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轴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191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绝缘轴注塑模具,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它包括上下模架、上下模腔和轴体,下模腔设有下模进料孔和若干下模穴,下模腔上端面设有连通下模进料孔和下模穴的流道,上模腔设有上模穴,轴体分别与上模穴、下模穴插接,上模架设有与下模进料孔连通的加料帽,下模进料孔连接有拉料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团状模塑料通过注塑模具和注塑机成型至轴体上加热不均匀,料流动性差、废率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注塑绝缘料从上、下模中间经流道进入上、下模穴,流动性好,对轴体上料均匀。上下模穴对准精确,防止了绝缘层过厚导致后续加工余量过多的浪费。模具加热速度快,热量损失低保证注塑效果。

An Injection Mold for Insulation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轴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塑料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团状模塑料对绝缘轴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团状模塑料通过注塑模具和注塑机在轴体上形成绝缘层,绝缘层再经机加工后将具有更优良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即可满足各种产品的性能要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7053596A,申请公布日2017年8月18日,名称为“一种双绝缘转子BMC一体成型机”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BMC团状模塑料装置。包括下成型模芯、上成型模芯、下合模部分、上合模部分、成品转子,下成型模芯放入下合模部分内,上成型模芯放入上合模部分内,下成型模芯上方设有上成型模芯,上成型模芯套在上合模部分内,上合模部分贴紧下成型模芯,下成型模芯与上成型模芯内注塑出成品转子。该装置主要提高了产品的同心度,不适合对于轴体上形成绝缘层的注塑。另外,对于较小产品注塑,为了保证定位准确采用一模一穴,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团状模塑料通过注塑模具和注塑机成型至轴体上加热不均匀,料流动性差导致产品报废率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充分测量均匀料流动性好的绝缘轴注塑模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轴注塑模具,它包括下模架(1)、与下模架(1)连接的下模腔(14)、下模架(1)上方的上模架(2),与上模架(2)连接的上模腔(21)和轴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腔(14)设有下模进料孔(141)和若干以下模进料孔(141)中轴线为中心均布的下模穴(143),下模腔(14)上端面设有连通下模进料孔(141)和下模穴(143)的流道(142),所述上模腔(21)设有上模穴(211),所述轴体(4)分别与上模穴(211)、下模穴(143)插接,所述上模架(2)设有与下模进料孔(141)连通的加料帽(23),所述下模进料孔(141)连接有拉料杆(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轴注塑模具,它包括下模架(1)、与下模架(1)连接的下模腔(14)、下模架(1)上方的上模架(2),与上模架(2)连接的上模腔(21)和轴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腔(14)设有下模进料孔(141)和若干以下模进料孔(141)中轴线为中心均布的下模穴(143),下模腔(14)上端面设有连通下模进料孔(141)和下模穴(143)的流道(142),所述上模腔(21)设有上模穴(211),所述轴体(4)分别与上模穴(211)、下模穴(143)插接,所述上模架(2)设有与下模进料孔(141)连通的加料帽(23),所述下模进料孔(141)连接有拉料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进料孔(141)为阶梯孔,大直径孔凹陷下模腔(14)上端面、深度为E,所述拉料杆(5)与小直径孔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穴(143)为阶梯孔,大直径孔凹陷下模腔(14)上端面,小直径孔壁与轴体(4)侧壁之间留有空隙,大直径孔与小直径孔连接的水平阶梯面为圆弧凹面、深度为F,小直径孔上端面至下模腔(14)上端面距离为G。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绝缘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流道(142)凹陷下模腔(14)上端面,流道深度与下模穴(143)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鼎赖其伟陈毅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林鼎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