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螺旋弹簧的方法及制造螺旋弹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4422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6:28
提供一种可以在螺旋弹簧的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涂覆膜的螺旋弹簧制造方法,其中,涂覆膜具有在单层涂覆膜中充足的抗腐蚀性和耐崩裂性。螺旋弹簧制造方法为将用于汽车的悬架构件的螺旋弹簧(s)浸渍于粉末涂料(P)流动的流体层(s)中而进行覆膜。流动层(2)具有粉末涂料(P)向上游方向或向下游方向流动的上游和下游区域(8)。将螺旋弹簧(s)以螺旋弹簧(s)的支撑圈(E1)向上的姿势浸渍于流体层(2)的上游和下游区域(8)中,并使螺旋弹簧(s)在垂直于螺旋弹簧(s)的中心轴(x)的分量的方向上进行周期性地相对于上游和下游区域(8)的相对移动(R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制造螺旋弹簧的方法及制造螺旋弹簧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制造螺旋弹簧的方法,以及在该螺旋弹簧制造方法中使用制造螺弹簧的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等车辆中具有存在于车身和轮胎之间的悬架机构,该悬架机构是由含有螺旋弹簧的各种悬架部件组成。悬架部件的螺旋弹簧是用弹簧钢材料形成的,表面上施加有防锈涂膜。对于保护螺旋弹簧的防锈涂膜,需要有在行进期间对飞来的石砾的抗碎裂性和对雨水等的耐腐蚀性。为了保证这些功能,将防锈涂膜严格控制在膜厚的下限。在螺旋弹簧组装完成的状态下,车轮侧的支撑圈由悬架机构的弹簧座来支撑。为了防止泥土或雨水进入车轮侧的支撑圈和弹簧座之间,需要对车轮侧的支撑圈的防锈涂膜进行严格的膜厚控制。吊于悬架来对螺旋弹簧进行涂覆的话,悬架和螺旋弹簧之间接触的地方无法涂覆到。因此,不是将包含对膜厚控制有严格要求的车胎侧的支撑圈的两端吊于悬架下进行涂覆,而是仅将车身侧的支撑圈的一端吊于悬架之下进行螺旋弹簧的涂覆。螺旋弹簧的表面上形成防锈涂膜的方法,已知有使用静电枪将带电的粉末涂料吹附到螺旋弹簧的静电涂覆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2012-1436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待解决问题由于螺旋弹簧的形状为螺旋状,因此采用以支撑车身侧的支撑圈的一端的姿势对螺旋弹簧进行静电涂装方法的话,会在和静电枪相对的螺旋的外侧部位和其他部位之间产生较大的粉末涂料粘附量的差异。因此,在采用静电涂覆方法进行粉末涂覆中,难以在螺旋弹簧上形成均匀的涂覆膜。由于确定了防锈涂覆膜所需的膜厚度的下限,在比下限值厚的涂覆部位中,如果膜厚度偏差较大的话,会造成比下限值厚的涂覆部位的涂料浪费。作为粉末涂覆方法,除静电涂覆方法之外,还存在流体浸渍法,其将基材浸入粉末涂料流动的流体层中。但是,在流体浸渍法中,由于会受到流体层内部对流的粉末涂料的流动的影响,螺旋弹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粉末涂料的附着量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加之,当从从多孔板的孔喷出的空气凝结并产生气泡时,螺旋弹簧的下表面可能受到气泡的影响并变成凹凸不平的柚子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缩小防锈涂覆膜的膜厚度的偏差,在保证涂覆膜的最薄下限值的情况下可以削减涂料整体使用量的螺旋弹簧制造方法,以及螺旋弹簧制造装置。解决本问题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是将用于汽车的悬架构件的螺旋弹簧浸渍于粉末涂料流动的流体层中。流体层具有上游和下游区域,粉末涂料在其中向上或向下流动。在螺旋弹簧的支撑圈以朝向上的姿势浸渍于流体层的上游和下游区域中时,使螺旋弹簧沿包括垂直于螺旋弹簧的中心轴线的分量的方向周期性地在上游和下游区域进行相对移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螺旋弹簧的制造装置用于涂覆汽车用悬架构件的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制造装置具备涂料槽、鼓风机、相对移动机构和输送装置。涂料槽用于装载粉末涂料。鼓风机用于使粉末涂料流动而形成流体层。输送装置用于向涂料槽输送螺旋弹簧。在这里,流体层具有粉末涂料向上流动或向下流动的上游和下游区域。输送装置将螺旋弹簧以螺旋弹簧的支撑圈向上的姿势浸渍于流体层的上游和下游区域。相对移动机构用于使涂料槽围绕螺旋弹簧周期性地进行相对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螺旋弹簧制造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流体层的截面图。图3是涂覆有粉末涂料的螺旋弹簧的透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螺旋弹簧的截面图。图5是对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螺旋弹簧的运动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6是对实施例3的螺旋弹簧的运动进行说明的正视图。图7是对实施例4的螺旋弹簧的运动进行说明的正视图。图8为对其他实施例的螺旋弹簧的运动进行说明的正视图。图9示出了实施例1的结果。图10示出了实施例2的结果。图11示出了实施例3的结果。图12示出了对照例1的结果。图13示出了对照例2的结果。图14示出了对照例4的结果。具体实施形态下面参照图1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螺旋弹簧制造置进行说明。图1是螺旋弹簧制造装置1的简要侧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F2线的流体层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螺旋弹簧制造装置1包括流体层2、相对移动机构3、输送装置4、第1加热炉5和第2加热炉6。流体层2为通过涂料槽10、气体分散板11和鼓风机12来流动的粉末涂料P。涂料槽10形成为有底部的圆柱形,设置于相对移动机构3上。涂料槽10包括圆盘状的底壁13和从底壁13的周边向上延伸的四周壁14。涂料槽10的内部空间15中设置有气体分散板11。气体分散板11例如形成为多孔板,与底壁13有间隔地相对设置。涂料槽10的内部空间15通过气体分散柏树11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内部空间15中,在气体分散板11下方部分被定义为增压室15A。气体分散板11的上方部分被定义为涂覆室15B。涂覆室15B中填充有粉末涂料P。鼓风机12构造成可以将空气等流动气体供给给增压室15A的构造。从鼓风机12出来的流动气体充满增压室15A后,通过气体分散板11均匀地分散后供给涂覆室15B。供给涂覆室15B的流动气体使充满于涂覆室15B的粉末涂料P从固定层转化为流体层2。在流体层2的内部,粉末涂料P上下对流。将粉末涂料P向上或向下流动的区域称为上游和下游区域8。在上游和下游区域8中包含有粉末涂料P从下游向上游流动的向上流动区域8A和从上游向下游流动的向下流动区域8B。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向上流动区域8A形成于流体层2的中央部,向下流动区域8B形成于靠近四周壁14的流体层2的外周部。在流体层2的表层中,从向上流动区域8A上升的粉末涂料P向向下流动区域8B移动。在流体层2的深层中,从向下流动区域8B下降的粉末涂料P向向上流动区域8A移动。将连接向上流动区域8A终点和向下流动区域8B的起点的区域作为表层区域9A,将连接向下流动区域8B的终点和向上流动区域8A的起点的区域作为深层区域9B。如图1所示,相对移动机构3设于工厂的地面等水平面上。相对移动机构3例如形成为圆盘状,与配备有马达及动力传输机构的旋转驱动装置3A相连。相对移动机构3由旋转驱动装置3A旋转驱动,设于相对移动机构3的上方的涂料槽10如图2中的箭头R1所示进行水平旋转。根据本实施例的相对移动机构3也可以称为旋转台3。输送装置4包括多个抓握部、轨道17和吹气口18。作为抓握部的例子,有悬架16等。悬架16具有支撑于轨道17的根端和形成为钩的悬挂端,螺旋弹簧S悬挂在悬挂端上。图3为悬挂于悬架16的状态下的螺旋弹簧S的透视图。如图3所示,螺旋弹簧S的车身侧的支撑圈E1以朝向上的姿势悬挂于悬架16中,并且仅通过车身侧的支撑圈E1与悬架16接触。换而言之,车胎侧的支撑圈E2不与悬架16相接触。螺旋弹簧S是由弹簧钢材料形成的。弹簧钢材料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可以提及例如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规定的SAE9254。作为钢材料的其他例,也可以是根据日本工业标准(JIS)的SUP7或其以外的其他材料。构成螺旋弹簧S的钢材料的表面上形成有化学合成处理层。化学合成处理层可以由例如磷酸锌等硝磷酸盐形成。另外,为了通过固化表面、均衡表面应力并赋予残余压应力来提高耐用性或抗疲劳断裂性,可以对钢材料的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如图1所示,轨道17铺设于流体层2的上方。轨道17包括从第1加热炉5延伸到流体层2的上游部17A、从流体层2延伸至第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弹簧制造方法,其为一种使汽车用悬架构件的螺旋弹簧浸渍于粉末涂料流动的流体层中以进行涂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层具有所述粉末涂料向上游流动或向下游流动的上游和下游区域,在使该螺旋弹簧的支撑圈以朝向上的姿势浸渍于所述流体层的所述上游和下游区域中时,使所述螺旋弹簧沿包括垂直于螺旋弹簧的中心轴线的分量的方向进行周期性相对于相对于上游和下游区域的相对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10 JP 2016-0234741.一种螺旋弹簧制造方法,其为一种使汽车用悬架构件的螺旋弹簧浸渍于粉末涂料流动的流体层中以进行涂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层具有所述粉末涂料向上游流动或向下游流动的上游和下游区域,在使该螺旋弹簧的支撑圈以朝向上的姿势浸渍于所述流体层的所述上游和下游区域中时,使所述螺旋弹簧沿包括垂直于螺旋弹簧的中心轴线的分量的方向进行周期性相对于相对于上游和下游区域的相对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弹簧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在所述流体层的所述上游和下游区域的内部进行所述相对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弹簧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移动为水平旋转以横切流动的所述粉末涂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山庆光杉山充弘绵贯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