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莲花式出风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245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央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莲花式出风口装置。所述一种莲花式出风口装置,包括:导流管一、导流管二、导流管三、导流板、导流片一、导流片二、导流片三。所述导流管二的外径小于导流管一的内径,且导流管二的高度与导流管一的高度相同,所述导流管三的外径小于导流管二的内径,且导流管三的高度与导流管二的高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导流片使供风达到接近360°环形范围,扩大了供风面积,改善了空调送风与空气的混合效果。

A Lotus Type Air Outle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莲花式出风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央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莲花式出风口装置。
技术介绍
中央空调出风口装置是中央空调系统中用于送风的末端设备,是一种空气分配装置。送风口将经过降温或者升温后的空气送到室内,从而保证室内制冷或采暖的效果。传统的出风口装置对降温或者升温后的气流直接通过网格状出风口以层流的状态导出,此类出风口供风面积较小,不能充分的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如何使出风口导出的热风或冷风与空气充分混合,是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莲花式出风口装置来提热交换效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莲花式出风口装置,包括:导流管一、导流管二、导流管三、导流板、导流片一、导流片二、导流片三;所述导流管一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导流管二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导流管二设置在导流管一的内部;所述导流管三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导流管三设置在导流管二的内部;所述导流管二的外径小于导流管一的内径,且导流管二的高度与导流管一的高度相同;所述导流管三的外径小于导流管二的内径,且导流管三的高度与导流管二的高度相同;所述导流板为圆柱体结构,其上端面与导流管三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导流板在垂直方向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导流片一为多个近似莲花瓣结构环绕排布在导流管三下端面外侧壁形成的结构;所述导流片二为多个近似莲花瓣结构环绕排布在导流管二下端面外侧壁形成的结构;所述导流片三为多个近似莲花瓣结构环绕排布在导流管一下端面外侧壁形成的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在垂直方向设置的通孔呈喇叭状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在垂直方向设置的通孔与导流板的中轴线呈锐角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片一与导流管一的中轴线呈锐角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片二与导流管一的中轴线呈锐角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片三与导流管一的中轴线呈锐角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便于使用与维护。2.设置导流片使供风达到接近360°环形范围,扩大了供风面积。3.改善了空调送风与空气的混合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与本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莲花式出风口装置,包括:导流管一1、导流管二2、导流管三3、导流板4、导流片一5、导流片二6、导流片三7;所述导流管一1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导流管二2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导流管二2设置在导流管一1的内部;所述导流管三3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导流管三3设置在导流管二2的内部;所述导流管二2的外径小于导流管一1的内径,且导流管二2的高度与导流管一1的高度相同;所述导流管三3的外径小于导流管二2的内径,且导流管三3的高度与导流管二2的高度相同;所述导流板4为圆柱体结构,其上端面与导流管三3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导流板4在垂直方向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导流片一5为多个近似莲花瓣结构环绕排布在导流管三3下端面外侧壁形成的结构;所述导流片二6为多个近似莲花瓣结构环绕排布在导流管二2下端面外侧壁形成的结构;所述导流片三7为多个近似莲花瓣结构环绕排布在导流管一1下端面外侧壁形成的结构。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流板4在垂直方向设置的通孔呈喇叭状设置,此设置增大了送风面积,改善了空调送风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流板4在垂直方向设置的通孔与导流板4的中轴线呈锐角设置,此设置增大了送风面积,改善了空调送风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片一5与导流管一1的中轴线呈锐角设置,此设置增大了送风面积,改善了空调送风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片二6与导流管一1的中轴线呈锐角设置,此设置增大了送风面积,改善了空调送风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片三7与导流管一1的中轴线呈锐角设置,此设置增大了送风面积,改善了空调送风与空气的混合效果。本技术工作原理:空调送风导入导流管一1内,一部分送风通过导流板4设置的通孔导出,一部分进入导流管三3与导流管二2之间的间隙通过导流片一5与导流片二6之间导出,一部分进入导流管二2与导流管一1之间的间隙通过导流片二6与导流片三7之间导出。从导流片一5与导流片二6之间导出的气流,一部分沿着导流片一5之间的间隙导出,一部分沿着导流片二6之间的间隙导出。从导流片二6与导流片三7之间导出的气流,一部分沿着导流片二6之间的间隙导出,一部分沿着导流片三7之间的间隙导出。通过导流板4设置的通孔导出的气流,一部分沿着导流片三7之间的间隙导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莲花式出风口装置,包括:导流管一(1)、导流管二(2)、导流管三(3)、导流板(4)、导流片一(5)、导流片二(6)、导流片三(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一(1)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导流管二(2)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导流管二(2)设置在导流管一(1)的内部;所述导流管三(3)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导流管三(3)设置在导流管二(2)的内部;所述导流管二(2)的外径小于导流管一(1)的内径,且导流管二(2)的高度与导流管一(1)的高度相同;所述导流管三(3)的外径小于导流管二(2)的内径,且导流管三(3)的高度与导流管二(2)的高度相同;所述导流板(4)为圆柱体结构,其上端面与导流管三(3)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导流板(4)在垂直方向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导流片一(5)为多个近似莲花瓣结构环绕排布在导流管三(3)下端面外侧壁形成的结构;所述导流片二(6)为多个近似莲花瓣结构环绕排布在导流管二(2)下端面外侧壁形成的结构;所述导流片三(7)为多个近似莲花瓣结构环绕排布在导流管一(1)下端面外侧壁形成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莲花式出风口装置,包括:导流管一(1)、导流管二(2)、导流管三(3)、导流板(4)、导流片一(5)、导流片二(6)、导流片三(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一(1)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导流管二(2)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导流管二(2)设置在导流管一(1)的内部;所述导流管三(3)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导流管三(3)设置在导流管二(2)的内部;所述导流管二(2)的外径小于导流管一(1)的内径,且导流管二(2)的高度与导流管一(1)的高度相同;所述导流管三(3)的外径小于导流管二(2)的内径,且导流管三(3)的高度与导流管二(2)的高度相同;所述导流板(4)为圆柱体结构,其上端面与导流管三(3)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导流板(4)在垂直方向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导流片一(5)为多个近似莲花瓣结构环绕排布在导流管三(3)下端面外侧壁形成的结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
申请(专利权)人:武城县冠智信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