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向式出风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245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央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向式出风口装置。所述一种导向式出风口装置,包括:导流管一、导流罩、导流管二、固定杆、固定板一、转动板一、转动板二、连接杆、驱动装置、固定板二、导杆、通孔、导流板、导流片。所述导流管一为圆筒形结构,其一端延伸至导流罩的内部并与导流罩相通连,所述导流罩为上部封闭下部开放的圆筒形结构,其下端面与导流管二的上部相通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需求可调整供风的风向,同时设置三种工作状态控制导出气流的风速及气流的流向,通过切换导流片的旋转方向来使部分气流呈曲线状态流出。

A Guide Type Air Outle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向式出风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央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向式出风口装置。
技术介绍
中央空调出风口装置是中央空调系统中用于送风的末端设备,是一种空气分配设备。送风口将经过降温或者升温后的空气送到室内,从而保证室内制冷或采暖的效果。传统的出风口装置仅仅对降温或者升温后的气流直接通过网格状出风口导出,此类出风口无法根据不同的需求对通风的范围及风速同步进行调整。因此,如何根据不同环境及需求情况对出风口的出风范围及风速同步进行调整,是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式出风口装置来调整通风向及风速。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导向式出风口装置,包括:导流管一、导流罩、导流管二、固定杆、固定板一、转动板一、转动板二、连接杆、驱动装置、固定板二、导杆、通孔、导流板、导流片;所述导流管一为圆筒形结构,其一端延伸至导流罩的内部并与导流罩相通连;所述导流罩为上部封闭下部开放的圆筒形结构,其下端面与导流管二的上部相通连;所述固定板一设置在导流罩的上方;所述转动板二为圆柱体结构,其侧壁面设有一个弧形的凹槽,且该凹槽的上表面贴近转动板一的下端面;所述固定板二与转动板弧形凹槽处的侧壁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二的上端面与转动板二侧壁面弧形凹槽的上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导杆为圆柱体结构,其垂直设置在固定板二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杆为圆柱体结构,其下端面与转动板二的上端面垂直连接,其上端面与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转动板二的中轴线与连接杆的中轴线、导流罩的中轴线、导流管二的中轴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转动板一为近似等边三角体结构,其三个侧面均为弧形结构,且其一个侧面贴近转动板二的侧壁面;所述转动板一的三个角处均设有条形的通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转动板一的中轴线处,另一端穿过固定板一及通孔与导流片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垂直连接;所述导流板为圆柱体结构,其在垂直方向设有多个通孔,且其上端面与导流管二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导流片为弧形板状体结构,其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导流片相贴近形成圆筒形结构;所述导流片的两个侧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导流片的下端面贴近导流板的上端面;所述导流片的上端面贴近导流管二上部的下端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在垂直方向设置通孔朝向与导流板的中轴线呈锐角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在垂直方向设置的通孔为自上而下渐放式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在垂直方向设置的通孔呈最速曲线弯曲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在垂直方向设置的通孔处设置凸起或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便于使用与维护。2.根据需求可调整供风的风向,同时设置三种工作状态控制导出气流的风速及气流的流向。3.通过切换导流片的旋转方向来使部分气流呈曲线状态流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视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视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视图三。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与本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如图1-6所示,一种导向式出风口装置,包括:导流管一1、导流罩2、导流管二3、固定杆4、固定板一5、转动板一6、转动板二7、连接杆8、驱动装置9、固定板二10、导杆11、通孔12、导流板13、导流片14;所述导流管一1为圆筒形结构,其一端延伸至导流罩2的内部并与导流罩2相通连;所述导流罩2为上部封闭下部开放的圆筒形结构,其下端面与导流管二3的上部相通连;所述固定板一5设置在导流罩2的上方;所述转动板二7为圆柱体结构,其侧壁面设有一个弧形的凹槽,且该凹槽的上表面贴近转动板一6的下端面;所述固定板二10与转动板弧形凹槽处的侧壁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二10的上端面与转动板二7侧壁面弧形凹槽的上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导杆11为圆柱体结构,其垂直设置在固定板二10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杆8为圆柱体结构,其下端面与转动板二7的上端面垂直连接,其上端面与驱动装置9相连接;所述转动板二7的中轴线与连接杆8的中轴线、导流罩2的中轴线、导流管二3的中轴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转动板一6为近似等边三角体结构,其三个侧面均为弧形结构,且其一个侧面贴近转动板二7的侧壁面;所述转动板一6的三个角处均设有条形的通孔;所述固定杆4的一端固定在转动板一6的中轴线处,另一端穿过固定板一5及通孔12与导流片14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垂直连接;所述导流板13为圆柱体结构,其在垂直方向设有多个通孔,且其上端面与导流管二3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导流片14为弧形板状体结构,其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导流片14相贴近形成圆筒形结构;所述导流片14的两个侧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导流片14的下端面贴近导流板13的上端面;所述导流片14的上端面贴近导流管二3上部的下端面。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流板13在垂直方向设置通孔朝向与导流板12的中轴线呈锐角设置,此设置增大了送风面积,改善了空调送风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流板13在垂直方向设置的通孔为自上而下渐放式设置,此设置增大了送风面积,改善了空调送风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流板13在垂直方向设置的通孔呈最速曲线弯曲设置,此设置使空调送风以最快的速度通过通孔7流出,且流出的风向呈螺旋状,增大了送风面积,改善了空调送风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流板13在垂直方向设置的通孔处设置凸起或凹槽,此设置使空调送风经过所述导流板13在垂直方向设置的通孔后产生紊流,增大了送风面积,改善了空调送风与空气的混合效果。本技术工作原理:第一种工作状态:多个导流片14相贴近形成圆筒形结构时,空调送风通过导流管一1引入至导流罩2内,再通过多个导流片14相贴近形成圆筒形结构内引导气流至导流板13垂直方向设置的通孔流出。第二种工作状态:驱动装置9启动,通过连接杆8带动转动板二7顺时针旋转360°,同时固定板二10及导杆11均旋转360°,导杆11穿入转动板一6一个角的条形通孔并带动多个转动板一6均逆时针旋转120°,驱动装置9停止运行,空调送风通过导流管一1引入至导流罩2内,再通过导流管二3及多个导流片14引导气流至导流板13垂直方向设置的通孔流出,此时经过导流片14的部分气流呈顺时针旋转。第三种工作状态:驱动装置9启动,再次通过连接杆8带动转动板二7顺时针旋转360°,同时固定板二10及导杆11均旋转360°,导杆11穿入转动板一6一个角的条形通孔并带动多个转动板一6均逆时针旋转120°,驱动装置9停止运行,空调送风通过导流管一1引入至导流罩2内,再通过导流管二3及多个导流片14引导气流至导流板13垂直方向设置的通孔流出,此时经过导流片14的部分气流呈逆时针旋转。驱动装置9启动,再次通过连接杆8带动转动板二7顺时针旋转360°,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向式出风口装置,包括:导流管一(1)、导流罩(2)、导流管二(3)、固定杆(4)、固定板一(5)、转动板一(6)、转动板二(7)、连接杆(8)、驱动装置(9)、固定板二(10)、导杆(11)、通孔(12)、导流板(13)、导流片(1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一(1)为圆筒形结构,其一端延伸至导流罩(2)的内部并与导流罩(2)相通连;所述导流罩(2)为上部封闭下部开放的圆筒形结构,其下端面与导流管二(3)的上部相通连;所述固定板一(5)设置在导流罩(2)的上方;所述转动板二(7)为圆柱体结构,其侧壁面设有一个弧形的凹槽,且该凹槽的上表面贴近转动板一(6)的下端面;所述固定板二(10)与转动板弧形凹槽处的侧壁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二(10)的上端面与转动板二(7)侧壁面弧形凹槽的上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导杆(11)为圆柱体结构,其垂直设置在固定板二(10)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杆(8)为圆柱体结构,其下端面与转动板二(7)的上端面垂直连接,其上端面与驱动装置(9)相连接;所述转动板二(7)的中轴线与连接杆(8)的中轴线、导流罩(2)的中轴线、导流管二(3)的中轴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转动板一(6)为近似等边三角体结构,其三个侧面均为弧形结构,且其一个侧面贴近转动板二(7)的侧壁面;所述转动板一(6)的三个角处均设有条形的通孔;所述固定杆(4)的一端固定在转动板一(6)的中轴线处,另一端穿过固定板一(5)及通孔(12)与导流片(14)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垂直连接;所述导流板(13)为圆柱体结构,其在垂直方向设有多个通孔,且其上端面与导流管二(3)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导流片(14)为弧形板状体结构,其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导流片(14)相贴近形成圆筒形结构;所述导流片(14)的两个侧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导流片(14)的下端面贴近导流板(13)的上端面;所述导流片(14)的上端面贴近导流管二(3)上部的下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向式出风口装置,包括:导流管一(1)、导流罩(2)、导流管二(3)、固定杆(4)、固定板一(5)、转动板一(6)、转动板二(7)、连接杆(8)、驱动装置(9)、固定板二(10)、导杆(11)、通孔(12)、导流板(13)、导流片(1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一(1)为圆筒形结构,其一端延伸至导流罩(2)的内部并与导流罩(2)相通连;所述导流罩(2)为上部封闭下部开放的圆筒形结构,其下端面与导流管二(3)的上部相通连;所述固定板一(5)设置在导流罩(2)的上方;所述转动板二(7)为圆柱体结构,其侧壁面设有一个弧形的凹槽,且该凹槽的上表面贴近转动板一(6)的下端面;所述固定板二(10)与转动板弧形凹槽处的侧壁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二(10)的上端面与转动板二(7)侧壁面弧形凹槽的上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导杆(11)为圆柱体结构,其垂直设置在固定板二(10)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杆(8)为圆柱体结构,其下端面与转动板二(7)的上端面垂直连接,其上端面与驱动装置(9)相连接;所述转动板二(7)的中轴线与连接杆(8)的中轴线、导流罩(2)的中轴线、导流管二(3)的中轴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转动板一(6)为近似等边三角体结构,其三个侧面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
申请(专利权)人:武城县冠智信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