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内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036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银杏内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银杏内酯组合物包括银杏内酯A、B、K,其特征在于,以重量比计,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比例为(20~40):(50~75):(0.2~5)。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的血小板体外聚集模型,在给药银杏内酯组合物后,发现血小板聚集被显著抑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的原代心肌细胞糖氧剥夺模型,在给予银杏内酯组合物后,发现原代心肌细胞活力显著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的大鼠冠状动脉结扎模型,在给予银杏内酯组合物治疗或预防后,发现模型动物的心脏组织病理学、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中CK‑MB和cTn等指标被不同程度地改善。综上所述,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合物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具有显著的治疗或预防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杏内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特别是涉及银杏内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板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进而导致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由于不同类型的ACS的治疗策略存在一定差异,根据患者发病时的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可将ACS分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其中,根据心肌损伤血清生物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或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cTn)测定结果,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分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我国ACS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全国有心肌梗死患者250万;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2013年农村地区急性梗死病死率为66.62/10万,城市地区为51.45/10万。临床上,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但溶栓和PCI均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仔细衡量风险获益比。银杏(GinkgobilobaL.),又名白果树、公孙树、飞蛾叶、鸭脚子等,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属于古老的孑遗稀有植物,有“活化石”、“植物界大熊猫”的美称。银杏内酯是银杏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是一类罕见的天然化合物,迄今尚未发现存在于其他植物中,银杏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保护中枢神经等药理作用,但目前尚未见有关银杏内酯成分及其组合物等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应用血小板聚集模型、原代心肌细胞氧糖剥夺模型和大鼠冠状动脉结扎模型评价银杏内酯组合物防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作用,旨在提供一种多成分协同防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银杏内酯组合物。由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银杏内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药物的应用。所述用于,可以是包括预防或治疗在内的一切有益于改善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方式。其具体包括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保护缺血心肌细胞、改善其病理状况、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或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的血清学指标等等。进一步地,所述银杏内酯组合物包括银杏内酯A、B、K,以重量比计,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比例为(20~40):(50~75):(0.2~5)。进一步地,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比例为(20~35):(50~70):(0.5~4)。更进一步地,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比例为(20~30):(50~65):(0.8~4)。优选地,以重量比计,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比例为20:50:5。优选地,以重量比计,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比例为30:75:0.2。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具体地,所述用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药物可以使用各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口服制剂或非口服制剂,比如注射给药剂型、吸入给药剂型或外用给药制剂等。且该药物可用于相关疾病的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治疗。进一步地,银杏内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片剂、胶囊剂、粉针剂、注射剂、栓剂、透皮制剂等等。本专利技术采用血小板体外聚集模型、原代心肌细胞糖氧剥夺模型和大鼠冠状动脉结扎等模型,模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各个关键病理环节,治疗和预防给予银杏内酯组合物注射和口服剂干预后,发现银杏内酯组合物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保护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降低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大鼠血清中CK-MB和cTn水平,同时大鼠心脏组织的病变也显著改善。总之,银杏内酯组合物具有治疗和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需要注意的是,如未注明具体条件者,均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原料药或辅料,以及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数、比率、比例或份数按重量计。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银杏内酯组合物注射给药剂型的配制1.银杏内酯组合物的配制原料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银杏内酯K(GK)以及银杏内酯组合物1-4由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制,具体如下;表1银杏内酯组合物及剂量设计2.组合物溶液的配制将银杏内酯按表1比例组合用生理盐水配成0.131、0.262和0.524mg/mL。实施例2银杏内酯组合物口服给药剂型的配制1.组合物片剂的制备将银杏内酯组合物按表1比例称量后,加入淀粉、乳糖、20%的明胶溶液、干淀粉和蒸馏水,混合干燥后加入润滑剂,压片,包衣,即得银杏内酯组合物的片剂。2.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将银杏内酯组合物按表1比例称量后,加入淀粉、5%的明胶溶液和蒸馏水,压成薄片,粉碎成小颗粒,即得药物组合物的颗粒剂。实施例3银杏内酯组合物吸入给药剂型的配制组合物喷雾剂的制备:按表1银杏内酯组合物比例,称取组合物4g,加入10mL的乙醇中搅拌至溶解,再加入50mL聚乙二醇,搅匀得到组合物溶液备用;配制含有0.01%苯扎溴铵的水溶液,将配制的银杏内酯组合物溶液缓慢加入到水溶液中,边加边搅拌,得到一外观澄明的溶液,灌装于适当的容器中,即得。实施例4银杏内酯组合物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1.动物雄性家兔2只,体重2.0~3.0kg,购于南京市青龙山动物养殖场,许可证号SCXK(苏)2012-0008。2.实验药品及试剂银杏内酯组合物1~4,按照实施例1所述比例配制。枸橼酸钠、二甲基亚砜(DMSO)、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X-100(TritonX-100)和多聚甲醛购于南京化学试剂公司;盐酸利多卡因购于上海朝晖药业;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购自Sigma公司,用生理盐水配成10mg/L母液。3.仪器LG-PABER-I型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购自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80-2型台式低速离心机,购自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Sartorius分析天平,购自北京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4.实验方法4.1富血小板血浆采集取家兔2只,腹腔注射利多卡因麻醉,手术分离颈总动脉取血,用3.8%枸橼酸钠溶液以1:9抗凝,8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作为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剩余部分再以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作为贫血小板血浆(platelet-poorplasma,PPP)。4.2富血小板血浆处理采用用PPP调节PRP的血小板浓度至400×109个/L,通过比浊法进行血小板聚集实验。在检测管中加入260μLPRP和各组受试药物30μL(4组银杏内酯组合物设置浓度梯度0.04、0.4和4mg/L,溶于1.5μLDMSO,另加27.5μL生理盐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银杏内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杏内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银杏内酯组合物包括银杏内酯A、B、K,其特征在于,以重量比计,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比例为(20~40):(50~75):(0.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银杏内酯组合物包括银杏内酯A、B、K,其特征在于,以重量比计,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比例为(20~35):(50~70):(0.5~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银杏内酯组合物包括银杏内酯A、B、K,其特征在于,以重量比计,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比例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伟曹泽彧范小雪许治良曹亮王振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