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419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4
提供一种产品寿命长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在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壳体(40)中,在面对第一流路(51)的部位设有壳体孔部(41)。在该壳体孔部(41)设有吸气器(60),该吸气器(60)使用从该壳体孔部(41)流出的流出空气来吸引车室内的空气并且使流出空气和所吸引的车室内的空气流出。优选壳体孔部(41)设置于壳体(40)的上表面(40b)。并且,在将壳体(40)中的与分隔壁(25)相对的部位作为相对壁部(40a)的情况下,优选壳体孔部(41)设置于比相对壁部(40a)靠近分隔壁(25)的部位。壁(25)的部位。壁(25)的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空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对车室内的温度等进行调节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大多的车辆中为了对车室内的温度等进行调节而搭载有车辆用空调装置。作为与车辆用空调装置相关的现有技术,已知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
[0003]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车辆用空调装置通过在壳体的内部形成的流路中设置分隔壁而分成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在这些流路中分别设置用于对温度进行调节的温度调节单元。并且,在各个流路的吹出口设有用于对来自吹出口的空气的吹出量进行调节的开闭风门。通过这些,能够按照每个座位来调节从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温度和吹出量。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967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例如存在仅将第二流路的吹出口打开而将第一流路的吹出口关闭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第一流路中空气几乎不流动,因而在加热器周边积聚热。由于积聚的热,存在壳体等有劣化的隐患。如果能够减轻热带来的影响,则能够使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产品寿命变长。
[000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产品寿命长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0010]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1]在以下说明中,为使本专利技术容易理解而用括号附注了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但并非旨在由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于图示的方案。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10;10A),配置于车室内,其特征在于,具有:
[0013]壳体(40),其在内部形成有空气的流路(50);
[0014]蒸发器(23),其配置于所述流路(50),对空气进行冷却;
[0015]加热器(24;84),其对通过了所述蒸发器(23)的空气进行加热;
[0016]分隔壁(25),其将所述流路(50)分隔而能够使通过了所述加热器(24;84)的空气向第一流路(51)和第二流路(52)分流;
[0017]第一温度调节单元(26),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路(51),用于对在该第一流路(51)内流动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0018]第二温度调节单元(27),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流路(52),用于对在该第二流路(52)内流动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0019]第一吹出口(42,43,47;49),其形成于所述壳体(40),将流过所述第一流路(51)的
空气吹出;
[0020]第一开闭风门(32,33,37;39),其能够调整从所述第一吹出口(42,43,47;49)吹出的空气的量;
[0021]第二吹出口(44~46,48),其形成于所述壳体(40),将流过所述第二流路(52)的空气吹出;
[0022]第二开闭风门(34~36,38),其能够调整从所述第二吹出口(44~46,48)吹出的空气的量,
[0023]所述第一开闭风门(32,33,37;39)能够将所述第一吹出口(42,43,47;49)堵塞,
[0024]在所述壳体(40)中,在面对所述第一流路(51)的部位设有壳体孔部(41),
[0025]在该壳体孔部(41)设有吸气器(60),该吸气器(60)使用从该壳体孔部(41)流出的流出空气来吸引车室内的空气并且使所述流出空气和所吸引的车室内的空气流出。
[0026]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提供一种产品寿命长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实施例1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立体图。
[0029]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示意图。
[0030]图3是图1所示的吸气器的立体图。
[0031]图4是图3所示的吸气器的截面图。
[0032]图5是实施例2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中,左右是以车辆用空调装置搭载的车辆的乘员为基准来指代左右,前后是以车辆的行进方向为基准来指代前后。图中Fr表示前,Rr表示后,Le表示左,Ri表示右,Up表示上,Dn表示下。
[0034]<实施例1>
[0035]参照图1和图2。对车室Vi内的温度等进行调节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以下简称为“空调装置10”)例如搭载于乘用车。空调装置10在车室Vi内的前方配置成大致沿左右方向延伸。
[0036]在车室Vi内除了空调装置10之外还设有供乘员乘坐的座椅S1~S4。座椅S1~S4分别是在前排左侧配置的左前部座椅S1(前座S1)、在前排右侧配置的右前部座椅S2、在左前部座椅S1的后方配置的左后部座椅S3、在右前部座椅S2的后方配置的右后部座椅S4。
[0037]空调装置10能够向各个座椅S1~S4送风。并且,空调装置10能够在左侧的座椅S1、S3和右侧的座椅S2、S4处输送不同的温度的空气。以下对空调装置10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0038]参照图2。空调装置10具有对所吸入的空气进行送风的送风部11和进行从该送风部11送风的空气的温度调节而向车室内吹出的调温部20。
[0039]在送风部11收纳有叶轮11a和未图示的电动机。通过电动机的驱动而使叶轮11a旋转,将车室内以及/或者车室外的空气吸入送风部11内。吸入到送风部11的空气以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基准而向在下游侧配置的调温部20的前部供给。以下,在简称为“上游”“下游”的
情况下,以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基准。
[0040]参照图2。调温部20具有与送风部11(参照图1)连接并在内部形成有空气的流路50的壳体40、配置在流路50上并对空气进行冷却的蒸发器23、设置于该蒸发器23的下游并对通过了蒸发器23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24、能够使通过了该加热器24的空气向第一流路51和第二流路52分流的分隔壁25、设置于第一流路51并用于对在该第一流路51内流动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的第一温度调节单元26、设置于第二流路52并用于对在该第二流路52内流动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的第二温度调节单元27、面对在壳体40中开设的壳体孔部41并使用从壳体孔部41流出的流出空气来吸引车室Vi内的空气的吸气器60。
[0041]壳体40通过对聚丙烯等树脂材料进行注塑成型而制造,具有形成于第一流路51的下游并向乘坐于左前部座椅S1的乘员的上半身送风的第一通风吹出口42、形成于第一流路51的下游并向乘坐于左前部座椅S1的乘员的脚送风的第一脚部吹出口43、形成于第二流路52的下游并向乘坐于右前部座椅S2的乘员的上半身送风的第二通风吹出口44、形成于第二流路52的下游并向乘坐于右前部座椅S2的乘员的脚送风的第二脚部吹出口45、用于从第二流路52朝向挡风玻璃进行送风并抑制挡风玻璃的模糊的除霜吹出口46、形成于第一流路51的下游并向乘坐于左后部座椅S3的乘员送风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10;10A),配置于车室内,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40),其在内部形成有空气的流路(50);蒸发器(23),其配置于所述流路(50),对空气进行冷却;加热器(24;84),其对通过了所述蒸发器(23)的空气进行加热;分隔壁(25),其将所述流路(50)分隔而能够使通过了所述加热器(24;84)的空气向第一流路(51)和第二流路(52)分流;第一温度调节单元(26),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路(51),用于对在该第一流路(51)内流动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第二温度调节单元(27),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流路(52),用于对在该第二流路(52)内流动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第一吹出口(42,43,47;49),其形成于所述壳体(40),将流过所述第一流路(51)的空气吹出;第一开闭风门(32,33,37;39),其能够调整从所述第一吹出口(42,43,47;49)吹出的空气的量;第二吹出口(44~46,48),其形成于所述壳体(40),将流过所述第二流路(52)的空气吹出;第二开闭风门(34~36,38),其能够调整从所述第二吹出口(4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崎久善长野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