包括转运滑块、转运夹板、转运夹紧缸和转运旋转缸,所述转运滑块设在所述滴丸灌装生产线的固定部分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转运夹板设在对称设置的所述转运滑块之间,所述转运夹紧缸为手指气缸,所述转运夹紧缸设在所述转运夹板的两端且控制所述转运夹板的打开和闭合,所述转运夹紧缸设在转运旋转气缸上,所述转运旋转缸设在所述转运滑块上,所述转运板一端的极限位置与上料部件对应设置,另一端的极限位置与瓶体传送轨道对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成流水线依次设置理瓶部件、上瓶部件、转运部件、灌装部件和上盖部件,实现了瓶体理料、上料、运转、灌装和上盖的全部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整个结构故障率低,性能稳定;2、理瓶部件设置料斗、理瓶振板和翻转板,料斗和可实现瓶体的批量上料,理瓶振板可实现瓶体掉落后的持续前进,设置的第一理瓶槽,对多个瓶体起到分离和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滴丸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成流水线依次设置的理瓶部件、上瓶部件、转运部件、灌装部件和上盖部件,所述转运部件、灌装部件和上盖部件的下端设有实现瓶体转运的瓶体传送轨道,所述瓶体传送轨道为链条或皮带式传送轨道,所述瓶体传送轨道的上端垂直设有瓶体分离用分隔片,所述瓶体传送轨道与外部的控制中心连接实现定位停止和运转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滴丸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成流水线依次设置的理瓶部件、上瓶部件、转运部件、灌装部件和上盖部件,所述转运部件、灌装部件和上盖部件的下端设有实现瓶体转运的瓶体传送轨道,所述瓶体传送轨道为链条或皮带式传送轨道,所述瓶体传送轨道的上端垂直设有瓶体分离用分隔片,所述瓶体传送轨道与外部的控制中心连接实现定位停止和运转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丸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瓶组件包括料斗、理瓶振板和翻转板,所述料斗设在所述理瓶振板的正上方,所述理瓶振板从所述靠近料斗的一侧到另一侧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理瓶振板的下方设有第一振动器,所述理瓶振板上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理瓶槽,所述翻转板设在所述第一理瓶槽的正上方,所述翻转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料斗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丸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包括为漏斗状,所述料斗包括箱盖、箱体、后隔板和前隔板,所述箱盖设在所述箱体的上端,所述前隔板设在所述箱体的前端且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后隔板设在所述箱体的后端且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前隔板和后隔板形成开口向上的喇叭形,所述后隔板的下端设在所述前隔板的上端,所述第一振动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分散设置在所述理瓶振板的两侧,所述料斗下端的后方设有流板,所述流板的一端设在所述理瓶振板靠近所述料斗一端的上方,另一端倾斜向上且远离所述料斗的一侧延伸设置,所述流板最上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前隔板最下端的高度,所述前隔板的下端设在所述流板中部的上方,所述前隔板的下端垂直设有向下的第一折弯部,所述后隔板的下端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二折弯部,所述流板的上端设有竖直向上的第三折弯部,所述箱体内设有限高板,所述限高板竖直设置且设在所述理瓶振板的上方,所述限高板垂直于所述第一理瓶槽设置,所述限高板设在所述前隔板的下方且设在所述翻转板的后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丸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垂直于所述第一理瓶槽设置,所述翻转板由聚氨酯材质制成,所述翻转板由电机驱动相对所述料斗旋转,所述翻转板包括至少两个翻转叶片,所述理瓶振板远离所述料斗的一端设有入盖振板,所述入盖振板的下方设有第二振动器,所述入盖振板上设有多个第二理瓶槽,一个所述第一理瓶槽对应一个所述第二理瓶槽设置,所述第一理瓶槽和第二理瓶槽的断面相同且均为开口向上的U形,所述第二振动器的数量为两个且分散对称式设在所述入盖振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振动器与所述第一振动器前后成直线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丸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部件包括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对称设置在生产线传送方向的两侧设置,所述安装侧板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上端面设有导向槽,所述翻转板下端的一侧设有分割槽,所述分割槽由多个平行设置的分割板构成,所述分割槽靠近所述翻转板的一侧设有前挡板,所述分割槽远离所述翻转板一侧的下端设有行走前翻板,所述安装侧板上转动连接有翻转托板,所述翻转托板设在所述分割槽远离所述翻转板的一侧,所述翻转托板伸入到所述分割槽内部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滴丸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上设有多个平行设置且均布的导向槽,一个所述导向槽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润比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