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阀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393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20:44
提供一种压缩机的阀构造,在高速运行时能够不使簧片阀或阀座发生破损地减轻由润滑油造成的簧片阀的粘附,维持稳定的运行。具备:阀板3,其设置在形成有缸膛的缸体与形成有暂时收纳工作流体的空间的缸盖之间,并且形成有将缸膛与空间连通的通道(排出通道30);环状的阀座36,其设置在该阀板3的通道(排出通道30)的开口端周缘;簧片阀(排出阀31),其通过与该阀座36接触分离而开闭通道(排出通道30);阀座36的径向的宽度在簧片阀(排出阀31)的前端侧比基端侧大,在通过簧片阀(排出阀31)关闭通道(排出通道30)的状态下,簧片阀(排出通道30)的前端部的外缘比阀座36的外缘位于内侧。

Valve structure of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缩机的阀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的阀构造,尤其是涉及在缸体与缸盖之间配置阀板,通过簧片阀来开闭在该阀板上形成的通道的阀构造。
技术介绍
在往复运动式压缩机中,公知具备形成有缸膛的缸体、在缸膛内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活塞、与缸体的插入有活塞的一侧设置在相反侧且隔出形成暂时收纳工作流体的吸入室和排出室的缸盖、在缸体与缸盖之间配置的阀板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缸膛与吸入室和排出室分别经由设置于阀板的通道连通,各个通道通过具有弹性且由簧片阀构成的阀体(吸入阀、排出阀)开闭。簧片阀的前端部形成为比通道大,簧片阀的前端部与阀板抵接而将在通道中通过的工作流体的流通切断(闭阀)。另一方面,在通道的上游侧的压力比下游侧的压力高时,由于作用在簧片阀的前端的工作流体的压力差而使簧片阀从阀板离开,容许工作流体的流通(开阀)。优选簧片阀的前端与阀板所抵接的接触宽度具有充足的宽度从而能够不使工作流体泄漏地进行密封,但如果簧片阀的前端部与阀座部所接触的面积过大,则在闭阀时介于簧片阀的前端部与阀座部之间的润滑油的表面张力会阻碍簧片阀的开阀,存在引起性能降低或振动的不良情况。因此,需要适当地管理簧片阀的前端与阀板抵接的接触宽度。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压缩机中,如图9所示,在配置于缸体与缸盖之间的阀板3的通道100的周围形成环状槽101,从而在通道100的开口端周缘形成环状的阀座102,使簧片阀103的前端部103a与该阀座102弹性抵接而开闭通道100。并且,使簧片阀103的前端部103a的外缘与阀座102的外缘(环状槽101的内缘)一致,不使簧片阀103的前端部103a伸出到环状槽101。这样,使簧片阀103的前端部103a的外缘与阀座102的外缘(环状槽101的内缘)一致,因此在簧片阀103关闭的状态下,簧片阀103的外缘难以与在环状槽101中存留的润滑油接触,润滑油向阀座面与簧片阀103的前端部的外缘之间的供给被切断。因此,介于阀座102与簧片阀103的前端部之间的润滑油的粘着力降低,能够抑制由润滑油粘附于簧片阀103而造成的开阀时机的不稳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90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上述以往的结构中,在簧片阀103与阀板3的相对位置由于制造偏差而发生变动时,簧片阀103的前端部103a容易伸出到环状槽101。簧片阀103的前端部103a的比阀座102伸出到外侧的部分由于簧片阀103落座于阀座102时的惯性力而以进入环状槽101的内侧的方式摆动,在该伸出的部分附近反复作用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因此,担心由该弯曲应力造成簧片阀103的前端部疲劳破坏。并且,如果润滑油附着于伸出到环状槽101的簧片阀103的外缘,则该附着的润滑油经过外缘而被引导到阀座102与簧片阀103的前端部之间,存在由于润滑油的粘着力而容易产生开阀时机不稳定的不良情况。为了避免这些不良情况,考虑使簧片阀103的前端部103a的外缘在比环状槽101的内缘靠近内侧的位置与阀座抵接,但是在以往的环状的阀座102中,簧片阀103的前端部103a与阀座102的接触面积小,在簧片阀103与阀座102的抵接部位会瞬时作用有大的面压力。尤其是在高速运行时,在闭阀时簧片阀103的前端部与阀座102碰撞的速度成为非常高的速度,因此如果与阀座102的抵接面积变小,则簧片阀103以高速碰撞于阀座102,因此在簧片阀103与阀座102的抵接面瞬时作用有大的面压力。因此,担心簧片阀103的前端部103a或阀座102发生破损、发生了破损的阀座102造成簧片阀103二次破损。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阀构造,在高速运行时能够不使簧片阀或阀座发生破损地减轻由润滑油造成的簧片阀的粘附,维持稳定的运行。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的阀构造在具备缸体、活塞、缸盖、阀板以及簧片阀的压缩机中使用,所述缸体形成有缸膛,所述活塞在该缸膛内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缸盖形成有暂时收纳工作流体的空间,所述阀板设置在所述缸体与所述缸盖之间,并且形成有将所述缸膛与所述空间连通的通道,所述簧片阀开闭该阀板的所述通道,该阀构造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阀板的所述通道的开口端周缘设有供所述簧片阀抵接的环状的阀座,该阀座的径向的宽度形成为与所述簧片阀的前端部对应的一侧比与所述簧片阀的基端部对应的一侧大,在通过所述簧片阀关闭所述通道的状态下,所述簧片阀的前端部的外缘比所述阀座的外缘位于内侧。因此,在供簧片阀抵接的、设置于通道的开口端周缘的环状的阀座中,设定为使簧片阀的前端侧的径向的宽度比基端侧的径向的宽度大,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簧片阀与阀座的抵接面积变得过大而由表面张力造成开阀受阻的不良情况,并且能够增大冲击力大的簧片阀的前端侧的接触宽度,降低在闭阀时簧片阀与阀座碰撞时产生的接触面的面压力。并且,使簧片阀的前端部的外缘比阀座的外缘位于内侧,因此在簧片阀关闭通道的状态下润滑油难以经由簧片阀的外缘流入簧片阀与阀座之间,能够减轻簧片阀粘附的不良情况(由润滑油的粘着力造成开阀时机不稳定的不良情况),并且即使在润滑油流入簧片阀与阀座之间的情况下,阀座面整体不会成为吸附面,因此能够抑制由润滑油的粘着力造成的开阀时机的不稳定。在这里,阀座可以通过在阀板的通道的周围设置不连续的多个凹部而形成,但这样会使阀板的尺寸管理变得麻烦且复杂,因此可以通过在阀板的所述通道的周围形成环状槽而在通道的开口周缘形成环状的阀座。并且,为了降低簧片阀闭阀时落座于阀座的速度(闭阀速度)从而降低簧片阀与阀座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抵接部位的面压力),优选簧片阀形成为其基端侧的截面二次矩比前端侧的截面二次矩大。例如,可以通过使簧片阀的宽度从前端部到基端部逐渐变大来增大基端侧的截面二次矩。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簧片阀的闭阀时机提前,在缸压低于排出室压力之前闭阀,抑制簧片阀与阀座碰撞的速度变得过大。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的阀构造,在环状的阀座中,使簧片阀的前端侧的径向的宽度形成为比基端侧的径向的宽度大,并且使簧片阀的前端部的外缘比阀座的外缘位于内侧,因此能够有效地增大闭阀时冲击大的簧片阀的前端侧的接触面积,降低闭阀时簧片阀与阀座的面压力。因此,能够避免由于簧片阀与阀座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造成簧片阀破损或阀座受损的不良情况。并且,不使簧片阀的前端部的外缘从阀座的外缘伸出,因此在闭阀时润滑油流入簧片阀与阀座之间的可能性变小,并且,即使在润滑油流入簧片阀与阀座之间的情况下,阀座面整体也不会成为吸附面,因此能够消除由于润滑油的粘着力而使簧片阀粘附于阀座、开阀时机不稳定的不良情况。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阀构造的压缩机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阀构造的剖视图。图2(a)是表示阀板的缸体侧的端面的图,图2(b)是表示与该端面重叠的吸入阀片的图。图3是表示使吸入阀片与阀板重叠的状态的图。图4(a)是表示阀板的缸盖侧的端面的图,图4(b)是表示与该端面重叠的排出阀片的图。图5是表示使排出阀片与阀板重叠的状态的图。图6是对阀构造进行说明的放大图,其中,(a)为对阀座的形状、排出阀与阀座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平面图,(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的阀构造,在具备缸体、活塞、缸盖、阀板以及簧片阀的压缩机中使用,所述缸体形成有缸膛,所述活塞在该缸膛内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缸盖形成有暂时收纳工作流体的空间,所述阀板设置在所述缸体与所述缸盖之间,并且形成有将所述缸膛与所述空间连通的通道,所述簧片阀开闭该阀板的所述通道,该阀构造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阀板的所述通道的开口端周缘设有供所述簧片阀抵接的环状的阀座,该阀座的径向的宽度形成为与所述簧片阀的前端部对应的一侧比与所述簧片阀的基端部对应的一侧大,在通过所述簧片阀关闭所述通道的状态下,所述簧片阀的前端部的外缘比所述阀座的外缘位于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12 JP 2016-2400521.一种压缩机的阀构造,在具备缸体、活塞、缸盖、阀板以及簧片阀的压缩机中使用,所述缸体形成有缸膛,所述活塞在该缸膛内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缸盖形成有暂时收纳工作流体的空间,所述阀板设置在所述缸体与所述缸盖之间,并且形成有将所述缸膛与所述空间连通的通道,所述簧片阀开闭该阀板的所述通道,该阀构造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阀板的所述通道的开口端周缘设有供所述簧片阀抵接的环状的阀座,该阀座的径向的宽度形成为与所述簧片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田欣之高桥秀行远藤崇之何浩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