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和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269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和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壳体以及顶盖组件。壳体具有容纳腔室,电极组件收容于容纳腔室。电极组件包括多个电极单元,所述多个电极单元沿容纳腔室的轴向层叠设置。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和防爆片,顶盖板连接于壳体且位于电极组件沿轴向的一侧。顶盖板设有通孔,防爆片连接于顶盖板并覆盖通孔。顶盖板在靠近电极组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内表面,防爆片在靠近电极组件的一侧具有第二内表面,第一内表面与电极组件的距离小于第二内表面与电极组件的距离。在电池模组中,所述多个二次电池的排列方向垂直于轴向。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Battery Mod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和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和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通常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二次电池,而各二次电池内部设有电极组件。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极组件会在二次电池的排列方向上膨胀,而所述多个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产生的膨胀力会沿着排列方向叠加并形成过大的合力;所述合力挤压二次电池,导致二次电池无法正常工作,影响二次电池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和电池模组,其能避免防爆片破裂,改善二次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和电池模组。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壳体以及顶盖组件。壳体具有容纳腔室,容纳腔室具有开口,电极组件收容于容纳腔室。电极组件包括多个电极单元,所述多个电极单元沿容纳腔室的轴向层叠设置。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和防爆片,顶盖板连接于壳体且位于电极组件沿轴向的一侧。顶盖板设有通孔,防爆片连接于顶盖板并覆盖通孔。顶盖板在靠近电极组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内表面,防爆片在靠近电极组件的一侧具有第二内表面,第二内表面位于第一内表面远离电极组件的一侧。顶盖板还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从第一内表面沿远离电极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1)、壳体(2)以及顶盖组件(3);壳体(2)具有容纳腔室(21),容纳腔室(21)具有开口,电极组件(1)收容于容纳腔室(21);电极组件(1)包括多个电极单元(11),所述多个电极单元(11)沿容纳腔室(21)的轴向(Z)层叠设置;顶盖组件(3)包括顶盖板(31)和防爆片(32),顶盖板(31)连接于壳体(2)且位于电极组件(1)沿轴向(Z)的一侧;顶盖板(31)设有通孔(311),防爆片(32)连接于顶盖板(31)并覆盖通孔(311);顶盖板(31)在靠近电极组件(1)的一侧具有第一内表面(312),防爆片(32)在靠近电极组件(1)的一侧具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1)、壳体(2)以及顶盖组件(3);壳体(2)具有容纳腔室(21),容纳腔室(21)具有开口,电极组件(1)收容于容纳腔室(21);电极组件(1)包括多个电极单元(11),所述多个电极单元(11)沿容纳腔室(21)的轴向(Z)层叠设置;顶盖组件(3)包括顶盖板(31)和防爆片(32),顶盖板(31)连接于壳体(2)且位于电极组件(1)沿轴向(Z)的一侧;顶盖板(31)设有通孔(311),防爆片(32)连接于顶盖板(31)并覆盖通孔(311);顶盖板(31)在靠近电极组件(1)的一侧具有第一内表面(312),防爆片(32)在靠近电极组件(1)的一侧具有第二内表面(321),第二内表面(321)位于第一内表面(312)远离电极组件(1)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顶盖板(31)还设有第一凹槽(313),第一凹槽(313)从第一内表面(312)沿远离电极组件(1)的方向延伸,且第一凹槽(313)沿通孔(311)的周界设置;防爆片(32)设置于第一凹槽(313),且第一凹槽(313)的深度大于防爆片(32)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顶盖板(31)还设有第二凹槽(314),第二凹槽(314)从第一内表面(312)沿远离电极组件(1)的方向延伸,且第二凹槽(314)沿第一凹槽(313)的周界设置;第一凹槽(313)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314)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东洋陈元宝陈宁金海族李振华胡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