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型爬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43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型爬升器,包括爬升器本体,爬升管从所述爬升器本体的内部穿过,所述爬升器本体一侧设置有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包括电机和顶杆,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顶杆朝向所述爬升器本体的内部移动顶紧所述爬升管,所述爬升器本体与所述爬升管实现锁死,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顶杆朝向所述爬升器本体的外部移动离开所述爬升管,所述爬升器本体与所述爬升管实现解锁。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卷膜装置,在电动卷膜器停止工作后,爬升器可以与爬升管锁死不发生相对移动,不再依靠薄膜悬挂电动卷膜装置,避免了对薄膜产生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型爬升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爬升器,具体涉及一种自锁型爬升器。
技术介绍
在塑料薄膜温室制造、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电动卷膜装置来卷收薄膜,在温室的墙壁或者屋顶上都会卷收薄膜。电动卷膜装置主要包括电动卷膜器和爬升器,电动卷膜器设置有电动机,电动卷膜器通过连接件与爬升器连接,爬升管从爬升器的上下两组四对轮中间穿过。当电动卷膜器卷起或放下薄膜时,爬升管起导向作用,电动卷膜装置沿爬升管上下运动。爬升管选用常见的DN系列制式水管,直径一般精度不高,与爬升器的对轮之间是间隙配合。使用时,电动卷膜器通过连接件和爬升器连接好,并接好卷膜管。电动卷膜装置的结构以及工作过程具体可以参考中国专利“一种爬升器及电动卷膜装置,ZL201720061002.0”。目前,现有的爬升器都不带有锁死功能,爬升器只是随着电动卷膜器的卷膜和放膜而向上或向下沿爬升管爬行,电动卷膜器停止工作后,爬升器也随之停止,并由薄膜的拉力实现电动卷膜器和爬升器的定位。但是由于电动卷膜器和爬升器集中在卷膜管一端,质量较大,使展开的薄膜被拉拽变形,从而造成电卷一端下垂,这样会影响卷膜的效果和薄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型爬升器,在电动卷膜器停止工作后,爬升器可以与爬升管锁死不发生相对移动,不再依靠薄膜悬挂电动卷膜装置,避免了对薄膜产生破坏。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锁型爬升器,包括爬升器本体,爬升管从所述爬升器本体的内部穿过,所述爬升器本体一侧设置有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包括电机和顶杆,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顶杆朝向所述爬升器本体的内部移动顶紧所述爬升管,所述爬升器本体与所述爬升管实现锁死,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顶杆朝向所述爬升器本体的外部移动离开所述爬升管,所述爬升器本体与所述爬升管实现解锁。进一步地,所述顶紧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与所述爬升器本体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的顶端,所述顶杆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内部,所述顶杆的顶端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顶杆的底端穿过所述爬升器本体的连接板之间的缝隙,与所述爬升管进行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顶杆之间设置有中空的传动轴,所述顶杆的顶端在所述传动轴中可轴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顶紧装置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爬升器本体上,所述顶杆为丝杆,所述顶杆的底端穿过所述螺母,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顶杆旋转时,所述顶杆在所述螺母中可轴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底端与所述爬升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爬升器本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底端与所述爬升器本体铰接,所述螺母与所述爬升器本体铰接,在所述顶杆轴向移动与所述爬升管配合过程中,所述支架、螺母同步旋转。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与所述爬升器本体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弹簧和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设置在所述爬升器本体上,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定位座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压板,在所述顶杆顶紧所述爬升管的过程中,所述支架朝向所述缓冲装置转动,所述压板压靠在所述弹簧的顶端,所述弹簧产生弹性变形构成缓冲。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倒置的梯形,底端设置有两个平行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爬升器本体的连接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与PLC连接,所述PLC控制所述电机的运转。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顶端设置为棱柱状,所述顶杆的底端设置有仿形块,或者所述顶杆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块,所述仿形块、所述橡胶块适配所述爬升管的形状并且增大与所述爬升管之间的摩擦力。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锁型爬升器,在电动卷膜器停止工作后,爬升器可以与爬升管锁死不发生相对移动,不再依靠薄膜悬挂电动卷膜装置,避免了对薄膜产生破坏,提高了薄膜的使用寿命。无论爬升器是上行还是下行,爬升器均可以与爬升管锁死,无论缠绕在卷膜管上的剩余薄膜量多或量少,均不会产生拉拽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自锁型爬升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自锁型爬升器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自锁型爬升器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自锁型爬升器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沿B-B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爬升器本体;2、电机;3、传动轴;4、支架;5、顶杆;6、螺母;7、滚轮;8、爬升管;9、弹簧;10、定位座;11、轴;12、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自锁型爬升器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1,在该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自锁型爬升器,包括爬升器本体1,爬升管8从爬升器本体1的内部穿过,爬升器本体1一侧设置有顶紧装置,顶紧装置包括电机2和顶杆5,电机2驱动顶杆5朝向爬升器本体1的内部移动顶紧爬升管8,爬升器本体1与爬升管8实现锁死,电机2驱动顶杆5朝向爬升器本体1的外部移动离开爬升管8,爬升器本体1与爬升管8实现解锁。电机2需要能够被控正转和反转,从而驱动顶杆5朝不同的方向移动。顶杆5对爬升管8产生的压力增大了与爬升管8之间的摩擦阻力,足以克服电动卷膜装器、爬升器以及缠绕在卷膜管上的剩余薄膜所产生的重力之和,能够阻止爬升器与爬升管8发生相对移动,不再依靠薄膜悬挂电动卷膜装置,避免了对薄膜产生破坏,提高了薄膜的使用寿命。如图2、图3所示,顶紧装置还包括支架4,支架4的底端与爬升器本体1连接,电机2设置在支架4的顶端,顶杆5设置在支架4的内部,顶杆5的顶端与电机2驱动连接,顶杆5的底端穿过爬升器本体1的连接板之间的缝隙,与爬升管8进行配合。在本实施例中,顶杆5与爬升管8是垂直关系,顶杆5对爬升管8产生的压力没有分力,全部作用在爬升管8上,这样最容易将爬升器本体1与爬升管8锁死。在顶杆5顶紧爬升管8时,与顶紧装置相对一侧的上下方滚轮7会与爬升管8紧贴,与顶紧装置同一侧的上下方滚轮7会离开爬升管8。电机2的输出轴与顶杆5之间设置有中空的传动轴3,顶杆5的顶端在传动轴3中可轴向移动。电机2的输出轴旋转时,通过传动轴3带动顶杆5旋转,顶杆5在旋转的同时,还可以在传动轴3中轴向移动。如图2、图3所示,顶紧装置还包括螺母6,螺母6设置在爬升器本体1上,顶杆5为丝杆,顶杆5的底端穿过螺母6,电机2驱动顶杆5旋转时,顶杆5在螺母6中可轴向移动。优选地,螺母6可以采用滚珠螺母,以降低顶杆5与螺母6之间的摩擦阻力。在本实施例中,支架4的底端与爬升器本体1固定连接,螺母6与爬升器本体1固定连接。支架4为倒置的梯形,底端设置有两个平行的侧板,侧板与爬升器本体1的连接板连接。支架4可以采用钣金冲压制成,或者焊接制成。为了控制顶紧装置的启停,电机2与PLC连接,PLC控制电机2的运转。该PLC可以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型爬升器,包括爬升器本体,爬升管从所述爬升器本体的内部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器本体一侧设置有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包括电机和顶杆,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顶杆朝向所述爬升器本体的内部移动顶紧所述爬升管,所述爬升器本体与所述爬升管实现锁死,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顶杆朝向所述爬升器本体的外部移动离开所述爬升管,所述爬升器本体与所述爬升管实现解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型爬升器,包括爬升器本体,爬升管从所述爬升器本体的内部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器本体一侧设置有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包括电机和顶杆,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顶杆朝向所述爬升器本体的内部移动顶紧所述爬升管,所述爬升器本体与所述爬升管实现锁死,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顶杆朝向所述爬升器本体的外部移动离开所述爬升管,所述爬升器本体与所述爬升管实现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型爬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与所述爬升器本体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的顶端,所述顶杆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内部,所述顶杆的顶端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顶杆的底端穿过所述爬升器本体的连接板之间的缝隙,与所述爬升管进行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型爬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顶杆之间设置有中空的传动轴,所述顶杆的顶端在所述传动轴中可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型爬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装置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爬升器本体上,所述顶杆为丝杆,所述顶杆的底端穿过所述螺母,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顶杆旋转时,所述顶杆在所述螺母中可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型爬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端与所述爬升器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丰隆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