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操作的线性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446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操作的线性驱动器,其具有外壳(2),外壳(2)具有管状元件(26)和设置于其端部的至少一个端接盖(24和25)。填充体(33和34)插入于端接盖(24和25)中并且它靠在端接盖(24和25)的底壁(2)和侧壁(28)上。管状元件(26)在轴向方向在径向外部装配在填充体(33和34)周围并且同时被对中,但在轴向并没有靠在填充体(33和34)上。填充体(33和34)到外壳(2)的附接在其面向活塞(7)的前侧以外的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操作的线性驱动器,其包括用于可线性移动 的活塞的外壳,该外壳以两个终端端接壁和管状周壁的形式,至少一 个端接壁由端接盖的底壁构成,端4妄盖的侧壁限定周壁的一个长度部 分并且其与限定周壁的另一长度部分的管状元件邻接,端接盖环绕填 充体,填充体在内部靠在其侧壁上并靠在其底壁上,该填充体相对于 端接盖在轴向不可移动地紧固,该填充体在其前侧展示用于活塞的邻 4矣面,邻4I"面在轴向位于端4妄壁的前部。
技术介绍
在欧洲专利公告第EP 0837248 B2号中所公开的这种类型的已知 流体操作的线性驱动器的情况下,外壳由管状元件和设置在其端部的两个端接盖组成,填充体^i文置于每个端接盖中并且在其朝向线性驱 动器的活塞的前側具有环状元件,该环状元件具有用于活塞的邻接 面。填充体在径向延伸到外壳凹口内,该外壳凹口由端接壁中的袋状 部和管状元件的端面界定。由于这种管状元件具有相对较大的壁厚, 从而致使了对于材料的大量需要,结果导致了线性驱动器的高生产成 本和相对4支重的重量。在德国专利公告第DE 10141560 C2号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减小的 壁厚的线性驱动器。端接壁与外壳的管状元件分开,在这种情况下, 端接壁由相对厚壁的整体式外壳端板组成,该外壳端板直接限定活塞 的邻接面。当线性驱动器的外壳预期在侵蚀性介质中使用并且必需被 制造成具有较高质量时,尽管在这个设计中的特点在其它方面有利于 经济生产,但由于端板所需的相对大量的材料,仍是相对昂贵的。在德国专利公告第44 16 726 C2号中所描述的线性驱动器诚然 使得整个外壳可能具有相对薄的壁厚。然而,由于这是完全整体式外 壳,因此制造是一个极其严格的过程并且在制造机器与人员方面需要 较大投资费用。美国专利第4,312,264号公开了一种驱动缸,这种驱动缸具有缸 筒,缸筒完全在两个缸盖上延伸并且被端板密封。缸盖被附接到端板 上。美国专利第2,518,787号公开了一种驱动缸,其具有两个同轴地 彼此包围的套筒,套筒在端部具有装配它们上的端盖。为了进行附接, 设有闭合元件,内套筒经由卡环靠在闭合元件上且闭合元件穿过带有 外部附接螺母的端盖拧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重要目的在于,对于开始提到的类型的线性驱动器,提 供可能进行更为经济制造的措施。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将管状元件装配在填充体上,-f旦在轴向并不 靠在它的上面,在径向外部保持某些轴向距离且同时具有对中作用, 填充体在轴向位于其前侧的后部的部分中被紧固到外壳上。因此,不再需要管状元件在端部在填充体上起作用以将其紧固到 外壳上。填充体在外壳上的附接发生于其面向活塞的前侧以外的部 位。因此,管状元件可使得其壁厚被减小到刚好足够确保抵靠压力所 必需的强度的程度。这涉及材料的节省与重量的减轻。当外壳由于特 定使用条件必须由诸如不锈钢或类似材料的高质量材料组成时,这种 潜在的节省(减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附接机构的另 一优点 在于在同样活塞直径的情况下减小了外壳的总外部尺寸。在保持外壳 的同样外径时,可能具有比现有4支术情况下更大的活塞直径,而这允 许更高的操作力。最后,由于填充体的对中作用,还存在组装方面的 简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有利的发展在独立权利要求中限定。优选地,填充体仅附接到端接盖上。在这种情况下,管状元件在 将填充体紧固到外壳方面并不起到任何作用。这导致可能特别简单的 组装,这是因为管状元件可被紧固到先前组装好的包括端接盖与填充 体的结构单元上。除了对中措施之外,如果管状元件仅附接到端接盖的侧壁上而不 与填充体合作将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特别地通过激光焊接产生 气密焊接接合。其中,管状元件和将要接合到管状元件上的端接盖由 不锈钢组成将是尤其有利的。原则上,可能以某些其它方式将填充体粘附地结合到端接盖上或 固定到端接盖上以提供结合式连接。然而,更特别地,考虑到需要可 分离的接合的可能性,优选地在两个构件之间具有螺钉接合。为了产生螺钉接合,填充体可能具有至少一个螺紋孔,使用螺紋 孔,通过与附接螺钉合作,填充体可与端接盖连接,从外部拧入附接 螺钉并且使其头部靠在端接盖的外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其直接或间 接邻接均是可能的。当附接螺钉同时也用作保持机构时,特别地考虑 间接邻接,保持机构用于线性驱动器在外壳外部上的外部附接。出于这个目的,例如,考虑用于底脚附接(foot attachment)或榫接附接 (joggle attachment)的保持器。可使用仅一个附接螺钉或同时若干个附接螺钉来将填充体紧固 到相关联的端接盖上。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轴向拧入附接螺钉。在线性驱动器被设计成带有附接到活塞上的活塞杆的缸的情况 下,包括端接盖与填充体的至少一个子组件使得活塞杆以滑动的方式 穿过它延伸。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附接螺钉来将填充体与端接盖相互 连接在一起将是有利的,附接螺钉包围活塞杆并且以中空螺钉的形 式。而这种中空螺钉同时也可具有一个或多个结构件,这些结构件是 包括滑动轴承(plain bearing)面、密封环和条带环(strip ring)的组中的 一个或多个,这些结构件靠在活塞杆的外周面上。中空螺钉优选地设 有所有这三种结构件,当在这些结构件中的一个发生磨损时,可释放 的螺钉附接确保快速的更换。流体管道优选地也延伸穿过填充体用于活塞的受控制的流体促 动。这种流体管道设有在外壳的外部的端口,可利用该端口经由适当 端口机构来连接流体管道以用于供应和去除操作流体。这些端口机构端口元件上,套筒状端口元件以气密的方式在端接盖的壁中的开口中 结合,例如,通过焊接在上面或铜焊在上面。因此,在填充体与环绕 它的外壳之间并不必需有内部密封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线性驱动器使得整个外壳可能被设计成具有完全相同 的壁厚。在这个方面,可能采取壁非常薄的构件以便有节约材料和减 轻重量的较大可能。由于填充体与环境完全挡隔开,其可由物理性质 比钢较差的较少的材料(例如,铝材料或聚合物材料且更特别地塑性 材料)组成。在此方面,也可能利用重量特别轻的材料。特别有利地使线性驱动器具有如下设计在该设计中,以根据本 专利技术的方式,两个端接壁由端接盖组成,端接盖设有填充体,单独的 管状元件在两个端接盖之间延伸并且在轴向装配在两个填充体上径 向向外一定距离处。在两个端接盖的情况下,在端部附接管状元件的 措施可以是相同的。关于在端接盖与填充体之间的附接机构,可以考 虑多种不同的可能,例如,在端侧上使用中空螺钉的螺4丁接合是可能 的,而在相对的端侧釆用不同的螺钉附接,例如,同时使用保持器用 于线性驱动器的外部安装。可通过旋制或通过深冲压方法产生端接盖,尤其是当端接盖由金 属制成时。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参看附图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 图1是从流体操作的线性驱动器的优选工作示例的前部斜着的 透视图。图2以从后面倾斜地观察的透视图示出了图1的线性驱动器。 图3是线性驱动器的侧视图,其中部分剖视地示出了端接盖与填充体之间的附接机构的部分。图4是沿图2中的剖面线IV-IV所截取的部分剖视纵截面。 图5是在图1中的箭头V的方向观看的线性驱动器的正视图。 图6是在图2的箭头VI的方向观看的线性驱动器的后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整体上标识为1的线性驱动器通过流体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操作的线性驱动器,包括外壳(2),所述外壳(2)限定两个终端端接壁(3和4)和管状周壁(5)且容纳可线性移动的活塞(7),至少一个端接壁(3和4)由端接盖(24和25)的底壁(27)构成,所述端接盖(24和25)的侧壁(28)限定所述周壁(5)的一个长度部分并且其与限定所述周壁(5)另一个长度部分的管状元件(26)邻接,所述端接盖(24和25)环绕填充体(33和34),所述填充体(33和34)在内部靠在所述侧壁(28)上并且靠在所述端接盖(24和25)的所述底壁(27)上,所述填充体相对于所述端接盖(25)在轴向不可移动地紧固,所述填充体在其前侧展示用于所述活塞(7)的邻接面(35),所述邻接面(35)在轴向位于所述端接壁(3和4)的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元件(26)套在所述填充体(33和34)之上,但在轴向并没有靠在所述填充体(33和34)上,在径向外部保持一定距离且同时具有对中作用,所述填充体(33和34)在轴向位于其前侧的后部的部分中紧固到所述外壳(2)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斯托尔S戈格尔R巴克泽克
申请(专利权)人:费斯托合资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