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及其转向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94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器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螺栓、转向器壳体、稳定杆支架以及副车架,副车架设有转向器安装孔,转向器壳体设有稳定杆连接孔,稳定杆支架设有转向器连接孔,第一螺栓依次连接转向器连接孔、稳定杆连接孔和转向器安装孔;还涉及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转向器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螺栓依次将稳定杆支架、转向器壳体和副车架进行紧固连接,使稳定杆支架作为提高转向器壳体与副车架安装连接刚性的加强支撑结构,实现转向器壳体安装点刚性得到提高的同时,使得稳定杆支架与副车架的紧固连接工序可以与转向器壳体与副车架的紧固连接工序合并为同一工序,简化零件数量和工序,提高汽车结构的轻量化水平。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and Its Steering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及其转向器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及其转向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转向器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件,通过其上的安装点结构与前副车架进行紧固,使得转向器通过转向拉杆传递与车轮之间的力可以传递到前副车架及车体上,进而实现通过转向器控制车体行驶方向的功能。一般的转向器与前副车架的安装是通过紧固件将转向器与副车架进行紧固连接,当需要增加转向器安装点支持刚性时多采用增加紧固件或使用额外加强板的形式,虽然提升了转向支持刚性,但是存在零件数量增多,重量增加,装配工序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提高转向器与前车架连接的支持刚性,同时减少零件数量、简化装配工序、提升汽车结构轻量化水平的一种汽车及其转向器安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向器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螺栓、转向器壳体、稳定杆支架以及副车架,所述副车架设有转向器安装孔,所述转向器壳体设有稳定杆连接孔,所述稳定杆支架设有转向器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栓依次连接所述转向器连接孔、稳定杆连接孔和转向器安装孔。可选的,还包括第二螺栓,所述副车架设有稳定杆安装孔,所述稳定杆支架设有副车架连接孔,所述稳定杆安装孔与副车架连接孔通过所述第二螺栓连接。可选的,所述稳定杆支架设有转向器连接凸台,所述转向器连接凸台的底面与副车架的上表面形成凹槽,所述转向器壳体设有副车架连接凸台,所述副车架连接凸台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转向器连接孔开设于转向器连接凸台上,所述转向器安装孔开设于副车架上,所述稳定杆连接孔开设于副车架连接凸台。可选的,所述转向连接凸台的底面与副车架连接凸台的上表面贴合,所述副车架连接凸台的底面与副车架的上表面贴合。可选的,所述稳定杆支架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转向器连接凸台的上表面连接且所成夹角为钝角。可选的,所述副车架连接凸台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转向器壳体表面连接且所成夹角成钝角设置。可选的,所述副车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开设有上安装孔,所述下壳体开设有下安装孔,所述上安装孔与下安装孔通过连接套管连接形成所述转向器安装孔。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转向器安装结构。实施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在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螺栓依次将稳定杆支架、转向器壳体和副车架进行紧固连接,使稳定杆支架作为提高转向器壳体与副车架安装连接刚性的加强支撑结构,实现转向器壳体安装点刚性得到提高的同时,使得稳定杆支架与副车架的紧固连接工序可以与转向器壳体与副车架的紧固连接工序合并为同一工序,简化零件数量和工序,提高汽车结构的轻量化水平。本技术的汽车,具有安装刚性高、安装工序简便的转向器安装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向器壳体,11、副车架连接凸台,12、第二斜面,2、稳定杆支架,21、转向器连接凸台,22、第一斜面,3、副车架,31、上壳体,32、下壳体,33、连接套管,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器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螺栓4、转向器壳体1、稳定杆支架2和副车架3,副车架3设有转向器安装孔,转向器壳体1设有稳定杆连接孔,稳定杆支架2设有转向器连接孔,第一螺栓4依次连接转向器连接孔、稳定杆连接孔和转向器安装孔。在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螺栓4依次将稳定杆支架2、转向器壳体1和副车架3进行紧固连接,使稳定杆支架2作为提高转向器壳体1与副车架3安装连接刚性的加强支撑结构,实现转向器壳体1安装点刚性得到提高的同时,使得稳定杆支架2与副车架3的紧固连接工序可以与转向器壳体1与副车架3的紧固连接工序合并为同一工序,简化零件数量和工序,提高汽车结构的轻量化水平。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螺栓5,副车架3设有稳定杆安装孔,稳定杆支架2设有副车架连接孔,稳定杆安装孔与副车架连接孔通过第二螺栓5连接,进一步加强副车架3与稳定杆支架2的连接刚性,提高稳定杆支架2与副车架3连接的可靠程度。在本实施例中,稳定杆支架2设有转向器连接凸台21,转向器连接凸台21的底面与副车架3的上表面形成凹槽,转向器壳体1设有副车架连接凸台11,副车架连接凸台11嵌入凹槽内,转向器连接孔开设于转向器连接凸台21上,转向器安装孔开设于副车架3上,稳定杆连接孔开设于副车架连接凸台11,一方面,在连接稳定杆支架2、转向器壳体1和副车架3时,将转向器壳体1的副车架连接凸台11嵌入凹槽后进行连接,便于转向器安装孔、稳定杆连接孔和转向器连接孔的对中连接,提高装配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凹槽对副车架连接凸台11进行限位,提高转向器壳体1与稳定杆支架2和副车架3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转向连接凸台的底面与副车架连接凸台11的上表面贴合,副车架连接凸台11的底面与副车架3的上表面贴合,提高副车架3、转向器壳体1和稳定杆支架2装配的支持刚性提升转向性能。参考图2,具体的,副车架3包括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上壳体31开设有上安装孔,下壳体32开设有下安装孔,上安装孔与下安装孔通过连接套管33连接形成转向器安装孔,使第一螺栓4穿过上安装孔、连接套管33和下安装孔紧固达到规定力矩,增加副车架3、转向器壳体1和稳定杆支架2的连接强度。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稳定杆支架2设有第一斜面22,第一斜面22与转向器连接凸台21的上表面连接且所成夹角为钝角,从而降低稳定杆支架2与转向器连接凸台21连接位置的应力集中系数,防止转向器连接凸台21的上表面与第一斜面22的连接处断裂,从而提高稳定杆支架2与转向器壳体1连接的可靠程度,同理,参考图1,副车架连接凸台11设有第二斜面12,第二斜面12与转向器壳体1表面连接且所成夹角成钝角设置,降低了第二斜面12与转向器壳体1表面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系数,增强了副车架连接凸台11与转向器壳体1表面连接的抗变形性能,提高转向器壳体1与稳定杆支架2和副车架3连接的支持刚性。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具有安装刚性高、安装工序简便的转向器安装结构。综上,本技术通过第一螺栓4将稳定杆支架2、转向器壳体1和副车架3依次进行连接,并通过稳定杆支架2作为提高转向器与副车架3安装连接刚性的加强支撑结构,使得稳定杆支架2与副车架3的紧固连接工序可以同转向器壳体1与副车架3的紧固连接工序合并为同一工序,在提高转向器安装位置刚性的同时,简化零件数量和工序步骤,提高系统的轻量化水平。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栓、转向器壳体、稳定杆支架以及副车架,所述副车架设有转向器安装孔,所述转向器壳体设有稳定杆连接孔,所述稳定杆支架设有转向器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栓依次连接所述转向器连接孔、稳定杆连接孔和转向器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栓、转向器壳体、稳定杆支架以及副车架,所述副车架设有转向器安装孔,所述转向器壳体设有稳定杆连接孔,所述稳定杆支架设有转向器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栓依次连接所述转向器连接孔、稳定杆连接孔和转向器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螺栓,所述副车架设有稳定杆安装孔,所述稳定杆支架设有副车架连接孔,所述稳定杆安装孔与副车架连接孔通过所述第二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支架设有转向器连接凸台,所述转向器连接凸台的底面与副车架的上表面形成凹槽,所述转向器壳体设有副车架连接凸台,所述副车架连接凸台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转向器连接孔开设于转向器连接凸台上,所述转向器安装孔开设于副车架上,所述稳定杆连接孔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虎强周少代林成杰吕绪宁华超叶锦文徐璋卢海隔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