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差速转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转向领域,特别涉及汽车主动差速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自从法国人雷诺技术了差速器以来,所有车辆都必须靠它,才能转弯自如。随着人们对车辆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这种差速器速器结构简单、功能强大,但其不足之处(被动差速方式)还没有有效改善,如在道路打滑、高速转弯等特殊情况下无法控制的差速,出现过犹不及现象、如"打滑","推头","甩尾","转向不足","刹车单边"等。于是众多的汽车工程师又技术了各种差速锁,如強制锁止式差速锁,高摩擦自锁式差速锁,牙嵌式差速锁,伊顿式差速锁,托森式差速锁,粘性耦合式差速锁,离心自锁式差速锁,离合式差速锁,电子差速锁等,但它们主要通过摩擦制动方式工作,其结构还是属于被动差速锁止装置,存在灵敏度低,调节困难或缓慢,能耗增加多,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价格贵,这些传统差速锁在差速和锁止这对矛盾问题上,常不能兼顾,顾此失彼。且多为外国专利垄断,简单机械,成百上千倍的钱购买,合算矣另外履带式车辆,坦克等的主流转向方法是锁止一条履带,另一条履带转动来转弯,德国工程师亦设计有两边的传动轮相互反转,使坦克能围绕中心进行转弯, ...
【技术保护点】
1.主动差速转向装置,包括:从动齿轮、差速壳、半轴齿轮、差速行星齿轮、差速行星齿轮轴、蜗轮、蜗杆、差速传动齿轮、差速从动齿轮、传动轴、太阳轮、行星齿轮、行星架、行星架齿轮、齿圈、同步齿轮、电机、电子控制器,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差速壳的一侧,行星齿轮轴活动连接在差速壳上,半轴齿轮与差速行星齿轮啮合,行星齿轮固定连接在行星齿轮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在差速行星齿轮轴外侧端,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差速壳一侧,蜗杆另一端穿过差速壳的另一侧与差速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差速传动齿轮与差速从动齿轮内侧端啮合,差速从动齿轮外侧端与同步齿轮的一端啮合,同步齿轮另一端与行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主动差速转向装置,包括:从动齿轮、差速壳、半轴齿轮、差速行星齿轮、差速行星齿轮轴、蜗轮、蜗杆、差速传动齿轮、差速从动齿轮、传动轴、太阳轮、行星齿轮、行星架、行星架齿轮、齿圈、同步齿轮、电机、电子控制器,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差速壳的一侧,行星齿轮轴活动连接在差速壳上,半轴齿轮与差速行星齿轮啮合,行星齿轮固定连接在行星齿轮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在差速行星齿轮轴外侧端,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差速壳一侧,蜗杆另一端穿过差速壳的另一侧与差速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差速传动齿轮与差速从动齿轮内侧端啮合,差速从动齿轮外侧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佳儒,雷斌,吕永国,廖芨琪,
申请(专利权)人:营山县臻安机电科技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