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电动车的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充电站和一种用于给电动车中的蓄能器充电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公共近距离交通中,长久以来已知电池驱动的运输系统,例如由文献DE2405198已知。最近使用完全电气化的公用汽车,所述公共汽车的总体能量需求由车载携带式的电池系统满足。例如当前在维也纳城市范围内运行这种类型的全电动公共汽车,所述全电动公共汽车的驱动功率完全来自总容量约为100kWh的多个车载携带式的锂铁电池,锂铁电池安装在车辆的顶部和尾部上。这些电池在运行期间分别在公交线路的终点站在大约15分钟内以及当电动车不运行时在晚间完成充电。为了进行充电,通过按钮使设置在电动公共汽车的车辆顶部上的受电器弹出,并且与电动公共汽车上方的电车接触网形成接触。在车辆出发之前又通过手动的开关操作使与电车接触网的接触分开。在此的弊端在于,受电器连同升降设备都携带在车辆顶部。这需要额外的驱动能量并且降低车辆的有效载荷量。此外,升降设备由多个活动部件组成并连同驱动装置一起在顶部暴露于各种气候中,并且由此易受干扰。此外,在车辆顶部上可弹出的受电器的结构还降低了电动公共汽车的可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给电池驱动的车辆(10)、尤其电动公共汽车或混合动力车的蓄能器(17)充电的车辆充电站,其中,所述车辆(10)在充电过程期间停泊在预定的停泊位置(20),所述车辆充电站包括:a)基础体(2),所述基础体布置在预定的停泊位置(20)的附近;b)悬臂(6)i.其带有第一链节(4),所述第一链节沿纵向长度延伸并且在一端部上可旋转地支承在布置在基础体(2)上的旋转关节(3)中并且借助旋转驱动器(31)被旋转驱动,ii.其带有第二链节(5),所述第二链节支承在第一链节(4)上的线性导引部(22)中并且能够借助线性驱动器(41)沿纵向延伸的方向运动,其中,第二链节(5)的与线性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7.23 AT A50509/20141.一种用于给电池驱动的车辆(10)、尤其电动公共汽车或混合动力车的蓄能器(17)充电的车辆充电站,其中,所述车辆(10)在充电过程期间停泊在预定的停泊位置(20),所述车辆充电站包括:a)基础体(2),所述基础体布置在预定的停泊位置(20)的附近;b)悬臂(6)i.其带有第一链节(4),所述第一链节沿纵向长度延伸并且在一端部上可旋转地支承在布置在基础体(2)上的旋转关节(3)中并且借助旋转驱动器(31)被旋转驱动,ii.其带有第二链节(5),所述第二链节支承在第一链节(4)上的线性导引部(22)中并且能够借助线性驱动器(41)沿纵向延伸的方向运动,其中,第二链节(5)的与线性导引部(22)背离的端部与供给接触设备(8)相连,iii.控制单元(15),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旋转驱动器(31)和线性驱动器(41),从而使供给接触设备(8)能够从静止位置移动至工作位置并且能够反向地复位移动,在所述工作位置中在供给接触设备(8)与相对于车辆(10)位置固定地布置的接收接触设备(9)之间建立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站,其特征在于,供给接触设备(8)配置用于,与接收接触设备(9)的接触带建立电连接,所述接触带布置在车辆顶部(13)的或车辆(10)的侧壁的平面中或布置在与所述平面平行的平面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站,其特征在于,供给接触设备(8)配置用于,与接收接触设备(9)的接触带建立电连接,所述接触带或者沿车辆(10)的纵向延伸布置或者横向于车辆(10)的纵向延伸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电站,其特征在于,第二链节(5)与供给接触设备(8)之间的连接借助第二旋转关节(7)建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充电站,其特征在于,第二旋转关节(7)由旋转驱动器(71)驱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借助驱动器(31、41)实现各个链节(5、6)在工作平面中的运动,所述工作平面大致横向于停泊车辆(10)的纵向延伸的方向指向。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