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条形墙板与框架的连接构造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14325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条形墙板与框架的连接构造及其装配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装配式建筑中墙体保温差、装配工序多且安全系数低的技术问题。其主要包括主体框架柱、安装于所述相邻主体框架柱之间的装配式条形墙板、覆盖于所述主体框架柱或装配式条形墙板表面的外覆墙板及后浇材料;所述主体框架柱包括阳角处主体框架柱、平角处主体框架柱、阴角处主体框架柱;所述外覆墙板包括A型外覆墙板、B型外覆墙板、C型外覆墙板、D型外覆墙板。本申请通过连接卡扣及螺纹钢筋将装配式条形墙板与不同类型的外覆墙板及主体框架柱相互配合连接,实现良好的节能保温性能及可靠的拉结性能,同时减少建筑装配工序,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条形墙板与框架的连接构造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把梁、柱、墙等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施工作业转移到构件工厂进行,可以实现建筑结构构件的规模化、标准化量产,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构件质量控制、污染集中治理等方面比传统现浇结构有较大的技术优势。

2、装配式墙体与主体框架结构的装配连接方法,主要有外挂式、内嵌式等等,这些装配结构及方法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装配式墙体与主体框架结构间缝隙较多,尤其是通缝,导致后期的内外墙面平整化处理和阻断室内外热桥需要耗费较多工序,提高了人力成本并延长了工期;第二是在发生较大地震时装配式墙体难以和主体框架变形协调,若墙体刚度较大容易造成柱顶或柱脚剪切破坏,继而造成结构整体坍塌式的脆性破坏;若墙体刚度较小则容易产生局部墙体塌落破坏,两者都是造成地震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

3、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认为应在装配式墙体与主体框架结构之间采用新型连接方式,一方面要保证装配式建筑具有良好的节能保温性能,另一方面要使装配式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条形墙板与框架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柱、安装于所述相邻主体框架柱之间的装配式条形墙板、覆盖于所述主体框架柱或装配式条形墙板表面的外覆墙板及后浇材料;所述主体框架柱包括阳角处主体框架柱、平角处主体框架柱、阴角处主体框架柱;所述外覆墙板包括A型外覆墙板、B型外覆墙板、C型外覆墙板、D型外覆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条形墙板与框架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条形墙板从外到里依次设有面层、保温层、墙板粘结层、墙板连接卡扣仓、端部预埋钢筋、端部翼板,其顶部设有顶部凹槽,其底部设有底部凸起;所述端部翼板上设有端部密封软垫,用于每个楼层最上端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条形墙板与框架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柱、安装于所述相邻主体框架柱之间的装配式条形墙板、覆盖于所述主体框架柱或装配式条形墙板表面的外覆墙板及后浇材料;所述主体框架柱包括阳角处主体框架柱、平角处主体框架柱、阴角处主体框架柱;所述外覆墙板包括a型外覆墙板、b型外覆墙板、c型外覆墙板、d型外覆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条形墙板与框架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条形墙板从外到里依次设有面层、保温层、墙板粘结层、墙板连接卡扣仓、端部预埋钢筋、端部翼板,其顶部设有顶部凹槽,其底部设有底部凸起;所述端部翼板上设有端部密封软垫,用于每个楼层最上端的所述端部翼板上设置有u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条形墙板与框架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侧钢筋的外伸端部设有螺纹及螺纹套筒;所述端部预埋钢筋的外伸端部设有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条形墙板与框架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a型外覆墙板、b型外覆墙板、c型外覆墙板分别从外到里依次设有外墙面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敏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