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流被动可视化出风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245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的出风装置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流被动可视化出风口装置,包括:壳体、固定框、被动增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半圆腔体和壳体组合形成压缩增流结构,并在增流下,形成负压引入室内气流,在壳体下部形成混合,加强室内气流与空调风混合效率;同时利用负压作用,推动叶片,形成判断出风口工作状态的可视化效果;所述压缩部为内置中空的半圆体,半圆剖面固定且竖直设置在壳体一侧,其竖直高度的一半的圆弧面下部了,水平设置有多个贯通其内部的贯通负压孔;所述水平部为内置中空的矩形体,设置在负压部的上方,其一侧为开放部并与压缩部内部中空相连。

A Passive Visualization Air Outlet Device for Increasing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流被动可视化出风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的出风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流被动可视化出风口装置。
技术介绍
出风口装置主要应用于中央空调的末端,通常固定在天花板上或送风管道的出风口的钣金件上。现有出风口装置主要采用固定式结构,即固定式叶片固定在制品支撑装置上,不能实现叶片旋转。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缺陷:1、出风口都是固定形态,不易判断是否出风;2、与室内气流混合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流被动可视化出风口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增流被动可视化出风口装置,包括:包括:壳体、固定框、被动增流机构;所述壳体为的内置贯通通道的矩形体,其上口连接中央空调的输出端;所述固定框为矩形体,其左部设置有贯通固定框上下面的出风部,右部设置有贯通固定框上下面的负压部;所述被动增流机构包括:压缩部、水平部、风扇孔、风扇轴、风扇;所述压缩部为内置中空的半圆柱体,半圆柱体开放面固接于壳体内侧,压缩部轴线与壳体顶面平行,沿压缩部轴线延伸方向在压缩部与壳体内壁距离最小处设置多个贯通压缩部壁面的负压孔;所述水平部为内置中空的矩形体,设置在负压部的上方,其一侧为开放部并与压缩部内部中空相连;所述风扇孔为圆形通孔,贯穿水平部下壁面,其风扇孔设置有贯穿水平部下壁面的一半的孔台;所述风扇轴设置在风扇孔中心处;所述风扇包括:连接套、叶片、外圈;所述连接套为管状体,其内孔套设在风扇轴上,风扇轴对其形成支撑;所述叶片为多个,均匀设置在连接套的外周侧;所述外圈为管状体,其内壁固定连接在叶片外周侧,而外圈的外壁在孔台内,孔台对外圈形成限位,增流气体在此限位下,会有更多气流从叶片之间流进水平部,并同时对叶片形成推力,叶片与外圈一起被推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孔设置为向下倾斜的圆椎孔,与空调气流同向,负压的结构腔体,形成负压部分开孔小利于负压形成,后腔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片之间,一个叶片的一侧在另一个叶片一侧的下部或上部,形成重叠,使气流在叶片之间夹缝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轴下部圆柱体上表面设置黄油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采用主动电机带动,向水平部经压缩部的负压孔喷出,与空调气流形成不同角度的气流方向,而在出风部下部产生湍流,利于空调气流与室内气流的混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部下檐口采用圆角过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使用半圆腔体和壳体组合形成压缩增流结构,并在增流下,形成负压引入室内气流,在壳体下部形成混合,加强室内气流与空调风混合效率;2、利用负压作用,推动叶片,形成判断出风口工作状态的可视化效果;3、整个出风口结构较为简单,利于生产,在简单结构下产生的组合效果,增流、可视化、增强室内与空调风混合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仰视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立体示意图。图3为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与本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如图1所示,一种增流被动可视化出风口装置,包括:壳体1、固定框2、被动增流机构;所述壳体1为的内置贯通通道的矩形体,其上口连接中央空调的输出端;所述固定框2为矩形体,其左部设置有贯通固定框2上下面的出风部21,右部设置有贯通固定框2上下面的负压部22;所述被动增流机构包括:压缩部31、水平部32、风扇孔33、风扇轴34、风扇35;所述压缩部31为内置中空的半圆柱体,半圆柱体开放面固接于壳体1内侧,压缩部31轴线与壳体1顶面平行,沿压缩部31轴线延伸方向在压缩部31与壳体1内壁距离最小处设置多个贯通压缩部31壁面的负压孔311;所述水平部32为内置中空的矩形体,设置在负压部22的上方,其与压缩部31连接的面开放,便于气流从负压孔311导入壳体1内;所述风扇孔33为圆形通孔,贯穿水平部32下壁面,其风扇孔33设置有贯穿水平部32下壁面的一半孔台331;所述风扇轴34设置在风扇孔33中心处;所述风扇35包括:连接套351、叶片352、外圈353;所述连接套351为管状体,其内孔套设在风扇轴34上,风扇轴34对其形成支撑;所述叶片352为多个,均匀设置在连接套351的外周侧;所述外圈353为管状体,其内壁固定连接在叶片352外周侧,而外圈353的外壁在孔台331内,孔台331对外圈353形成限位,增流气体在此限位下,会有更多气流从叶片352之间流进水平部32,并同时对叶片352形成推力,叶片352与外圈353一起被推转动,形成可视化效果。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负压孔311设置为圆锥形孔,小端向出风部21倾斜,与空调气流同向,形成负压是圆锥形小端部位,利于负压形成,圆锥形大端端截面大,利于减少引导增流气体阻力。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叶片352之间,一个叶片的一侧在另一个叶片一侧的下部或上部,形成重叠,使气流在叶片之间夹缝中,利于推动叶片。如3图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风扇轴34下部圆柱体上表面设置黄油槽341,向黄油槽341内添加润滑油以减少旋转阻力。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风扇35采用主动电机带动,向水平部32经压缩部31的负压孔311喷出,与空调气流形成不同角度的气流方向,而在出风部21下部产生湍流,利于空调气流与室内气流的混合。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出风部21下檐口采用圆坡过度,空调新风在出风部21圆形坡面下及附壁效应下,扩散效果更好。本技术工作原理:空调气流从壳体1上端进入,压缩部31圆弧表面和其相对的壳体1壁面形成截面逐渐由大到小,在由小到大形状,气流被压缩增速,在经出风部21扩散入室内;当流经负压孔311上方时,其截面最小,因而流速最高,带动负压孔311附近2气流,并产生负压,压缩部31内部以及水平部32气流会对负压区产生补充,进而压缩部31内部以及水平部32内部产生负压,室内气流经风扇35的叶片352之间流入,对叶片352形成推动力,而产生可视化效果,很方便的判断空调是否在出风状态;室内气流对水平部32以及压缩部31进行补充后,从较小的负压孔311喷出,对空调气流形成向下推动,增加了流速和室内气流与空调风混合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流被动可视化出风口装置,包括:壳体(1)、固定框(2)、被动增流机构;所述壳体(1)为的内置贯通通道的矩形体,其上口连接中央空调的输出端;所述固定框(2)为矩形体,其左部设置有贯通固定框(2)上下面的出风部(21),右部设置有贯通固定框(2)上下面的负压部(22),左右平分矩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增流机构包括:压缩部(31)、水平部(32)、风扇孔(33)、风扇轴(34)、风扇(35);所述压缩部(31)为内置中空的半圆柱体,半圆柱体开放面固接于壳体(1)内侧,压缩部(31)轴线与壳体(1)顶面平行,沿压缩部(31)轴线延伸方向在压缩部(31)与壳体(1)内壁距离最小处设置多个贯通压缩部(31)壁面的负压孔(311);所述水平部(32)为内置中空的矩形体,设置在负压部(22)的上方,其与压缩部(31)连接的面开放,便于气流从负压孔(311)导入壳体(1)内;所述风扇孔(33)为圆形通孔,贯穿水平部(32)下壁面,其风扇孔(33)设置有贯穿水平部(32)下壁面的一半的孔台(331);所述风扇轴(34)设置在风扇孔(33)中心处;所述风扇(35)包括:连接套(351)、叶片(352)、外圈(353);所述连接套(351)为管状体,其内孔套设在风扇轴(34)上,风扇轴(34)对其形成支撑;所述叶片(352)为多个,均匀设置在连接套(351)的外周侧;所述外圈(353)为管状体,其内壁固定连接在叶片(352)外周侧,而外圈(353)的外壁在孔台(331)内,孔台(331)对外圈(353)形成限位,增流气体在此限位下,会有更多气流从叶片(352)之间流进水平部(32),并同时对叶片(352)形成推力,叶片(352)与外圈(353)一起被推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流被动可视化出风口装置,包括:壳体(1)、固定框(2)、被动增流机构;所述壳体(1)为的内置贯通通道的矩形体,其上口连接中央空调的输出端;所述固定框(2)为矩形体,其左部设置有贯通固定框(2)上下面的出风部(21),右部设置有贯通固定框(2)上下面的负压部(22),左右平分矩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增流机构包括:压缩部(31)、水平部(32)、风扇孔(33)、风扇轴(34)、风扇(35);所述压缩部(31)为内置中空的半圆柱体,半圆柱体开放面固接于壳体(1)内侧,压缩部(31)轴线与壳体(1)顶面平行,沿压缩部(31)轴线延伸方向在压缩部(31)与壳体(1)内壁距离最小处设置多个贯通压缩部(31)壁面的负压孔(311);所述水平部(32)为内置中空的矩形体,设置在负压部(22)的上方,其与压缩部(31)连接的面开放,便于气流从负压孔(311)导入壳体(1)内;所述风扇孔(33)为圆形通孔,贯穿水平部(32)下壁面,其风扇孔(33)设置有贯穿水平部(32)下壁面的一半的孔台(331);所述风扇轴(34)设置在风扇孔(33)中心处;所述风扇(35)包括:连接套(351)、叶片(352)、外圈(353);所述连接套(351)为管状体,其内孔套设在风扇轴(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武城县冠智信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