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增压气流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8094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脉冲增压气流发生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缸体、活塞、曲轴和阀门,壳体包括半圆筒状的下壳体,在下壳体的正上方通过支撑板固定有竖向的圆柱形缸筒,曲轴的主轴颈通过转动副同轴固定在下壳体上,曲轴的连杆颈分别铰接有活塞摇臂和连杆摇臂,曲轴转动带动活塞摇臂驱动活塞产生脉冲气流,曲轴同时带动连杆摇臂驱动阀门的开合,由于活塞向下运动时进气孔与缸筒联通进气,同时顶部左右对开的阀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时,进气孔被活塞堵住,顶部对开阀门延时开启,活塞向上运动增压然后再排气,按照以上动作往返进行,实现气流脉冲增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气力输送系统前端脉冲气流发生,并且全部为低副,运动更可靠。

Pulse Booster Airflow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脉冲增压气流发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脉冲气流发生装置的
,特别涉及一种脉冲增压气流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脉冲气流多用于脱离粘附、清污、干燥、气流分选等领域,现有的脉冲气流发生装置其原理一般是靠气阀的开闭控制气流的有无,从而产生断断续续的气流,即在阀门入口处的两侧存在气压差,此时通过周期性的开闭阀门就可以产生脉冲气流,其特点是这些装置都需要不断提供高压气体,那么就需要增加一些产生高压气体的设备,如空压机等。因此,现有脉冲气流发生装置一般需要与空压机等设备配套才能使用,成本较高,占用空间大,成套设备也显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脉冲增压气流发生装置。具体内容如下:脉冲增压气流发生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缸体、活塞、曲轴以及阀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的下壳体为半圆筒状,在下壳体的正上方通过支撑板固定有竖向的圆柱形缸筒,所述的曲轴包括主轴颈和三段连杆颈,三段连杆颈的轴线共面且均位于主轴颈的同一侧,曲轴的主轴颈通过转动副同轴固定在下壳体上,曲轴的连杆颈在下壳体的内部摆动;位于中间位置的连杆颈甲上铰接有活塞摇臂,活塞摇臂的自由端铰接在活塞的下端面,该活塞与缸筒匹配且位于缸筒内,曲轴、活塞摇臂和活塞构成曲柄滑块机构;位于两端的连杆颈乙关于连杆颈甲对称,每根连杆颈乙上均铰接有连杆摇臂,每根连杆摇臂的自由端上均铰接有驱动滑杆,每根驱动滑杆均套装在缸筒侧面对应固定的限位套甲上,每根驱动滑杆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均与缸筒的轴线平行,在每根驱动滑杆的自由端上均同轴套装有与其匹配的延时套管,每根延时套管均套装在缸筒侧面对应固定的限位套乙上,延时套管与其对应套装的驱动滑杆形成沿缸筒母线方向的滑动副,曲轴、连杆摇臂和驱动滑杆构成曲柄滑块机构;所述的缸筒的侧面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孔,在缸筒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气孔,在缸筒上端面设有两块水平对开且与排气孔匹配的阀门,每块阀门的两端均通过缸筒上端面固定的限位板限定,两块阀门均在缸筒上端面形成水平的滑动副,每块阀门的两端分贝对应设有水平向外伸出的推杆,两块阀门同一侧的两根推杆分别通过连杆甲和连杆乙同轴铰接在对应侧的延时套管的上端,连杆甲和连杆乙分别与对应的推杆铰接,阀门通过其对应推杆以及连杆甲或连杆乙与对应的延时套管构成连杆滑块机构,同一侧的两根推杆之间设有拉簧,该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侧的两根推杆上。优选的,所述的驱动滑杆上设有通过弹簧支撑并沿径向向外伸出驱动滑杆侧面的卡止件,该卡止件由三角状的卡止钩、弧形状的按压头构成外观呈倒“F”状的板体,在延时套管上设有与卡止件上的卡止钩对应匹配的卡孔,在缸筒的侧面上设有与卡止件对应的条形凸起,该条形凸起的长度方向沿着缸筒的母线方向设置,且该条形凸起两端的拐角处均设为圆角。优选的,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匹配且密封套装在缸筒的外部,上壳体的下端为与下壳体匹配的半圆筒状,上壳体的下端与下壳体对应且密封固定,上壳体上设有分别与缸筒上进气孔和排气孔对应的通孔甲和通孔乙。优选的,所述的曲轴的主轴颈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或者气动马达的输出轴同轴固定。优选的,所述的延时套管的上端密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脉冲增压气流发生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缸体、活塞、曲轴和阀门,壳体包括半圆筒状的下壳体,在下壳体的正上方通过支撑板固定有竖向的圆柱形缸筒,曲轴的主轴颈通过转动副同轴固定在下壳体上,曲轴的连杆颈分别铰接有活塞摇臂和连杆摇臂,曲轴转动带动活塞摇臂驱动活塞产生脉冲气流,曲轴同时带动连杆摇臂驱动阀门的开合,由于活塞向下运动时进气孔与缸筒联通进气,同时顶部左右对开的阀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时,进气孔被活塞堵住,顶部对开阀门延时开启,活塞向上运动增压然后再排气,按照以上动作往返进行,实现气流脉冲增压,本专利技术可用于气力输送系统前端脉冲气流发生,并且全部为低副,运动更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脉冲增压气流发生装置(去除上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脉冲增压气流发生装置(去除上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驱动滑杆和延时套管连接结构(上极限位置)示意图一;图4为驱动滑杆和延时套管连接结构(下极限位置)示意图二;图5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1中曲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脉冲增压气流发生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1.下壳体、12.支撑板、13.缸筒、14.进气孔、15.排气孔、16.上壳体、17.通孔甲、18.通孔乙、19.下壳体半圆筒状的下端、2.曲轴、21.曲轴的主轴颈、22.曲轴的连杆颈乙、23.曲轴的连杆颈甲、31.连杆摇臂、32.限位套甲、33.驱动滑杆、34.限位套乙、35.延时套管、36.卡止件、361.按压头、362.卡止钩、37.卡孔、38.弹簧、39.条形凸起、41.活塞摇臂、42.活塞、51.连杆甲、52.连杆乙、53.复位拉簧、54.推杆、55.限位板、56.阀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8,脉冲增压气流发生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缸体、活塞、曲轴以及阀门;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的下壳体为半圆筒状,在下壳体的正上方通过支撑板固定有竖向的圆柱形缸筒,所述的曲轴包括主轴颈和三段连杆颈,三段连杆颈的轴线共面且均位于主轴颈的同一侧,曲轴的主轴颈通过转动副同轴固定在下壳体上,曲轴的连杆颈在下壳体的内部摆动;位于中间位置的连杆颈甲上铰接有活塞摇臂,活塞摇臂的自由端铰接在活塞的下端面,该活塞与缸筒匹配且位于缸筒内,曲轴、活塞摇臂和活塞构成曲柄滑块机构;位于两端的连杆颈乙关于连杆颈甲对称,每根连杆颈乙上均铰接有连杆摇臂,每根连杆摇臂的自由端上均铰接有驱动滑杆,每根驱动滑杆均套装在缸筒侧面对应固定的限位套甲上,每根驱动滑杆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均与缸筒的轴线平行,在每根驱动滑杆的自由端上均同轴套装有与其匹配的延时套管,每根延时套管均套装在缸筒侧面对应固定的限位套乙上,延时套管与其对应套装的驱动滑杆形成沿缸筒母线方向的滑动副,曲轴、连杆摇臂和驱动滑杆构成曲柄滑块机构;所述的缸筒的侧面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孔,在缸筒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气孔,在缸筒上端面设有两块水平对开且与排气孔匹配的阀门,每块阀门的两端均通过缸筒上端面固定的限位板限定,两块阀门均在缸筒上端面形成水平的滑动副,每块阀门的两端分贝对应设有水平向外伸出的推杆,两块阀门同一侧的两根推杆分别通过连杆甲和连杆乙同轴铰接在对应侧的延时套管的上端,连杆甲和连杆乙分别与对应的推杆铰接,阀门通过其对应推杆以及连杆甲或连杆乙与对应的延时套管构成连杆滑块机构,同一侧的两根推杆之间设有拉簧,该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侧的两根推杆上。所述的驱动滑杆上设有通过弹簧支撑并沿径向向外伸出驱动滑杆侧面的卡止件,该卡止件由三角状的卡止钩、弧形状的按压头构成外观呈倒“F”状的板体,在延时套管上设有与卡止件上的卡止钩对应匹配的卡孔,在缸筒的侧面上设有与卡止件对应的条形凸起,该条形凸起的长度方向沿着缸筒的母线方向设置,且该条形凸起两端的拐角处均设为圆角。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匹配且密封套装在缸筒的外部,上壳体的下端为与下壳体匹配的半圆筒状,上壳体的下端与下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脉冲增压气流发生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缸体、活塞、曲轴以及阀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的下壳体为半圆筒状,在下壳体的正上方通过支撑板固定有竖向的圆柱形缸筒,所述的曲轴包括主轴颈和三段连杆颈,三段连杆颈的轴线共面且均位于主轴颈的同一侧,曲轴的主轴颈通过转动副同轴固定在下壳体上,曲轴的连杆颈在下壳体的内部摆动;位于中间位置的连杆颈甲上铰接有活塞摇臂,活塞摇臂的自由端铰接在活塞的下端面,该活塞与缸筒匹配且位于缸筒内,曲轴、活塞摇臂和活塞构成曲柄滑块机构;位于两端的连杆颈乙关于连杆颈甲对称,每根连杆颈乙上均铰接有连杆摇臂,每根连杆摇臂的自由端上均铰接有驱动滑杆,每根驱动滑杆均套装在缸筒侧面对应固定的限位套甲上,每根驱动滑杆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均与缸筒的轴线平行,在每根驱动滑杆的自由端上均同轴套装有与其匹配的延时套管,每根延时套管均套装在缸筒侧面对应固定的限位套乙上,延时套管与其对应套装的驱动滑杆形成沿缸筒母线方向的滑动副,曲轴、连杆摇臂和驱动滑杆构成曲柄滑块机构;所述的缸筒的侧面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孔,在缸筒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气孔,在缸筒上端面设有两块水平对开且与排气孔匹配的阀门,每块阀门的两端均通过缸筒上端面固定的限位板限定,两块阀门均在缸筒上端面形成水平的滑动副,每块阀门的两端分贝对应设有水平向外伸出的推杆,两块阀门同一侧的两根推杆分别通过连杆甲和连杆乙同轴铰接在对应侧的延时套管的上端,连杆甲和连杆乙分别与对应的推杆铰接,阀门通过其对应推杆以及连杆甲或连杆乙与对应的延时套管构成连杆滑块机构,同一侧的两根推杆之间设有拉簧,该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侧的两根推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脉冲增压气流发生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缸体、活塞、曲轴以及阀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的下壳体为半圆筒状,在下壳体的正上方通过支撑板固定有竖向的圆柱形缸筒,所述的曲轴包括主轴颈和三段连杆颈,三段连杆颈的轴线共面且均位于主轴颈的同一侧,曲轴的主轴颈通过转动副同轴固定在下壳体上,曲轴的连杆颈在下壳体的内部摆动;位于中间位置的连杆颈甲上铰接有活塞摇臂,活塞摇臂的自由端铰接在活塞的下端面,该活塞与缸筒匹配且位于缸筒内,曲轴、活塞摇臂和活塞构成曲柄滑块机构;位于两端的连杆颈乙关于连杆颈甲对称,每根连杆颈乙上均铰接有连杆摇臂,每根连杆摇臂的自由端上均铰接有驱动滑杆,每根驱动滑杆均套装在缸筒侧面对应固定的限位套甲上,每根驱动滑杆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均与缸筒的轴线平行,在每根驱动滑杆的自由端上均同轴套装有与其匹配的延时套管,每根延时套管均套装在缸筒侧面对应固定的限位套乙上,延时套管与其对应套装的驱动滑杆形成沿缸筒母线方向的滑动副,曲轴、连杆摇臂和驱动滑杆构成曲柄滑块机构;所述的缸筒的侧面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孔,在缸筒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气孔,在缸筒上端面设有两块水平对开且与排气孔匹配的阀门,每块阀门的两端均通过缸筒上端面固定的限位板限定,两块阀门均在缸筒上端面形成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甲伟寿萧凯李明浩刘智炜胡洋苏航陈安童杨佳易吴新超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