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变形连铸管式结晶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变形连铸管式结晶器。
技术介绍
连铸管式结晶器的主体是由一块铜管直接成型,铜管外套设有水套,冷却水与整个铜管冷面接触。相比于组合式结晶器,连铸管式结晶器没有铜板之间的角缝,并且角部水缝布置更为合理,对铸坯冷却更均匀,角部质量更好。但是连铸管式结晶器的铜管一般较薄,仅在结晶器顶部和底部用法兰将铜管与水套固定,阻止顶部和底部的变形,铜管的中部与水套之间无法像组合式结晶器一样用螺栓连接固定,又由于连铸管式结晶器的高度较大,一般在0.9m左右,因此容易在钢水静压力、冷却水静压力和热应力作用下导致铜管中部产生较大变形,铜管变形最大的区域在钢液液面下0.1m的位置。研究表明,随着连铸管式结晶器横截面的增大,变形量也随之增加0.4~1.4mm,传热热阻增加30%~70%,会显著影响铸坯的传热和凝固行为,造成局部传热不均,形成裂纹等缺陷,尤其是铸坯角部裂纹。此外,铜管变形量增加后,铜管与铸坯的磨损增加,会降低铜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变形连铸管式结晶器,旨在解决现有的连铸管式结晶器在使用过程中 ...
【技术保护点】
1.小变形连铸管式结晶器,包括铜管(10)和水套(20);所述铜管(10)呈矩形,且铜管(10)上彼此相邻的侧面通过圆弧部平滑过渡连接;所述水套(20)套设在铜管(10)上,且水套(20)与铜管(10)之间形成有水缝(30);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部上沿铜管(10)高度方向的局部朝外凸起形成有凸棱(11),所述凸棱(11)的厚度与水缝(30)的宽度相一致,且凸棱(11)的外表面为与水套(20)的内表面相匹配的弧形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变形连铸管式结晶器,包括铜管(10)和水套(20);所述铜管(10)呈矩形,且铜管(10)上彼此相邻的侧面通过圆弧部平滑过渡连接;所述水套(20)套设在铜管(10)上,且水套(20)与铜管(10)之间形成有水缝(30);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部上沿铜管(10)高度方向的局部朝外凸起形成有凸棱(11),所述凸棱(11)的厚度与水缝(30)的宽度相一致,且凸棱(11)的外表面为与水套(20)的内表面相匹配的弧形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变形连铸管式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11)外表面的弧形长度为5~40mm,凸棱(11)的厚度为4~1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变形连铸管式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10)的高度为H1,所述凸棱(11)的高度为H2,100mm≤H2≤H1-20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变形连铸管式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11)的顶部比铜管(10)的顶部低至少10mm,所述凸棱(11)的底部比铜管(10)的底部高至少1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鑫,曾建华,吴国荣,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