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控接线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70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接线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控接线件,包括接线件本体和安装于接线件本体上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上形成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插接于所述接线件本体的对应处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橡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橡胶体紧贴于导电片的定位板与接线件本体的对应连接处,从而可增强导电片与接线件本体连接的密封性,从而避免因定位板与接线件本体的连接处存在的间隙而导致导电片进水后易导致损坏的问题。

A New Energy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控接线件
本技术涉及接线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控接线件。
技术介绍
电控接线件是一种可以直接与电路板连接的连接件。目前,公告号为CN20592112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控接线件,包括接线件本体,接线件本体上设有导电片引导槽,还包括导电片,所述的导电片顶部的平面设有便于安装接线螺丝的螺丝孔,导电片的两端向下折弯,导电片通过挤压挤进导电片引导槽,接线件本体的底部设有直接与电路板上的孔槽卡接配合的定位脚。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与电路板上的孔槽卡接配合的定位脚与接线件本体的连接处存在间隙导致密封性不足,进水后则容易导致导电片连接线路的损坏,因此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控接线件,提高定位脚与接线件本体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避免进水导致导电片连接的线路的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控接线件,包括接线件本体和安装于接线件本体上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上形成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插接于所述接线件本体的对应处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橡胶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体紧贴于导电片的定位板与接线件本体的对应连接处,从而可增强导电片与接线件本体连接的密封性,从而避免因定位板与接线件本体的连接处存在的间隙而导致导电片进水后易导致损坏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线件本体与所述定位板对应处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形成有容置所述橡胶体的容置槽,所述橡胶体上形成有供所述定位板穿设的穿透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线件本体上对应定位板固定的安装块上形成容置槽,橡胶体容置于容置槽中,从而使橡胶体的安装结构更稳定,橡胶体上形成供定位板穿设的穿透孔,使结构更合理的同时使橡胶体可紧贴于定位板,有利于提高橡胶体的密封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从上至下均朝向靠近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置槽的侧壁从上至下朝向靠近定位板的一侧倾斜,由此使容置槽的下部开口较小,上部空间大,可实现橡胶体在容置槽中的固定安装,避免橡胶体脱出,从而形成密封性较好的密封结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线件本体上形成有安装所述导电片的安装槽,且述导电片通过定位结构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片安装于接线件本体上形成的安装槽中实现初步安装,然后通过定位结构进一步固定,从而使导电片更稳定地固定于接线件本体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固定杆、插片和插槽,所述固定杆穿设于所述接线件本体的外侧壁并对应插接于所述导电片的侧壁处,且插接于所述接线件本体另一侧的内侧壁;所述插片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插槽形成于所述接线件本体内且与所述插片对应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穿设于接线件本体的外侧壁并插接于导电片上实现固定杆与导点片的连接,然后通过使固定杆插接至接线件本体另一侧的内侧壁将固定杆固定,从而实现导电片的固定安装,避免导电片从接线件本体内脱出;固定杆通过插片和插槽的进一步固定,避免固定杆脱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上对应形成有容置所述插片的活动槽,所述插片与所述活动槽通过弹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上对应形成容置插片的活动槽,使插片可挤压弹簧并容置于活动槽中,实现固定杆的插接;另一方面,又使插片可在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与插槽稳定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对应电路板孔槽的一端形成有插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定位板上形成的插脚实现与电路板孔槽的对应插接,从而便于连接线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脚上朝向电路板孔槽的一端形成有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脚上朝向电路板孔槽形成的凹槽可减小插脚末端插接处的厚度,从而使插脚的末端更易于对应插接至电路板孔槽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脚靠近所述定位板处设有支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脚靠近定位板处设有的支撑板可增强插脚的结构强度,从而避免插脚插接至电路板孔槽中时容置发生断裂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开有挤压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挤压槽起定位效果,当导电片对应安装槽后,可利用挤压装置将导电片挤压至与挤压槽平齐的位置,实现导电片在安装槽内的初步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橡胶体紧贴于导电片的定位板与接线件本体的对应连接处,从而可增强导电片与接线件本体连接的密封性,从而避免因定位板与接线件本体的连接处存在的间隙而导致导电片进水后易导致损坏的问题;2.固定杆穿设于接线件本体的外侧壁并插接于导电片上实现固定杆与导点片的连接,然后通过使固定杆插接至接线件本体另一侧的内侧壁将固定杆固定,从而实现导电片的固定安装,避免导电片从接线件本体内脱出;固定杆通过插片和插槽的进一步固定,避免固定杆脱出;3.容置槽的侧壁从上至下朝向靠近定位板的一侧倾斜,由此使容置槽的下部开口较小,上部空间大,可实现橡胶体在容置槽中的固定,避免橡胶体脱出,从而形成密封性较好的密封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固定杆与导电片配合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底部结构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橡胶体与容置槽配合的局部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接线件本体;11、安装槽;12、挤压槽;2、导电片;3、定位结构;31、固定杆;32、插片;33、插槽;34、活动槽;35、弹簧;4、定位板;5、安装块;51、容置槽;6、橡胶体;61、穿透孔;7、插脚;71、凹槽;72、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新能源电控接线件,如图1所示,包括接线件本体1和安装于接线件本体1上的导电片2。如图1所示,接线件本体1的上部形成有三个相邻的安装槽11,导电片2安装于安装槽11内,且安装槽11的前侧壁开有挤压槽12,当导电片2对应安装槽11后,可利用挤压装置将导电片2挤压至与挤压槽12平齐的位置,实现导电片2在安装槽11内的初步固定。如图1、2所示,导电片2通过定位结构3固定。定位结构3包括固定杆31,固定杆31穿设于接线件本体1与挤压槽12相对的后侧壁并插接于导电片2对应的侧壁上,且固定杆31插接至安装槽11对应挤压槽12的内侧壁上,从而通过固定杆31进一步定位导电片2。如图2所示,定位结构3还包括插片32,固定杆31的侧壁下部活动连接有插片32;固定杆31上对应形成有活动槽34,插片32可容置于活动槽34中,且插片32与活动槽34对应的一端和活动槽34的槽底固定连接有弹簧35,由此将插片32连接于活动槽34内的同时,使插片32可在弹簧35的弹力作用下实现在活动槽34内的上下活动。如图2所示,定位结构3还包括插槽33,插片32位于固定杆31穿设于接线件本体1与挤压槽12相对的侧壁内,接线件本体1的侧壁内对应插片32形成有插槽33,当插片32对应插槽33时,可在弹簧35的弹力作用下卡接于插槽33,继而进一步固定导电片2的安装结构。如图1、4所示,导电片2的下部的一侧形成有定位板4,接线件本体1内且位于安装槽11的下部的一侧形成有贯穿孔,定位板4可穿过贯穿孔,接线件本体1的底部与定位板4对应处固定有安装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电控接线件,包括接线件本体(1)和安装于接线件本体(1)上的导电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2)上形成有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插接于所述接线件本体(1)的对应处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橡胶体(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控接线件,包括接线件本体(1)和安装于接线件本体(1)上的导电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2)上形成有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插接于所述接线件本体(1)的对应处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橡胶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控接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件本体(1)与所述定位板(4)对应处固定有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上形成有容置所述橡胶体(6)的容置槽(51),所述橡胶体(6)上形成有供所述定位板(4)穿设的穿透孔(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控接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51)的侧壁从上至下均朝向靠近所述定位板(4)的一侧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控接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件本体(1)上形成有安装所述导电片(2)的安装槽(11),且述导电片(2)通过定位结构(3)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控接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3)包括固定杆(31)、插片(32)和插槽(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李松晏世俊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嘉仁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