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簧挂点补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5806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簧挂点补粉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卡簧挂点处塑粉融化堆积疤痕难以处理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对卡簧所使用钢丝通电加热时,使所述钢丝的挂点处于水槽中;步骤2)在对卡簧进行加热塑化流平之后,对所述挂点加热;步骤3)对所述挂点浸塑;步骤4)再对所述挂点加热,使所述挂点处的塑粉塑化流平。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易操作,节省加工工序,塑层更牢固和稳定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簧挂点补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簧浸塑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卡簧挂点补粉方法。
技术介绍
在塑料薄膜温室的固膜结构中,需要用到卡簧,卡簧表面设置有塑层,通过浸塑工艺制得。在现有技术中,固膜用卡簧是由特定生产线依标准完成生产,生产工艺可以简要表示成如下所示:原料钢丝→调丝→成型→电加热→浸塑→挂点修复→捆扎→包装。其中,调丝、成型可以看成是卡簧浸塑前预处理。电加热是在卡簧两端预留一段金属体夹持导电钳,对卡簧通直流电加热。浸塑过程需要对卡簧完成附着塑粉、塑粉流平。上述生产工艺也可以参考图1所示。因工艺装置所限,卡簧电加热后,由传送链输送通过导向进入流化床,在流化床中悬挂钢丝进行浸塑,但卡簧从流化床提出后,在挂点(主要是悬挂处的水平段)处均存在塑粉融化堆积疤痕,如图3所示,为此需要烧掉此段塑粉后重新浸塑、流平,如图4、图5所示,之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捆扎、包装工序。对挂点处的补粉过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挂点浸塑然后再烧掉,造成能源、材料浪费;二是实践证实卡簧在使用中首先在挂点补粉处开裂,降低了卡簧的塑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簧挂点补粉方法,在卡簧通电加热时对挂点处进行沾水降温处理,挂点处难以附着塑粉,也就避免出现塑粉融化堆积疤痕现象。本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易操作,节省加工工序,塑层更牢固和稳定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卡簧挂点补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对卡簧所使用钢丝通电加热时,使所述钢丝的挂点处于水槽中;步骤2)在对卡簧进行加热塑化流平之后,对所述挂点加热;步骤3)对所述挂点浸塑;步骤4)再对所述挂点加热,使所述挂点处的塑粉塑化流平。可选地,所述水槽与外部绝缘。可选地,所述水槽中的水为去离子水。可选地,所述水槽中的水为循环水,水温保持在20-30℃。可选地,所述水槽的长度大于所述挂点处的折弯的2/3长度,小于相邻的三段折弯的长度之和。可选地,所述水槽设置在输送所述钢丝去流化床的传送链的内侧或外侧。可选地,所述挂点在所述水槽中的沾水时长为1-5s。可选地,所述挂点从所述水槽中取出后温度为40-60℃。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对所述挂点加热温度达到350-400℃。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在对卡簧所使用钢丝通电加热之前,使所述钢丝的挂点进入水槽中,然后进行通电加热。可选地,所述步骤2)、步骤4)中对所述挂点使用高温气流加热。采用上述技术手段的卡簧挂点补粉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化了之前烧掉塑层这一步工序,节省了加工工序,同时可实现严格执行浸塑工艺要求,比现有的补粉方法更简单易操作。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对卡簧挂点处补粉,避免之前因烧掉塑层的操作,而往往使钢丝过热和补粉连接处塑粉提前老化的问题,挂点处的塑层比现有技术中的更牢固和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卡簧浸塑工艺流程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卡簧所使用钢丝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卡簧浸塑后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卡簧处理挂点处塑层的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卡簧挂点处重新浸塑后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卡簧浸塑工艺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卡簧挂点处沾水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传送链上卡簧挂点处沾水的示意图。图中:1.钢丝;2.塑层;2-1.平整段;2-2.疤痕段;3.水槽;4.支架;5.传送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6、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在该实施例中,一种卡簧挂点补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对卡簧所使用钢丝1通电加热时,使钢丝1的挂点处于水槽3中;这样可以使卡簧挂点处在进入流化床之前的温度低于塑粉塑化温度,挂点处不容易附着上塑粉。由于卡簧所使用钢丝1具有多个梯形折弯,挂点处的折弯约有梯形一半高度进入了水槽3中。卡簧的挂点一般为两处,也可能多于两处,所有挂点均需要处于水槽3中。步骤2)在对卡簧进行加热塑化流平之后,对挂点加热;步骤3)对挂点浸塑;该步骤中,单独将挂点处浸入塑粉池中,挂点处即粘上了塑粉;步骤4)再对挂点加热,使挂点处的塑粉塑化流平。为了避免通电钢丝通过水槽3对外导电造成危害,水槽3需要与外部绝缘。可以在水槽3的内部或者外部设置有绝缘层,或者水槽3由绝缘材料制成,例如选择塑料、橡胶等绝缘材料。水槽3中的水为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不易导电,也不易被电解。为了对钢丝有效降温,水槽3中的水为循环水,水温保持在20-30℃。水的循环路径通常包括循环管道、过滤装置、水箱、水泵等组件。优选地,水槽3的长度大于挂点处的折弯的2/3长度,小于相邻的三段折弯的长度之和。这是为了让挂点处的折弯顺利进出水槽3。水槽3设置在输送钢丝1去流化床的传送链的内侧或外侧。如图8所示,钢丝1上具有两处挂点,比较靠近钢丝1的两端,水槽3设置在了传送链5的外侧。传送链5上设置有支架4支撑钢丝1,支架4随着传送链5的移动而移动,支架4可以设计成V形,利用凹槽对钢丝1限位。当传送链5输送钢丝1至水槽3上方时,传送链5可以适当下行,之后再上行,就可以让钢丝1的挂点处进出水槽3中,完成沾水操作。也可以在传送链5上方设置自动下压装置下压钢丝1,将挂点处下压至水槽3中。相应地对应水槽3需要设置感应器检测钢丝1的输送,例如磁感应器,当有钢丝1输送至水槽3上方时,感应器的检测信号启动自动下压装置下压钢丝1,然后再释放钢丝1,就可以让钢丝1的挂点处进出水槽3中,完成沾水操作。挂点在水槽3中的沾水时长为1-5s。挂点从水槽3中取出后温度为40-60℃。该温度范围远低于塑粉塑化温度范围,挂点处不容易附着上塑粉。步骤2)中对挂点加热温度达到350-400℃,该温度范围是塑粉塑化温度范围,挂点可以重新附着上塑粉。优选地,步骤1)中,在对卡簧所使用钢丝1通电加热之前,使钢丝1的挂点进入水槽3中,然后进行通电加热,这样能更好地控制挂点处的出水温度。步骤2)、步骤4)中对挂点可以使用高温气流加热。本实施例的方法简化了之前烧掉塑层这一步工序,节省了加工工序,同时可实现严格执行浸塑工艺要求,比现有的补粉方法更简单易操作。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对卡簧挂点处补粉,避免之前因烧掉塑层的操作,而往往使钢丝过热和补粉连接处塑粉提前老化的问题,挂点处的塑层比现有技术中的更牢固和稳定。实施例2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对水槽的循环路径设置制冷装置,例如让循环管道通过制冷装置,或者为水箱设置制冷装置,这样更有利于保持水槽3内的水温,让水温保持在20-30℃,或者更低的温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簧挂点补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对卡簧所使用钢丝通电加热时,使所述钢丝的挂点处于水槽中;步骤2)在对卡簧进行加热塑化流平之后,对所述挂点加热;步骤3)对所述挂点浸塑;步骤4)再对所述挂点加热,使所述挂点处的塑粉塑化流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簧挂点补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对卡簧所使用钢丝通电加热时,使所述钢丝的挂点处于水槽中;步骤2)在对卡簧进行加热塑化流平之后,对所述挂点加热;步骤3)对所述挂点浸塑;步骤4)再对所述挂点加热,使所述挂点处的塑粉塑化流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簧挂点补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与外部绝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簧挂点补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中的水为去离子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簧挂点补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中的水为循环水,水温保持在20-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簧挂点补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长度大于所述挂点处的折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丰隆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