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操纵结构及包含其的拖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336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拖拉机操纵结构及包含其的拖拉机,包括依次套接在下操纵杆外侧衬套和挡圈,所述衬套与所述下操纵杆的球铰相接触,所述挡圈与所述衬套相接触,包括自补偿结构,所述自补偿结构具有弹性,所述自补偿结构套设在所述下操纵杆的外侧,所述自补偿结构的上端与所述挡圈相接触,所述自补偿结构的下端与所述衬套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补偿结构对下操纵杆施加预压紧力,补偿装配尺寸上的变化,补偿下操纵杆、衬套和支座因磨损产生的间隙,减少振动噪音。

A tractor control structure and a tractor containing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拖拉机操纵结构及包含其的拖拉机
本技术涉及车辆变速机构领域,具体为一种拖拉机操纵结构及包含其的拖拉机。
技术介绍
拖拉机的传动系用于传递、改变和分配由发动机传至驱动轮的转矩,使拖拉机的牵引力和行驶速度能在宽广的范围内变化。通过传动系中的某些部件,还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动力输出轴,以驱动作业机具。目前,国内拖拉机传动系中主变速箱是齿轮传动挂接式(换挡过程中动力需中断)有级操纵结构;本产品的变速箱操纵结构为移动同步器套环挂档,齿轮为常啮合式;变速箱的操纵系统包括操纵结构和同步器;常用操纵结构为杠杆式机械结构。如图3所示,由于操纵结构中的下操纵杆频繁操作,下操纵杆与支座和衬套构成的球形铰点磨损,形成间隙,下操纵杆产生振动,将变速箱传来振动噪声进一步放大。因此,提供一种包含自补偿结构的拖拉机操纵结构实现下操纵杆间隙的自补偿,减少振动和噪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含自补偿结构的拖拉机操纵结构实现下操纵杆间隙的自补偿,减少振动和噪音。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拖拉机操纵结构,包括依次套接在下操纵杆外侧衬套和挡圈,所述衬套与所述下操纵杆的球铰相接触,所述挡圈与所述衬套相接触,包括自补偿结构,所述自补偿结构具有弹性,所述自补偿结构套设在所述下操纵杆的外侧,所述自补偿结构的上端与所述挡圈相接触,所述自补偿结构的下端与所述衬套相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技术中下操纵杆的球铰分别与衬套和支座相接触并在支座的内孔内转动,长期使用造成球铰或衬套或支座内孔的磨损,下操纵杆产生振动并将变速箱传来的噪音进一步放大。本技术在挡圈和衬套之间增设自补偿结构,对下操纵杆施加向下的预压紧力,补偿装配尺寸上的变化,补偿下操纵杆、衬套和支座因磨损产生的间隙,减少振动噪音。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自补偿结构包括弹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弹簧对下操纵杆施加预紧压力,补偿装配间隙和和磨损间隙,减少振动噪音。具体的,在拖拉机操纵结构中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进一步,所述弹簧为波形弹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波形弹簧在较小的安装空间内发挥其负载功能,装配时波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下操纵杆施加向下的预压紧力,补偿装配尺寸上的变化,且负荷与变形成比例关系。装配空间小,原有零部件改动小。进一步,所述波形弹簧为单层波形弹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单层波形弹簧的占用空间小,增加本技术的自补偿结构时,不需要对原有结构进行过多的改进。可以通过减小衬套的厚度或者改变挡圈与支座的卡接位置,实现增设自补偿结构。进一步,所述波形弹簧为对顶波形弹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顶波形弹簧的占用空间小,相对于普通螺旋压簧,承受相似的负荷时至少可节省一半左右的空间,适合轴向空间有限制的地方。进一步,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套设在所述下操纵杆的外侧,所述缓冲组件的上表面与所述挡圈相接触,所述缓冲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自补偿结构相接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设缓冲组件以填充挡圈和自补偿结构之间的间隙,使自补偿结构在拖拉机操纵结构中呈压缩状态,对下操纵杆施加预压紧力。同时增大自补偿结构与挡圈的接触面积,避免自补偿结构较大的压强直接作用在挡圈上而造成挡圈的损耗,进而使下操纵杆的球铰上端压紧或限位结构失效,影响操纵结构的正常工作。进一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垫圈,至少一个的所述垫圈从上至下依次抵接并且套设在所述下操纵杆的外侧,最上方的所述垫圈的上表面与所述挡圈相接触,最下方的所述垫圈的下表面与所述自补偿结构相接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垫圈做缓冲组件,成本低、更换简便、使用寿命长,可根据挡圈和自补偿结构之间的间隙设置垫圈的数量。进一步,所述垫圈为两个,包括套设在所述下操纵杆外侧的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垫圈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垫圈的下表面与所述自补偿结构相接触,所述第二垫圈的上表面与所述挡圈相接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调节挡圈和自补偿结构之间的间隙,同时垫圈承受自补偿结构的压力,避免自补偿结构较大的压强直接作用在挡圈上而造成挡圈的过度损耗,使得自补偿结构与垫圈接触面平整。具体的,所述第一垫圈为平垫圈,所述第二垫圈为平垫圈。在上述改进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尺寸的需求,所述垫圈也可以为按照需求选择的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拖拉机,包括所述拖拉机操纵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拖拉机操纵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拖拉机操纵结构的局部视图A;图3为现有技术中操纵结构局部视图;图4为波形弹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座,2、下操纵杆,3、衬套,4、波形弹簧,5、第一垫圈,6、第二垫圈,7、挡圈,8、拨头,9、主变速换挡传递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拖拉机操纵结构,包括依次套接在下操纵杆2外侧衬套3和挡圈7,所述衬套3与所述下操纵杆2的球铰相接触,所述挡圈7与所述衬套3相接触,包括自补偿结构,所述自补偿结构具有弹性,所述自补偿结构套设在所述下操纵杆2的外侧,所述自补偿结构的上端与所述挡圈7相接触,所述自补偿结构的下端与所述衬套3相接触。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自补偿结构包括弹簧。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如图4所示,所述弹簧为波形弹簧4。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优选地,所述波形弹簧4为单层波形弹簧。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套设在所述下操纵杆2的外侧,所述缓冲组件的上表面与所述挡圈7相接触,所述缓冲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自补偿结构相接触。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一个垫圈,所述垫圈套设在所述下操纵杆2的外侧,所述垫圈的上表面与所述挡圈7相接触,所述垫圈的下表面与所述自补偿结构相接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拖拉机,包括所述拖拉机操纵结构。实施例2如图1-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两个垫圈,包括套设在所述下操纵杆2外侧的第一垫圈5和第二垫圈6,所述第一垫圈5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垫圈6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垫圈5的下表面与所述自补偿结构相接触,所述第二垫圈6的上表面与所述挡圈7相接触。具体的,所述第一垫圈5为平垫圈,所述第二垫圈6为平垫圈。在上述改进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尺寸的需求,所述垫圈也可以为按照需求选择的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具体的,下操纵杆2设置于支座1的内孔内,下操纵杆2的球铰的下部球面与支座1的内孔相接触,衬套3套接在下操纵杆2外侧,衬套3的内侧壁与球铰相适配并与球铰相接触。下操纵杆2上还依次套接有波形弹簧4、第一垫圈5和第二垫圈6,并压在衬套3上。支座1内还卡接有挡圈7,挡圈7的下表面与第二垫圈6的上表面相接触,防止垫圈从上方脱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拖拉机,包括所述拖拉机操纵结构。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波形弹簧4替换为对顶波形弹簧。对顶波形弹簧提供较大的压紧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拉机操纵结构,包括依次套接在下操纵杆(2)外侧衬套(3)和挡圈(7),所述衬套(3)与所述下操纵杆(2)的球铰相接触,所述挡圈(7)与所述衬套(3)相接触,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补偿结构,所述自补偿结构具有弹性,所述自补偿结构套设在所述下操纵杆(2)的外侧,所述自补偿结构的上端与所述挡圈(7)相接触,所述自补偿结构的下端与所述衬套(3)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拉机操纵结构,包括依次套接在下操纵杆(2)外侧衬套(3)和挡圈(7),所述衬套(3)与所述下操纵杆(2)的球铰相接触,所述挡圈(7)与所述衬套(3)相接触,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补偿结构,所述自补偿结构具有弹性,所述自补偿结构套设在所述下操纵杆(2)的外侧,所述自补偿结构的上端与所述挡圈(7)相接触,所述自补偿结构的下端与所述衬套(3)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拖拉机操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补偿结构包括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拖拉机操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波形弹簧(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拖拉机操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弹簧(4)为单层波形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拖拉机操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弹簧(4)为对顶波形弹簧。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一种拖拉机操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林燕李栓涛张继伟张继东
申请(专利权)人: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