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螺栓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867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接螺栓加工工艺,它属于汽车配件生产制造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次采用下料、退火、正挤、终成型、调质和车螺纹、车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合理,该工艺简单,产品尺寸稳定,经济效益高,能够满足产品尺寸要求和产品尺寸公差,具有通用性,通过对模具的调整可以加工一系列不同规格的异形螺栓。

A Welding Bolt Process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螺栓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焊接螺栓加工工艺,它属于变速箱内连接螺栓生产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变速箱内焊接螺栓外形尺寸为方形,无法通过车削加工得到。对于此产品尺寸要求较严格,可以通过模具保证尺寸的稳定性。还有连接部位螺纹精度要求比较高,该产品在装配过程中进行焊接处理,应考虑焊接过程中会导致螺纹加热膨胀变形等情况。在终成型过程中由于螺栓头和产品端面产生偏心作用难以将产品从凹模中顶出,且如果采用滚丝加工螺纹时会产生干涉难以加工,因此采用车削加工螺纹。车削加工产品毛坯已调质完成,硬度在HRc30左右,在加工凹槽时有刀具干涉问题难度较高,采用双刀加工凹槽才可以满足要。公开日为2013年07月10日,公开号为101979889B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衬套的加工方法”的技术专利。该专利的衬套的加工方法,通过对铜基双金属钢带实施下列步骤:1)落料;2)冲搭扣;3)冲U形;4)整圆;5)精整圆;6)磨外圆;7)镗内圆,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精整圆、步骤6)磨外圆、步骤7)镗内圆通过一道工序挤压完成,以形成衬套所需要的表面粗糙度和壁厚度;虽然该加工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工艺性能,现场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是不适用于前车身连接衬套加工工艺。因此,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合理,产品尺寸稳定,材料的力学性能好,生产效率高的焊接螺栓加工工艺,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合理,产品尺寸稳定,生产效率高,具有通用性的焊接螺栓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焊接螺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下料:根据图纸尺寸选择合适的原材料,进行下料;(2)退火:材料球化退火,为正挤成型工序序做准备;(3)正挤:对材料进行预成型工序,将材料正挤较到一定方形料最大圆形尺寸,为后序终成型做准备;(4)终成型:通过特定冲模与凹模结构,采用封闭成型;(5)调质:进行调质处理;(6)车螺纹、车凹槽;调质完成品进行车削加工螺纹及凹槽。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原材料为φ32mm且下料长度为14.8mm。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采用锯床机下料。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2)中,球化等级4级以上。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方形料最大圆形尺寸小0.3-0.5mm。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封闭成型需对材料的重量严格控制。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4)中,冲床吨位要求300T以上。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4)中,采用油压机。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5)中,硬度要求HV270-350。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6)中,螺纹精度要求为M10×1.0-6g。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整体工艺简单合理,产品尺寸稳定,高效经济化,材料的力学性能好,生产效率高;能够满足产品尺寸要求,产品尺寸公差内控0.2mm;具有通用性,通过对模具,程序的调整可以加工一系列不同规格的衬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成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较经济化的焊接螺栓加工工艺,该工艺结合冷挤压与机械加工,简单工艺过程如下:(1)下料:原材料为棒料,由于材料直径较大φ32且下料长度为14.8mm较短,采用锯床机下料。(2)退火:材料球化退火,球化等级4级以上,为正挤成型工序序做准备。(3)正挤:对材料进行预成型工序,将材料正挤较到方形料最大圆形尺寸小0.3~0.5mm,为后序终成型做准备。(4)终成型:该序需要特定冲模与凹模结构,采用封闭成型(封闭成型需要对材料的重量严格控制,否则成型不到位或者模具损坏),冲床吨位要求300T以上,以油压机为宜。(5)调质:进行调质处理,硬度要求HV270~350。(6)车螺纹、车凹槽;对于调质完成品进行车削加工螺纹及凹槽,螺纹精度要求满足M10×1.0-6g。本实施例中涉及设备和加工方法如下:(1)圆锯机、油压机、冲床、数控车床、仪表车床(2)冷挤压、车削加工、调质处理。本例中具体实施方式为:圆锯机下料、退火,原材料球化退火处理,使材料组织均匀化更易变形,在正挤前要做磷皂化处理,润滑作用减小摩擦力,避免产品产生拉毛,模具开裂现象。正挤时保证底厚尺寸及头部尺寸在公差范围内。后续终成型过程终保证底厚尺寸合格,其他外形尺寸由模具保证。调质完成后,在调质完成品要求硬度为:HV270-350,抛丸去除表面氧化皮,先将精加工外圆,再进行车凹槽及台阶面,最后使用螺纹刀进行车螺纹,得到完成品。在车凹槽加工中因为有刀具干涉问题,凹槽部分采用两把车刀加工,在此过程中要做到两把刀的配合不能产生有明显接刀痕迹,要通过调整两把刀的刀补来完成产品凹槽不产生明显接刀痕迹。将产品的大批量投入生产要有以下必备条件:(1)对产品做前期的分析、评估、审核;(2)根据以往类似产品经验做技术分析;(3)加工设备的选择以满足要求。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专利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接螺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下料:根据图纸尺寸选择合适的原材料,进行下料;(2)退火:材料球化退火,为正挤成型工序序做准备;(3)正挤:对材料进行预成型工序,将材料正挤较到一定方形料最大圆形尺寸,为后序终成型做准备;(4)终成型:通过特定冲模与凹模结构,采用封闭成型;(5)调质:进行调质处理;(6)车螺纹、车凹槽;调质完成品进行车削加工螺纹及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螺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下料:根据图纸尺寸选择合适的原材料,进行下料;(2)退火:材料球化退火,为正挤成型工序序做准备;(3)正挤:对材料进行预成型工序,将材料正挤较到一定方形料最大圆形尺寸,为后序终成型做准备;(4)终成型:通过特定冲模与凹模结构,采用封闭成型;(5)调质:进行调质处理;(6)车螺纹、车凹槽;调质完成品进行车削加工螺纹及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焊接螺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材料为φ32mm且下料长度为14.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焊接螺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锯床机下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焊接螺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忠姚殷炎聂伟华林培钟许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猛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